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阳光穿过山谷,照在綦江区石角镇石角社区盐码头广场。人们喜气洋洋赶往河边的盐码头广场——石角社区第五届邻里节将在这里开幕。不一会儿,不大的广场就挤满了参加邻里节的人们,欢声笑语在广场上回荡。
融洽邻里关系,是举办邻里节的初衷。但随着社区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居民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个节日也成为石角社区表彰先进、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成为社区向居民“交账”、争取居民积极参与的重要方式。
“通过举办邻里节,提升了我们社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实现了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党支部书记邹红说。
走出防盗门,打开“心门”
一头银发的胡元娣参加过前四届邻里节。她早上八点过就来到广场,提前占了一个“好位置”。“这回来的人还真多!”这位72岁的婆婆感叹,虽然自己身边不少人都在外工作,但这次回来的人不少,邻里节搞得越来越热闹了。
“邻里好,赛珍宝!”当邹红拿着话筒欢迎参加邻里节的居民们时,心里充满了感慨。
石角社区常住人口6500余人,但其中土生土长的“老居民”比例不足1/4,余下的是因购房和务工而迁入的“新居民”。如何让“老居民”与“新居民”增加交流的机会,减少因鸡毛蒜皮形成的隔阂?7年前,由社区搭建平台、居民自愿出资,社区引入“长街宴”,让大家在一起吃一顿热闹饭,在饭桌上相互认识,又通过相识实现相知、相助。
“以前是当了好几年的邻居,防盗门关得紧紧的,一年也说不上一句话。”居民黎一沙说,“邻里节”鼓励大家打开防盗门相互认识,也打开了“心门”:有困难搭把手,有矛盾邻里协调,一下生活就轻松愉快很多。
“以邻里节为平台,我们也走进了许多‘新居民’的家里和心里,在社区自治、环境保洁等方面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工作推进顺利多了。”邹红说。
获奖者戴大红花,奖项“接地气”
邻里节获得最多掌声的环节是“颁奖”。
20名由社区居民投票选出的获奖者,同时步入舞台。他们胸前戴着大红花,手上举着熠熠生辉的奖状,不少人昂首挺胸,十分自豪。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就得了奖!”60岁的程崇义乐得合不拢嘴。多年来,她坚持打扫家门前和周边巷道的卫生,硬是让一些“习惯随手扔垃圾”的邻居改掉了“老习惯”,这次被大家评为“最美志愿者”。
颁奖仪式上,还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和睦家庭”“好婆婆”“好儿媳”8个奖项。这些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是近年来才迁入石角社区生活的“新居民”。
社区居民霍廷书听到颁奖的奖项,觉得“很接地气”。“我们身边就是需要这样的人,社区风气才会越变越好!”霍廷书说。
青石板长街宴,摆成“融合宴”
一两百米长的青石板老街,顺着地势摆起一排40多张或圆或方的桌子,居民们围桌而坐,拉着家常。
每位参加长街宴的居民要出20元的“份子钱”。尽管如此,自愿凑钱参加的人还是有四五百人。
56岁的邹巡利带着女儿、外孙从合川赶回来,和今年87岁的母亲谢明珍一起围坐在桌旁,与认识、不认识的邻居们一起聊天。
她发现,长街宴促进了邻里的融合:一对邻居曾是“冤家对头”,这次吃饭坐同一桌,还搭上了话。“把不熟悉的人、有矛盾的人拉到一个桌上坐,这可比坐着讲理好多了!”邹巡利笑着说。
邻里节,也让居民更理解干部。几年未回家的邹巡利惊讶地发现石角变化巨大:修建了滨江路休闲步道、场镇道路“白改黑”、路灯升级安装、石角新廊桥已竣工……
“这几年干部是踏踏实实在为大家办事,石角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邹巡利伸出了大拇指,“作为石角人,我感到特别骄傲,也愿意支持他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