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用活用好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用活用好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4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用活用好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如何把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用活用好?重庆日报围绕这一主题,约请了相关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撰写理论文章,现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用好调查研究法宝

  徐光煦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开展了广泛深入、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逐渐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规律的认识,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完成了每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井冈山和中央苏区等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研究,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同时,为纠正党内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毛泽东倡导全党同志进行调查研究,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为了摸清新中国发生的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毛泽东等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在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著名的《论十大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恢复实事求是的工作路线,以实践作为制定和检验政策的标准,中国迎来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核心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在全党兴起,进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立足新的实际,在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对外开放等重大领域进行了持久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了许多新的结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其中注重调查研究无疑是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方法论根源。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认识世界发展规律的理论武器。调查研究是唯物辩证法在工作中的运用,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做到从实际出发,形成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世情、国情和民情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立场上鲜明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顺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变迁和历史发展大势,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和政策制定的现实依据。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上讲,我们党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把握,体现了党通过调查研究对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对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把握,形成了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重大关切的战略性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众多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特点,以战略思维科学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转化,为确立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根本遵循,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基本支撑。

  调查研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等条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这些都是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这一重要的方法论,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新时代调查研究应抓好“五字诀”

  刘盛举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不仅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迫切需要集聚全党智慧,开展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抓好“五字诀”、打通“中梗阻”,找到破解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矛盾难题的方法和路径。

  调查研究务求“深”,既能身入基层,又能心到基层。“深”就是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善于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交朋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厂矿和群众、社会各层面去解决问题。要用心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调查研究可以有“规定路线”,但不能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走走过场、浅尝辄止,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特别要深入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倾听呼声,反映愿望,感受疾苦,汲取智慧,总结经验。

  调查研究务求“实”,既能摸清实情,又能办好实事。“实”就是作风要实、轻车简从,真正做到听实话、察实情、谋实策、办实事。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调研报告才能接地气,有群众声音的调查结论才有说服力。要让基层干部群众畅所欲言,正面的顺耳的要听,反面的逆耳的也要听,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做到去伪存真。要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尤其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是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夯实正确决策基础,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调查研究务求“细”,既能掌握全面,又能细致入微。“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深入分析问题,全面掌握情况。调查研究必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细致调查了解情况,尽量减少“基本上、大体上、大多数”等模糊概念。未查实情、不予定论,未究深意、不予施策。开展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对于发现问题线索,要适时追问、合理刨问。既要“究”现状,又要“揪”根源;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只有做到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点面兼顾,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情况,从基层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调查研究务求“准”,既能看清现象,又能把握本质。“准”就是不仅要全面深入细致了解实际情况,更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不调研不决策,先调研后决策。调查研究关键在精准,既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找准,提高了解情况的精确度,又要关注实践难题,把对策提实,提高解决问题的精准度。要注重对策的可行性、实效性,精研细磨、对症下药,切勿生搬硬套,避免华而不实。要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认识系统化,把粗浅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调查研究务求“效”,既能拿出实招,又能见到实效。“效”就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较强操作性,做到出实招、见实效。我们党有着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开展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需要在新时代加以继承和完善。要根据调研任务和要求的不同,采用最适合的调研方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信息时代的特点,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经常性开展“回头看”,跟踪对策的解题实效,根据新情况调整新措施,做到时时更新、常常迭代。

  (作者单位: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开展调查研究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敬菊华

  《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如何借力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好调查研究成为新的时代课题。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领导干部要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就必须学会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有力武器”。

  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开展调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领导干部必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深刻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拓展了调研渠道。不同于传统调研主要集中在线下渠道,容易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群体覆盖面等现实条件的客观限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具有海量、开放、自由的特性,使得调研者可以轻松突破时空和对象规模等限制,将调研渠道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进行多渠道调研,为更有时效、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开展调研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二是进一步丰富了调研方式。百余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调查研究,探索出了诸如基层走访、蹲点调研、座谈访谈等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社交工具互动、智能搜索,大数据全网采集、挖掘与分析等新的调研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丰富了调研工具与方式。三是进一步提升了调研成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数据挖掘、信息分析、轨迹跟踪等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在调研中的应用,能够准确把握调研对象的实际情况,从而全面精准发现和归纳问题,找准问题靶点。

