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云阳县召开了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路子动员大会,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尤其是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方面,要实现“强村富民”。
如何实现“强村富民”?云阳又进行了哪些尝试?
党建引领
贯穿“强村富民”全过程
四月芳菲,在云阳县平安镇平安社区占地400余亩的春秀果园里,呈现出花果同树的奇特景观,党员种植大户黄河正将采摘下来的伦晚甜橙放进筐里。
3年前,黄河通过吸引外地股东的方式,让这片柑橘园重焕生机。如今,果园进入丰产期,实现年产量20余万斤,产值5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就业40余人,年户均增收2万多元。“作为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致富。”黄河说。
“实现‘强村富民’,关键在党的领导。如何将党建工作延伸至村民院坝、田间地头、产业基地,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云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云阳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村社干部培训、驻乡驻村工作队专题培训;组织实施一次村社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赛马比拼”活动;择优选派村社干部、致富带头人到外地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把党的领导贯穿“强村富民”全过程、各方面。
联农带农
引导企业到村兴业
云阳积极引导企业到村联农带农,支持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价收购等方式,拓展利益联结机制。
“我今年的纯收入有30万元左右。”4月14日,云阳县外郎乡羊肚菌种植大户胡玉云看着刚刚到账的75万多元种植款,喜不自禁。这是他与重庆三峡云海药业合作种植羊肚菌的第8个年头。这些年来,他的产业基地发展到了其他乡镇,并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三峡云海药业是云阳本土成长起来的、集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在云阳、梁平等区县建有中药种植基地20余个,种植淫羊藿、羊肚菌、天麻等中药材2.5万亩。企业坚持“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供种源、教技术、包回收,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2.4万余户农户增收。
近年来,云阳坚持把引进和培育一些市场广、规模大、技术新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引导支持农户以资金、土地、房屋、自有设备等参与企业经营,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务工收入”等方式获得收益,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引导精深加工进园区,实现初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的多级互动。
推动就业
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云阳总人口超133万,在外务工人员40余万,如何让农民稳定就业,做大做优劳务品牌是关键。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云阳面工”的足迹遍布全国,至今已形成一个年产值600多亿元、占据鲜面销售市场70%份额的规模产业。
“我们坚持把‘云阳面工’作为解决就业的民生品牌来抓。在有条件的培训机构设置专项技能培训项目,还通过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方式,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技能。”云阳县人社局局长向青松说。
“通过参加免费面工培训,让我拥有了一技之长。”严峻豪是云阳县鱼泉镇建坪村人,自幼家庭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他辗转多地打工,却没挣到多少钱。去年,在政府部门支持下,他参加了免费的面工培训,如今,他与妻子靠着每天加工200多斤鲜面有了稳定收入。
近三年来,云阳开展面工技能培训1.5万余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4000余人次。此外,云阳还将建筑、烹饪等行业技能纳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培训,并同步支持企业拓宽用工渠道、扩大用工数量,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比如,南溪快速通道、江龙高速、建全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就吸引了全县农村就业人群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