为农业发展增智 为乡村振兴赋能
第028版:新重庆 新职教
上一版   
为农业发展增智 为乡村振兴赋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城共融 职造未来 第二届重庆线上职业教育博览会平面展
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为农业发展增智 为乡村振兴赋能

  川渝梁陇产业学院现场教学

  割草机机器人实操教学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赋予了职业院校新使命。

  作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市优质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学校,梁平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梁平职教中心”)如何担当引领、示范先行?

  走进梁平职教中心,处处都能看到职业教育助农、兴农的景象:学校与全国劳模蒋丽英团队、重庆云店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梁平职教中心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与陶然居集团深化产教融合,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石柱县的中益乡华溪村、桥头镇等地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去年,梁平职教中心作为全市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唯一代表在我市教育大会上作产教融合经验交流发言,得到高度评价;《产教融合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第四届教育改革试点成果一等奖;水稻托管社会化服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推广为20个全国典型案例之一。

  数说赋能乡村振兴>>>

  300余人

  梁平职教中心在全国首创校企人员互派、互聘,已有100余名教师被区科技局认定为“教师+师傅”的高素质科技特派员。合作企业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商会会长、技术能手等参与到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总人数达300余人。

  60万亩

  学校27名学生与“全国劳模”蒋丽英团队在川陕冀渝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的土地达60万亩,实现水稻亩均增产60到75公斤,带动上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140亩

  学校有140亩智慧农场教学基地,2000余亩高标准化农田的实训基地,60余万亩生产性社会化托管基地。

  80%以上

  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新增电商直播、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等10个专业,所开设专业与区内产业匹配度高达80%以上。

  ■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学院 启动科技“强引擎” 培育大量新农人

  今年春耕时节,梁平职教中心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以下简称“智慧农业产业学院”)的师生们,利用无人机等各种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在田间地头轮番上阵。“晴天用无人机直播水稻,雨天就开拖拉机犁田”,科技正在让种地变得更简单高效。

  借助智慧农业产业学院这一平台,以新理念、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梁平职教新农人,正在用科技赋能梁平农业发展,让传统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涉农相关专业。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个鲜明的主题一以贯之,“智慧”成为“三农”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热词。

  国家有号召,学校见行动。早在3年前,梁平职教中心与全国劳模蒋丽英团队、重庆云店街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以“献身三农,慧行天下”为办学宗旨的“梁平职教中心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多方达成共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直击乡村振兴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通过政行校企科联合打造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人才孵化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重庆·梁平模式”。

  “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有所作为,是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梁平职教中心校长乐发明说,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应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带着责任出发,梁平职教中心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建设中着力下好五步棋。下好“管理棋”,构建管理架构,建立现代农业政行校企科融合发展的产业学院理事会,建立学校重大事项议事决策制度。下好“制度棋”,配套完善制度,建立政行校企科融合发展的智慧农学业产业学院人事、财务、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下好“招生棋”,依托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与应用和电子商务三个专业的学生,校企联合招录立志献身“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生。下好教师评聘“考核棋”,探索构建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双栖发展、共建共享等机制。下好人才培养“创新棋”,构建“产学研旅服用”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全要素融合的高素质智慧农业技术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创新产业学院运行管理机制,构建了现代职教政行校企科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实践了现代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乡村人才振兴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梁平方案”。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专业教师与管理队伍中有全国劳模、重庆市百名优秀现代职业农民、重庆市农村农业领域的“土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团队。

  让新技术赋能新农村,让新农村迸发新活力,让数字化激荡新未来。梁平职教中心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示范学校作用,集合产业学院优势,让智慧农业蓬勃生长,擘画出乡村振兴美好新图景。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在田间地头 发展有广阔前景

  “我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了,以前认为会种地还不容易,现在越发觉得‘慧种地’是一门大学问,这是未来农村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是梁平职教中心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一位学生的心声。更让他高兴的是,产业学院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即获得无人机植保飞手证的学员在学院的托管基地,以每亩4元的标准获得薪酬,每天最多在丘陵地带可获得薪酬1200元,以此激励学生勤学强技。

