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第006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5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为从红岩精神中汲取建设新重庆的奋进力量,推动我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4月24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新时代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学术研讨会在重庆红岩干部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红岩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历史形成、培育主体、精神特质、历史地位、时代价值和传承弘扬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并形成了新的共识,这对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扎实推动我市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彰显“红岩味”具有重要意义。现按专家发言顺序摘发如下,以飨读者。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潘洵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深入阐释和弘扬红岩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讲清楚了红岩精神的形成源流。从精神本质看,红岩精神源自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论述了包括红岩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又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阐明了伟大建党精神是红岩精神之源,红岩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从革命气质看,红岩精神赓续建党初心。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红岩精神中蕴涵的“大义凛然”“高风亮节”“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等革命气质,也深刻阐明了红岩精神是以毛泽东、周恩来及歌乐英烈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发展和凝结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从人文特质看,红岩精神扎根重庆沃土。重庆人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峻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重庆人坚韧顽强、开放包容、豪爽耿直的个性和文化。红岩精神是革命先辈们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巴渝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并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逐步锻造生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讲透彻了红岩精神的重要特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红岩革命先辈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战胜前进征途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应对一个个难以想象的风险考验,最重要的就在于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高度肯定了抗日战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红岩革命先辈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和部分沦陷区,始终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不断开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坚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践品行。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红岩精神时,充分肯定红岩英烈“不折不挠”的高尚品格,强调要经常想一想红岩先烈们的凛然斗志。红岩革命先辈在严峻复杂、惊涛骇浪的状况下知重负重,把斗争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结合,针锋相对敢于斗争,有理有节善于斗争,为信仰坚持斗争到底,坚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红岩英烈时,高度赞扬他们“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强调要“养成浩然正气”。战斗在特殊环境中的南方局共产党人,无论是公开工作,还是地下斗争,无论是政坛搏击,还是商海沉浮,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讲明白了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庆要运用红岩精神等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养成浩然正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弘扬红岩精神,要坚持以初心使命为出发点坚定理想信念,巩固党的先进性;要坚持以思想建设为着力点养成浩然正气,锻造党的革命性;要坚持以“两个确立”为立足点严格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增强党的时代性;要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切入点涵养为政之德,永葆党的纯洁性。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坚定不移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伟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宋月红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红岩精神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种革命斗争精神、历史主动精神和顽强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它植根于重庆这座英雄之城,孕育、成长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弘扬和革命斗争的深入推进,形成、凝结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和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精神与团结奋进精神。它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以坚定革命性的思想自觉、斗争意志和行动价值彰显信仰的力量、斗争的力量和奋进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

  红岩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一种革命斗争精神,是信仰的旗帜。勇于革命斗争,必有革命信仰的引领和支撑。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踏上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前进征途。从重庆走出来的赵世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主张社会主义“最公道,最平等”,参加“五四运动”、党的创建和工人运动,在革命斗争中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以浩然正气献身于壮丽的革命事业。共产党人意志坚如钢,革命斗争则坚贞不屈。虽然国民革命失败了,但黄埔出身的王良在南昌起义的感召下转而入党,在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中英勇善战、屡建功绩。在抗战时期入党的江竹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抗战胜利后和解放战争中参加领导重庆学生抗暴运动,在丈夫“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被捕入狱后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坚贞不屈、永不叛党,并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写下盼子“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遗志。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这一“改天换地”的历史伟业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艰辛探索、艰苦奋斗,在挫折中奋起,在胜利中走向胜利,最终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得来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赓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而得来的。

  红岩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树立起来的一种历史主动精神,是团结的象征。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唯有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赢得光明前途。在党的领导下,地处国统区漩涡中的重庆党组织围绕“巩固党,深入群众,向中间阶层发展统一战线”广泛开展各种斗争,以“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人民民主,党在第二条战线进行武装斗争,组织开展策反、护厂护校等统战工作和群众运动,加强理想、信念和气节教育,推进“质重于量,巩固重于发展”和执行“三勤”“三化”党的建设工作,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为创建新中国创造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准备。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党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从此走上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康庄大道。

  坚贞不屈的歌乐英烈永存,跨越时空的红岩精神与时代同辉。红岩精神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形成的,更是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继承和发展革命斗争精神、团结奋进精神而凝结和升华的,为建立新中国、坚持党的领导、同心向党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底蕴,注入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历史自觉与主动。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奋斗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厚的时代价值,必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赓续、弘扬、丰富和发展,始终保持其拥有和蕴含的伟大革命斗争精神、团结奋进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激发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龚云

  弘扬红岩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红岩精神最核心的特质是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弘扬红岩精神,最主要的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我们理想信念的科学性、进步性和现实性,为新时代弘扬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漫长历史过程,需要若干代人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无数英雄铸就的红岩精神,反映了英雄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无数共产党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把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结合起来,练就共产党人的钢筋铁骨,铸牢坚守信仰的铜墙铁壁,为自己选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笃行终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进步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为了最终实现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站在了人类道义制高点,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坚强不屈的坚定信仰,和不惧任何风险、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广大人民砸碎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旗帜。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旗帜和理想信念基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表达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情怀,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重庆解放前夕牺牲的红岩先烈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烈火中献出他们的生命,诠释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共产党人实现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实现理想信念所依靠的力量和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伟大作用,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强调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依靠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发挥他们的历史主体作用,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共同砸碎旧世界,在解放全人类中获得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和空想的性质,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基在现实中,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使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具有现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弘扬红岩精神,就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

