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创周”:川渝合力让就业创业更有底气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打通科创成果转化“关键一公里”重庆再添夜游打卡地723万人次参与2023“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公益活动陈世璞同志逝世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就创周”:川渝合力让就业创业更有底气
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
打通科创成果转化“关键一公里”
重庆再添夜游打卡地
723万人次参与2023“乡村振兴·重庆专场”公益活动
陈世璞同志逝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

  (上接1版)

  总书记历次考察广东,都正值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重要节点。

  作为“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肩负重任,当仁不让。这次考察中,总书记赋予广东新的重大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从理论上的破题到实践上的推进,“桥和船”在哪?总书记此行,是解剖麻雀,也是一次鲜活的案例指导。

  调研之深入、作风之扎实,令人印象深刻。

  就拿考察第一站湛江来说。总书记一天之内先后察看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徐闻港、徐闻县大水桥水库4个地方。考察点路途遥远,总书记沿雷州半岛南下,一直到我国大陆的最南端。

  迎着朝阳出发,沐着夜色而归,为的是多看一看当地的发展变化,了解掌握更多实际情况。

  每到一个地方,总书记都细致地同基层群众唠家常事、算发展账。

  茂名柏桥村的荔枝树下,询问荔枝价格、销售渠道、果农收入,还特别关心荔枝的保鲜问题。广汽的展厅里,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到销量,从材料工艺到电池技术,问得十分详细。

  既有精准的具体调研,又有广泛的座谈交流。总书记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在广汽研究院,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会”。

  10多名来自广东各个方面的代表围拢在一起,同总书记面对面。他们中有战略科学家,有高级工程师,有企业家,有大国工匠,有多家外企的中国区负责人。

  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思考体会,积极建言献策。总书记凝神倾听,不时插话询问,给予深入回应。

  “很亲切、很和蔼”“没想到总书记对海洋渔业这么了解”“问得很细致、很具体”……这是基层群众见到这位“人民的勤务员”的真切感受。

  随同考察的党员干部表示,“深受鼓舞,再一次受到走党的群众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生动而深刻的教育。”

  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以指导实践为目的。

  此次广东考察,总书记一路深入调研,一路进行着深邃的思考,针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把脉问诊、精准指导。

  从一个水库,了解的是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而寻求的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有效路径。

  大水桥水库的大堤上,总书记举目远望:“你们看,解决了水的问题,这里可以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战略性问题,要看得更深刻一点”。

  从一片荔枝园,关注的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进而思索的是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面对柏桥村热情的村民们,总书记娓娓道来:“我们要搞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把后富的往前推一把”“乡村振兴要和这些‘国之大者’结合起来”。

  在广汽调研,从车间里的一条条生产线到一个个前沿研究的实验室,总书记感触颇深,再次强调:“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关键在埋头苦干,把蓝图变为现实。

  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

  新征程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总书记身体力行,以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为全党作出表率,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用好“传家宝”、做足“基本功”,掌握实情、科学决策、抓好落实。

  南海之滨,“春天的故事”掀开新的篇章。总书记的话语充满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一定会实现。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新华社广州4月1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