  坚定的信心来自于切身体会,更来自于对未来形势判断。

  “广大农村既是当前职业院校的重要生源地,也是其人才服务与就业的‘蓝海’。”梁平职教中心副校长何豹说,职业院校需要以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为载体,培养能够扎根农村、懂现代农业的多能型、专业性、实用型人才,让乡村得所需、人才得所用。

  学校创新人才孵化教学改革模式,把课堂置于田间地头,让学生在真实的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中完成知行合一的学习任务。学校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精心设计产业学院教学改革内容,将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的现代课堂有效植入田间地头,以托管基地为主要教学场地,将植保设备直接转化成生产性实作实训设备,将日常教学场地和田间设备与农业生产场地和设备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据介绍,无人机飞手直播稻田种子工作效率是传统农民300倍以上,即是10个高技术技能飞手就可完成一个村3000人的播种工作。

  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四川仪陇县马鞍镇建立了川渝梁陇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托管了2000亩高质量标准化农田,在川陕冀渝社会化托管服务达60余万亩,实现水稻亩均增产60公斤到75公斤,带动上千户农户增收致富。

  这一教学改革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割裂分离的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什么?学了做什么?做了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什么?”的实务性办学智慧,标志着学校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如今已有50余名师生考取了无人机植保飞手证,另有多名师生已能熟练运用拖拉机、打药机器人、除草机等农机设备。教师杨贤平在2019年全国植保无人飞机操作技能展示中荣获银牌。

  产业学院引发的蝴蝶效应持续彰显。很多学生看到农机设备与维修专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忍不住向老师提出申请“我想转到这个专业来”。更有一些家长改变了想法:“我们原本让孩子来上学的目的就是脱离土地,融入城市,未来的智慧农业让娃娃在农村也能有一番作为。”

  产业学院催生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一方面培养了自己的技术人员,一方面实现了经济受益,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更大。

  这些新技术、新变化,不仅关系到农作物增收稳供,也孕育着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机遇,不仅能有效破解空心村人才匮乏的问题,也为如何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梁平样本”。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6动融合”兴万村 “助农惠农”显实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梁平职教中心党委书记黄图伦强调,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学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

  在梁平职业教育中心,产教融合的步子一直蹄疾步稳。得益于梁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已有100余名教师被区科技局认定为“教师+师傅”的高素质科技特派员。合作企业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商会会长、技术能手等,参与到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达300余人。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针对乡村振兴三农服务、智慧农业技术推广运用、农村电子商务运营等专业和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悠久饮食文化与预制菜产业等区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如何才能在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梁平给出的答案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服务发展内生力。

  2020年,学校与陶然居集团共同成立了梁平职教中心陶然居餐饮产业学院。2021年以来,产业学院在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商会会长严琦的带领下,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桥头镇等地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建立了“万企兴万村6动融合”产教融合发展模式。6动融合,即支部共建促动,开展一批党建新活动。学院组团带动,发展一批富农新产业。群众对接联动,形成一批工作新机制,与民踊跃互动,培育一批致富新示范。文旅融合拉动,打造一批农家新品牌。党委支持推动,获得一批项目新资金。

  发挥作用“融”起来,凝聚力量“动”起来,产业学院成立了产业学院联合党支部,与华溪村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建活动,大力弘扬以“初心”“蜜蜂”为主题的红色文化。2021年,产业学院在2019年组团打造华溪村偏岩坝“万企帮万村”产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组织100家会员企业在华溪村周边打造“百企联百家”农家乐院落群,带动就业300余人。2022年春节,华溪村成为重庆县域旅游“网红”打卡地,游客超过1万人,每家农家乐增收2万元。

  值得一提是,产业学院还将结合桥头镇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开设智慧农业、旅游服务、电商直播三个特色班和一个桥头土家山寨菜品创新工作室,常年在校学生200人左右。预计每年可培训中职学生、普通群众1000人以上,解决就业500余人。

  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大有可为,梁平职教大有作为。多年来,梁平职教中心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在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度和精度上下足功夫,在助农、惠农、兴农上淬炼职业教育服务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让百姓满意的职业教育答卷。

  朱朝燕 胡忠英 图片由梁平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