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着力推进重庆城市运行治理智慧高效?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如何着力推进重庆城市运行治理智慧高效?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1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着力推进重庆城市运行治理智慧高效?

  编者按

  近日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强调,要“全方位提升城市发展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应用”。建设数字重庆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智慧城市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数字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如何着力推进重庆城市运行治理智慧高效,推动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基层工作者,谈谈他们的看法。

  以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城市功能迭代升级

  杨姝

  今年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数字重庆建设的关键之年。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奋力抓好城市更新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城市功能迭代升级,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数字时代全新都市形象,是新时代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题中应有之义。

  数字赋能完善规划设计,“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两江四岸”风貌呈现。“月入洪崖暮色深,山城灯火掩星辰。”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应通过数字赋能完善多层次规划体系。可基于BIM、电子地图标记、卫星定位等技术,以“数字孪生城市”为基础,构建全市三维信息模型,通过数字赋能完善总体规划、城区规划和村镇规划。强化“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功能,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聚力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等城市名片,带动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协同发展,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主城新区扩容提质,加强璧山、江津、长寿、南川与中心城区一体规划,支持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打造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战略支点,发挥荣昌、大足、铜梁、潼南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快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通过统一基础数据标准、统一高精度地图、统一坐标系以及空间资源大数据的共享,坚持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宜旅则旅的原则做好村镇规划,分类发展小城镇。

  数字赋能城市功能迭代和品质提升,促进数字经济集聚发展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重庆是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庆。新重庆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经济。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数字平台共享和要素资源叠加的作用,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构建有形抓手、无形边界、立体互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多元化推进格局;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渝快政”“渝快办”效能,大幅提升贸易和服务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地和“首店经济”。新重庆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在继续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的山水城市的同时,通过立体感知、智能监测、在线防控等为核心的智慧生态、智慧资源、智慧能源全面发展,推进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和“四山”综合整治。现代化新重庆首先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重庆,应完善全要素城市建设基础数据库体系,依托数字重庆云平台,整合汇聚各类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推进城市管理智能中枢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综合执法等领域的“一网通管”,建设完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大厅和运行管理平台。重庆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深入挖掘弘扬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加快建设文化资源和名城、名镇、名村,及古树、古木、古建筑等相关资源的数据库,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准确实时采集储存,实现数据库常态化更新。以文物大数据体系为基础,实现全市文物资源、内容、产品、渠道、消费全链条设计和开放共享。

  数字赋能推动“人民城市”建设,以人为本打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生活服务圈。“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智慧重庆是数字化全方位赋能宜居城市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地下传感器动态感知城市“血管”脉络情况,加强对路网、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及其他管线的空间属性、结构属性等信息采集和应用,结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同步加强对管廊沉降、温度、湿度、气体等指标的采集和应用。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通过动态化数据管理精准实施城市微改造和有机更新,构建“智慧+”居民“生活圈”“健身圈”“文化圈”,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将“智慧+”信息服务融入城市场景。在城市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方面,综合运用RFID、拓展NB-IoT模组等数字技术和手段的开发应用,构建城市管理精准感知网,实现人、地、事、物、组织一图呈现、一键查询,提升教育、医疗、就业、扶贫、养老等民生服务的效能。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本文为重庆社科院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2022ZXYB15成果)

  以算力建设赋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冯子轩

  建设智慧城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重大举措。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驱动力和新生产力表现形式,算力代表着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已成为衡量地区对先进技术感知与应用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市亟需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技术研发、深化协同开放合作、完善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算力赋能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重庆智慧城市发展的算力底座。打造重庆数据中心集群是成渝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重中之重。我市需整合现有数据中心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中心运营所需的算力要求。一是以数据、算力为核心,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围绕我市重点行业、产业进行数据中心、智能中心和超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注意扶持偏远地区,缩小智慧城市的“数字鸿沟”。二是加强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增强算力网络支撑能力,提升算力互联互通能力,开展跨区域、跨层级的算力资源调度,充分融入全国算力枢纽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效的算力支持。三是统筹建设我市高水平云算力平台,汇聚算力资源,打造集成基础算力资源和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环境的公共算力共享资源池,向社会提供成本低、覆盖广、安全的算力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技术产品研发,提升重庆智慧城市发展的算力服务。一是鼓励算力技术创新,围绕关键领域设置重大研发项目,布局类脑计算、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大对算法模型、体系结构方面的研究,以算力产业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相关智慧城市产品的迭代升级。二是建立算力资源均衡分配体系。对需后台加工存储、网络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向我市能源丰富、气候适宜区域的数据中心集群调度;对于高频次业务调用、网络时延要求高的业务,支持向城市级高性能、边缘数据中心调度;对于其他算力需求,支持向本市内其他区域数据中心集群调度,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算力资源均衡分配运转。三是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发展目标,鼓励算力节能技术、新能源及能效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结合本地资源分布实际筹划算力中心布局,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水源冷却、空气冷却等降温方式,保障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协同开放生态,优化重庆智慧城市发展的算力合作。围绕智慧城市实施多元、综合的算力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联动思路,促进算力产学研用的多方合作。一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投融资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和完善分担机制,探索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算力重点领域建设。二是培育一批具有创新力、竞争力的算力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三是启动算力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布局科研院所设立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建立算力产业人才库与相关智库。四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在算力基础设施、技术产业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拓算力贸易空间,打造沿线算力共同体。

