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江区三磊玻纤有限公司,产品全自动化入库 摄/杨敏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黔江人创造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新时代,黔江人不断丰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时代内涵,唱响了创新致富的主旋律。
创新致富,离不开科创的强力支撑。黔江以建设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努力推动科创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截至去年,全区国家级“双创”平台达到6家,科技型企业达到431家,在渝东南保持领先水平。
科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
3月初,重庆市政府发布《关于2021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癃清胶囊新产品开发”获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这是重庆直辖以来,渝东南地区获得的第一个市级科技进步奖。”黔江区科技局负责人言辞间难掩兴奋。
科瑞南海制药近年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实施国家、市级科技项目10余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5项、重大新产品2项,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均保持在4%以上。
去年11月,科瑞南海制药“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批件,这是该公司继去年7月获“3+4”类仿制药苯甲酸阿格列汀片药品注册批件后,又一重点研发突破。两个药品从研发到成功获取注册批件,均历时3年之久,总投资约3000万元。
今年1月10日,重庆三磊玻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忠进获得全市首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称号。
位于黔江高新区的三磊玻纤,是黔江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企业采用先进的玻纤工艺和技术装备,建设年产5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已先后建成2条年产10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和多条玻璃纤维深加工制品生产线,带动7家玻纤上下游企业落地黔江发展。三磊玻纤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黔江国家级双创平台6家,科技型企业431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新推荐24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部成功备案19家,通过率创新高。
今年,黔江推进“小升科、科升高”,量身定制科技服务措施,引导支持企业向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
目标指向渝东南科创中心
4月15日,周末,晚餐饭点。位于黔江城区的阿蓬记黔江鸡杂总店食客云集,一锅锅新鲜出炉的鸡杂次第上席,红亮的颜色、鲜辣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我们正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阿蓬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兴素说。
泡菜是黔江鸡杂的灵魂。鸡杂好不好,泡菜最关键。今年以来,樊兴素一直在公司旗下的黔江鸡杂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李家溪泡菜厂两头跑,在西南大学食品工程系科研团队的指引下,不断改良泡菜制作方式,达到为产品降盐度、降胆固醇、去嘌呤、提口感、延长保质期的目标。
受科技创新助力,阿蓬记如今在全国已有69家加盟连锁门店。依靠科技创新,阿蓬记解决了黔江鸡杂“好吃不好带”的桎梏,旗下主打产品“阿蓬记”熟食袋装黔江鸡杂全年销售额逾2000万元。
阿蓬记的发展见证科创的力量。今年黔江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社会研发投入等重点工作,实施创新基地创建、创新平台培育、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提升、创新体制完善、科学技术普及六项行动,加快建设“渝东南科技创新中心”。
着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协助企业申报研发准备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及时兑现2022年创新扶持政策,激励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工作指导,提高非企业法人、高校等机构开展研发,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重庆市黔江区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出台实施细则、激励政策,加快培育区级重点实验室,探索以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支持“武陵山道地中药材质量控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力争实现市级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同时,黔江组织实施“科技大讲堂”,定期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授课,营造认识和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良好氛围。
刘茂娇 马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