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2023中国(悦来)体教融合大会线下活动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教育界、体育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推动体教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不重视体育的教育不是好教育
名校钟爱体育特长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大会第一场深度对话环节,多位知名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就此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不重视体育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广州市玉岩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印贤文表示,体育不仅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体育比赛和体育特长生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有特别的促进作用。
印贤文解释:一方面,体育特长生能擦亮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体育特长生对于丰富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学校氛围能起到很大作用。
“体育特长生在同龄人中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能把学生吸引到田径场上。”印贤文说,很多学生就是因为看了一场比赛、踢了一场球,或者在学校运动会上赢了一场比赛,感受到体育魅力,从此爱上了体育运动。
“不仅仅是名校,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好学校都会喜欢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北京大学体育教育部主任钱俊伟说。
他认为,顶尖大学绝不可能把目光仅仅放在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更要培养能够面对、分析、驾驭、处理复杂资讯和艰难局面的“完整的人”。“一个整天沉湎于书本的‘柔弱娇嫩的孩子’,往往不可能有能力应付真实世界里瞬息万变的种种挑战。”
在钱俊伟看来,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追求卓越的品质。“这些品质在学生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应当将这些价值注入学生的灵魂中。”
让学生至少有一项终身喜爱的体育运动
“体育在塑造性格、提升境界、净化灵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力量。”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欧健表示。
他介绍道,一方面,学校体育作为“五育并举”的关键一环,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学生们在体育赛场上,不仅能看到第一名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梦想,还能够感受坚韧、勇敢、拼搏的精神,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进而锻造坚韧的优秀品格、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他说,近年来,西南大学附中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从课堂教学改革、普及与提高结合、软硬件同步打造等方面着力,为学生全面、终身、个性发展奠基。“学校积极引导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力争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有一项终身喜爱的体育运动。”
教育和体育部门要“协同一致”
推进体教融合,具体应该怎么实施?
在第二场深度对话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表示,推进体教融合要改变两个系统不协同指挥、不协同运营的局面。“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要形成协同一致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新形态。”
吴键说:“我们需要统一的体育赛事、统一的运动员注册、统一的运动员等级认证等,实行人力资源共享。”
他还建议,打造一座“立交桥”、一扇“旋转门”,让学生既能进学校又能到专业队伍去,退役了还能回学校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