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申晓佳)4月24日上午,市政府召开2023年全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综合研判显示,今年汛期(5—9月)我市气候状况总体偏差,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接近常年,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具体来看,今年汛期我市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高温干旱偏重,局地暴雨洪涝突出,有8—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接近常年,较去年偏重。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接近常年,较2022年明显偏高,渝东北、渝东南区域风险较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记者获悉,2022年,全市有效应对17次强降雨过程,妥善处置全年164起灾险情,提前转移撤离群众20480人,成功预警预报灾情8起,避免114人可能因灾伤亡。
今年,全市480名驻守地质工程师已全部到岗到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指导组下沉一线,赴重点区县督查指导。下一步将以闭环式管理、清单化落实,抓细抓实防治措施,全力以赴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是要学深悟透防灾减灾救灾相关要求,提升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思想,完善指挥体系,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用扎实工作把灾害风险控制在最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紧迫感。三是要聚焦重点环节,扎实有效做好地质灾害各项重点工作。严密排查,务必做好汛前准备。提早研判,务必做好监测预警。综合施策,务必做好治理工作。科学应对,务必做好应急处置。形成合力,务必做好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