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珩)4月8日—9日,作为本届高博会活动之一,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暨第三届大学校长论坛在渝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认为,高等教育的短板是实践,所以无论是实习还是实训,都需要把这一短板补起来。此外,还需要一批好老师,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让学生在“肩膀”上成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认为,要培育时代新人,需要高校办出特色。具体来说就是要扎根中国,体现国家意志;深耕区域,体现地方特色,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国家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来,转到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人才上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岩松作了题为《紧跟时代谋发展,聚焦四力育新人》的报告,他说,以往学生更多重视现象层面的学习,围绕语言现象和形式学习语言,而新时代的外语学习需要进入本质的学习,学习的目标是让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理解掌握和吸收语言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