  弘扬红岩精神,筑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真理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引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的信仰。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重庆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徐塞声

  准确把握红岩精神的特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丰富精神实质,为我们准确把握红岩精神的特质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

  深刻认识红岩精神特质的历史本源。红岩精神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一是党在国统区特殊环境下的革命斗争需要精神支柱。与解放区和根据地相比,党在国统区面临的斗争环境更加复杂险恶,不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支撑,是难以长期坚持和完成革命任务的。二是红岩精神是党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革命实践中精神风貌的高度凝练。红岩精神的根本基础是党在国统区的斗争实践。党在国统区开展各个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过程,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崇高信念、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等精神风貌,这是阐释红岩精神特质的基石。三是红岩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红岩精神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毛泽东从1943年5月起直接联系和分管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党在国统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为红岩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和强大政治引领。

  准确提炼红岩精神特质的方法论。具体就红岩精神特质提炼而言,应该以“四个坚持”为基本方法。一是坚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从2016年1月视察重庆,到2021年9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前后多次讲到红岩精神,为我们提炼红岩精神特质提供了旨归。二是坚持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我们要坚持党的三个历史决议,把红岩精神置于党的百余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去把握。三是坚持伟大建党精神是红岩精神之源。准确提炼红岩精神科学特质,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整体把握其实践主体、精神特质和时代价值等。四是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在长期以来对红岩精神的研究阐释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认识新发展新要求,以新的视野、新的境界进一步准确把握和阐释红岩精神的特质。

  与时俱进阐释红岩精神的特质。对红岩精神的基本特质可以进一步提炼归纳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这一特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与解放区或根据地相比,党在国统区的斗争环境更为复杂艰险。周恩来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下,越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信仰是战斗在国统区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坚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这一特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全民族抗战时期,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坚决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抗战胜利后,为争取新中国的光明前途,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推动形成更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国统区高举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旗帜,积极推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这一特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特殊环境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特殊任务,决定了党在国统区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既要敢于斗争、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斗争、斗而不破。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战斗在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坚持在斗争中牢牢把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和独立性,生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斗争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这一特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战斗在国统区的共产党人在革命顺利时,不骄不躁;当逆流袭来时,不灰心气馁,不怕牺牲。他们视革命气节为生命,面对威逼利诱而威武不屈、不动心志,大义凛然笑对屠刀,涌现出张文彬、张露萍、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他们以自己的热血与生命浇灌了红岩精神。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 朱军

  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凝聚建设新重庆的精气神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红岩精神的传承弘扬浸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凝聚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的精气神。

  红岩精神传承弘扬浸润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红岩精神的传承弘扬。毛泽东同志曾观看歌剧《江姐》,并称赞“这个戏很成功”。周恩来同志曾三次重返“红色三岩”,对革命旧址保护与革命纪念馆建设提出要求。邓小平同志曾亲自题写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新华日报总馆纪念碑”。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红岩精神的传承弘扬,特别是第四次视察重庆时,对红岩精神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中央领导核心对红岩精神的第一次系统阐述。胡锦涛同志曾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并题字,号召“弘扬红岩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红岩精神,他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时代视野和厚重的历史史实,多次对红岩精神作出重要论述。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刘少奇、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宋平等对红岩革命文物保护、红岩精神传承弘扬、红岩博物馆建设发展也给予了关心支持。

  红岩精神传承弘扬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重庆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红岩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红岩精神的传承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市进一步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红岩精神的当代价值,进一步创新红岩精神传播方式,不断提升红岩精神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开展“讲红色故事、讲革命精神”两讲活动为红色文化的弘扬、红岩精神的传承注入了强劲动力。话剧《幸存者》、京剧《张露萍》、实景剧《歌乐忠魂》等红岩题材剧目在传承红岩精神中凸显出巨大的传播效应。通过发行红岩题材图书影像,再现了孕育形成红岩精神的风雨如磐的岁月,特别是长篇小说《最后的58天》及据此改编的电影《最后的58天》,社会反响热烈。建立红岩党性教育基地,“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全党”,实现了与全国其他党性教育基地的分类建设、错位发展,建成重庆红岩干部学院。“红岩”之所以能够成为革命文化传播的现象级案例,“红岩”之所以这么红,英雄形象的典型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历史与艺术的互文性、宣传教育的持续性等都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密码所在。

  新时代红岩精神传承弘扬的体系化思考。我们要用好红岩文物、传播红岩精神,凝聚重庆人民精气神,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加快制定传承弘扬红岩精神、打造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重要政策文件,夯实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形成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加快构建项目体系。加强红岩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高质量建设红岩文化公园;实施红岩革命纪念馆配套设施改扩建项目,新建重庆谈判纪念馆,建好红岩干部学院;联合打造“歌乐山·磁器口”大景区。加快构建活动体系。持续开展“让烈士回家”“寻找红岩发声人”等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群众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加快构建传播体系。全市整合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力量,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坚持数字化思维,用活短视频、云直播、云展览、H5等新方式。加快构建阵地体系。发挥红岩干部学院引领作用,探索成立学院分院或基地,打造学院拓展培训教学点。以创建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为契机,组建高水平的红岩研究院。牵头运行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中心,统筹推动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建好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加快构建共建体系。推动川渝地区合作共建,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方面深化合作;打造红色精神谱系传承弘扬品牌和川渝红色文旅大环线;推进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协同共建,实现全面全员育人。加快构建保障体系。建立市级层面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全市传承弘扬工作;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场地设施,加强队伍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