  构建政策法规体系,保障重庆智慧城市发展的算力运行。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指导、政策牵引功能,统筹算力产业战略规划,明确相关财税、金融、监管等措施,指明算力技术、产品、服务和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保障其与国家算力产业布局协调同步。二是明确算力统一度量和标识体系,推进算力创新成果的优先转化,制定以应用效能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体系,围绕集约化、绿色化推动算力设施以及技术、产品、服务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算力治理规则,加强数据收集、汇聚、存储、流通、应用等全过程安全监管措施,评估和监测算力设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风险隐患,推动算力、数据、算法的有序运行,确保智慧城市稳定高效运转。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数字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成果)

  努力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走深走实

  苏继申

  近日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强调,“建设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按照迁移一批、迭代一批、开发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抓好典型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作为数字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城市的宜居性、市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理应快速融合数字化技术,率先打造标志性成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发挥应有的贡献。

  要厘清关系,谋划数字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目标就是把城市管理的实体业务网格化、线上化、智能化,通过城市态势一屏通览、指挥调度一键联动、便民惠民一端服务,最终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厘清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与数字重庆的关系。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数字重庆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树木与森林、部分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二是“一委一办一平台”模式与数字重庆“1361”构架的关系。住建部提出了城市管理委员会(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此构架下搭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模式,与数字重庆“1361”构架异曲同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数字重庆“1361”构架为“一委一办一平台”模式在重庆落地生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一委一办一平台”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又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三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关系。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是旨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专业系统,而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是对市域治理全过程数据感知、数据共享、数据计算的基础平台,也是支撑数字化改革的集成运行平台,前者为后者提供数据流业务流,后者为前者提供支撑和赋能。四是智慧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与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的关系。智慧城管指挥中心是针对城市管理业务流,用智能化手段,线上指挥调度数据流执行流的实体,而城市运行治理中心是协同全业务,融跨多系统,推动数据归集治理和共享交换,支撑上传下达、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实现对公共安全、群体性事件、生产事故、重大舆情等应急突发事件高效处置的综合性实体。

  要创新方法,建设数字城管。数字重庆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需要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实践创新。一是V字模型法,其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分析过程、自下而上的集成过程、建立定量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协同关系、集智攻关、持续迭代升级。二是业务协同模型法,其关键是围绕多跨协同系统目标,梳理城管部门的核心业务,明确任务子项和协同流程,逐级细化直至最底层任务指标,确定协同单位、协同责任和协同任务,推动核心业务事项从启动到完成各环节的全流程协同。三是数据共享模型法,在确定的业务协同模型中,将支撑业务协同的数据按一定的逻辑规则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其建立路径是从底层任务数据集成到整体业务数据集成。四是“三张清单”法,梳理城管行业重大需求、多跨场景和重大改革事项“三张清单”,是数字化改革的规定动作,也是实现改革落地的关键抓手。

  要聚焦任务,建成数字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我们城市管理人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机遇,是贯彻落实数字重庆重大战略的必答题。一是高水平建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对标住建部颁布的“一指南两标准”,构建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综合评价、指挥调度、行业应用等业务系统,实现国家、市、区县三级平台联网贯通。二是推进行业应用数字化改造,针对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供节水和城管综合执法等城管部门核心业务,运用数字化技术,重构工作体系、再造业务流程、重塑体制机制。三是构建智管最强“大脑”,充分利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存量智能资源,集合城管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可复用的数据、知识、算法、模型、组件等智能化要素进行构建,突出共建共享。四是丰富智管“神经末梢”,城市管理对象要素点多面广量大,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城市肌体,要逐步对城市重要基础部件和重大基础设施布设传感器,监测城市宏观态势和微观脉动,增强智能感知力。五是打造多跨协同重大应用场景,对传统城市管理业务进行梳理解构、分析论证、流程再造、结构优化,主要针对市政桥隧安全、环卫设施运营、城市智慧停车、城市照明保障、渣土车运行、违规搭建执法、水电气讯一站式联合报装等事项。六是完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高位协调机制,出台《重庆市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城市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作者单位: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案例>>>