  准确把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调研是信息社会领导干部必须学习的能力本领。一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制定好调研方案。要立足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依托多网络渠道汇总调研对象的活动“轨迹”和“痕迹”,对其进行大数据汇总、筛选和归纳比较后,分析工作中的堵点与难点,抓准群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从而“对症下药”地确定更加切合实际的调研主题、制定更加周密的调研问卷,选取更加科学的调研样本、制定更加可行的调研方案。二是利用“互联网+”开展多渠道调研。在用好传统调研渠道基础上,要更加充分地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递性、自由性、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和大数据的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性等特性,以在线访谈、在线问卷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有效调研;要综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数据采集,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三是利用大数据探索规律提出对策。构建大数据库,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横向和纵向的数据比对,分析数据背后的关联,揭示繁杂现象内蕴的规律,找准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根据调研结果开展精准的工作研判,梳理形成切中要害的问题清单、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任务清单。

  全面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的能力。随着以超级人工智能ChatGPT为标志的新一轮数字化信息化革命的到来,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更为有效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一是强化创新技术学习能力。要更加注重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科技领域前沿动态,并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公共领域的普及应用,使调查研究的数据来源更加精准有效。二是提升信息处理能力。要推动领导干部已有专业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提升领导干部利用大数据挖掘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深层次信息加工处理能力,通过大数据构建更为精准的分析模式,利用静态与动态、局部与整体、定性与定量、横向与纵向等方法提升调研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是提高跨领域技术迁移能力。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努力突破已有知识结构、熟悉工作领域的条块限制,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专业知识快速更新迭代、工作内容日新月异、工作对象千变万化等巨大挑战,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社会的专业素养,为推动调查研究做到事实清、原因明、建议多、措施实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网络工作部部长、研究员,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坚持把系统观念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

  秦平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我们必须坚持树牢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将系统观念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问题解决好、把群众服务好。

  树牢系统观念,需要坚持前瞻性思考。前瞻性思考,是我们干好工作,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搞好调查研究,必须进行前瞻性思考,对重点问题、关键环节想前一步、想深一层,决不能被动消极等待、拨一下动一下。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不打无准备的仗,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调研步骤,制定完善相关工作预案,提高调查研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调查研究工作稳步有序。二是强化预研预判。要紧紧围绕调研主题,花时间做足功课,有计划地广泛收集资料,有针对性地勾画研究对象轮廓,初步研判调研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能心血来潮,为了调研而调研。三是强化问题意识。要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忧,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预见性和敏捷度,见微知著、主动思考,提出前瞻性建议。

  树牢系统观念,需要坚持全局性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这既是政治要求,也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一是从大处着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结合《工作方案》提出的12个方面精准选题,科学谋划调查研究内容和主攻方向,根据不同问题类型,组织开展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为助推全局性工作添砖加瓦。二是从细处入手。针对全局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贯彻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基层涌现出的特色做法和经验典型,解剖“麻雀”“打破砂锅问到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努力为全局破解难题贡献智慧和方案。三是从“联”上用力。客观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单兵作战难以达到调研目的。要坚持开门搞调研,强化协作配合,借势借智借力,建立完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联合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机制,凝聚调研合力,形成既见“树林”更见“森林”,既能治“标”更助于治“本”的调研成果。

  树牢系统观念,需要坚持整体性推进。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来源于系统内各要素良性互动,全面发力,整体性推进。一是正确处理调查与研究的关系。调查是基础,研究是目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既要身到更要心到,“听真话、察实情”“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通过座谈会诊、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有效方式配合,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立体地为研究工作积累第一手素材。要通过理性思考“深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抽丝剥茧逐步找到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二是正确处理当前问题和长远问题的关系。调查研究的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要更加重视对问题本身的解决,在调查研究中对当前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回应,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找准原因,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完成期限,强化跟踪问效,逐步推进问题解决销号。三是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一次调查研究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关键是建立常态化的调研机制,让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一种工作习惯、一种行动自觉。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成效也大打折扣。要紧紧围绕调查研究中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攻关,深入细致分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性推进。

  (作者系渝北区龙兴镇副镇长)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