  数字化改革的礼嘉探索与实践

  张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着力在数字化改革上先行探路,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智治新模式,为在数字重庆、数字两江建设进程中实现更大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改革破题,力推机制重塑。礼嘉街道着力推动基层治理观念更新、体系重构、流程再造,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一是力推观念更新。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契机,紧扣“一统六化”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径,加强干部职工数字化素质培养,广泛宣传数字重庆建设理念、目标和任务,着力推进干部职工思维转变、观念更新。二是力推体系重构。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对街道科室职能重新归类,对干部职工岗位优化调整,建强“一中心”,厘清“四条跑道”,科学划分“网格”,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组织体系,推进服务、阵地、资源下沉。三是力推流程再造。围绕重点需求、痛点事项、难点环节,以敏捷化、协同化、透明化、智能化为目标,按照问题、场景、改革“三张清单”要求,扎实开展调研,梳理各类融跨场景“一件事”。

  以智慧赋能,力促治理增效。礼嘉街道坚持用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着力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和便民服务智慧化。一是力促动力变革。积极运用感知设备、通信网络、先进算法等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基层智治系统,探索建设门前三包、社区安防、水域安全等应用场景,以技术资源代替人力投入,让数据成为治理新动能。二是力促效率变革。智慧礼嘉系统逐步上线应用,智能化发现、自动化流转、数字化评估,显著提升了监管效率。如“驻店小助手”实现对沿街商铺违规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的实时巡查、发现、上报,有关任务数据实现自动分配、流转、跟踪、评估和存档。三是力促质量变革。积极推动智慧终端应用通过智慧礼嘉系统中枢,横向整合辖区各类工作力量,纵向贯通街道、社区和网格资源,构建互联互通、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以服务解忧,力求惠民有感。礼嘉街道始终以群众需求来定义数字化改革内容的优先次序,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服务民生,让群众充分共享数字化改革成果。一是力求服务集成。建成投用礼嘉智慧政务中心。引入“渝快办”、社保、医保、警务、市场监管等自助终端,24小时不打烊;打造人工服务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二是力求办事便捷。智慧礼嘉系统不断扩大服务事项网上受理、办理范围,实现便民服务“掌上办、随时办”;下沉服务终端、服务力量,将街道权限内的便民服务事项全面沉进小区,切实将服务提供到群众家门口。三是力求惠民暖心。持续谋划“一件事”,积极开发居民报料、企业服务、宜游宜乐等功能模块。特别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智能传感设备,将老人的需求与网格员、志愿者、医疗机构链接起来,确保老人病痛及时救治、服务及时响应。

  (作者系两江新区礼嘉街道党工委书记)

  数字化“引擎”赋能基层治理

  庄宁豫

  近日召开的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强调,要加快构建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以数字化引领开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局面。南岸区南坪街道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坚持系统化、体系化谋划“数字南街”建设,努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进一步赋能基层治理。

  机制体制重塑。一是构建工作体系。统筹街道9个党政内设机构、6个事业站所信息数据,对应整合至“一中心四板块”中,实现信息随需随取、互通互享,形成综合集成、扁平高效、智慧现代、纵横联动的工作体系,推动党建统领基层高效能治理迈上新台阶。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坚持“统一管理、分工负责、联动研判”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分析、闭环管理、应急联动等运行机制,加快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向高效率、共享式模式转化。三是搭建专班运行。依托“红星南坪”党建联盟平台,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联盟单位,搭建“数字南街”专项工作小组,系统谋划、压茬推进“数字南街”建设。累计召开工作推进会12次,落地智能门禁系统1003套,餐饮门店智慧厨房108个,进一步深化辖区数字化协同发展。

  力量整合重构。一是街道力量重组。落实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人大工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分别牵头统筹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四板块工作,其他班子成员协同做好分管领域相关工作。各科室人员按四板块分工,重新明确职能职责。二是横向联动部门。整合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力量下沉至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由中心综合指挥室统一调度各级力量,协同处置消防设施不完善、液化气罐乱堆放等问题28个。三是向下夯实网格。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划分专属网格12个、社区网格156个,落实专、兼职网格员312名。围绕居民服务需求,在政策宣传、救助帮扶等方面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上门服务到基层。

  数字改革试点。一是构建“新载体”。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集运行监测、分析研判、协同流转、应急指挥、督查考核等职能于一体,对上承接区级社会治理中心指令任务,对下负责社区基层治理中心的调度指挥,推动各类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二是树立“新标杆”。在正街社区试点建设社区基层治理中心,围绕四板块,积极对接区大数据局、区委政法委等部门,整合使用雪亮工程、智慧城管等数据资源。结合街道既有“三事分流”“三调合一”社会治理经验,探索打造“南街有解”“南街善治”。三是织密“一张网”。统筹利用1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相关功能室,依托数字重庆·基层智治平台,建立各社区基层治理中心,快速响应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指令。把群众诉求、矛盾纠纷化解等各类问题植入党建统领系统,通过线上收集、线下解决,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党建扎桩·治理结网”的社会治理格局。

  (作者系南岸区南坪街道党工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