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卅春秋育华夏栋梁 薪火相传谱辉煌篇章
第004版:教育观察
上一版   
百卅春秋育华夏栋梁 薪火相传谱辉煌篇章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卅春秋育华夏栋梁 薪火相传谱辉煌篇章
——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办学一百三十周年巡礼

  核心提示

  涂山毓秀,字水钟灵;渝埠初开,西学渐兴;辛亥潮涌,五四风疾;抗战御侮,投笔从戎;名师济济,教学优先……130年风云激荡,广益中学经过岁月洗礼,积淀下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不仅是南岸乃至重庆教育弥足珍贵的财富,也让这所百年名校文脉璀璨的教育传承历久弥新。

  130年薪火相传,一代代“广益人”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写下桃李芬芳、英才辈出的辉煌篇章。迈进新时代,广益中学传承“学行文化”,赓续“行远自迩,登高自卑”百年校训,坚守“增广学行,益国利民”办学理念,实施“历史立校、文化传校、质量兴校”品牌战略,构建特色多元的“学行课程”,在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实践中,着力培养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世界眼光、有学有行的时代新人。

  今天,我们走进广益中学,领略她过往与今朝、现在与未来的风采奕奕、开拓创新。

  草创奠基

  开启重庆近代教育的序幕

  黄桷古道曲折蜿蜒,参天古树葱翠如盖,教学大楼错落有致,民主走廊沧桑古朴,石门铜钟斑驳古旧……南山之巅,文峰塔下,山林之间,广益中学,步步皆景、如诗如画。

  在历史文化与环境浸润的无声交融中,触摸百年广益的发展脉络,探寻兴教办学的“发轫之始”。

  1891年3月,重庆正式开埠,开始了近现代大都市的历史进程,随之也带来了重庆教育的显著变化。1892年2月15日,由公谊学会创建的广益男子学校开学行课。它的开办,代表了重庆新教育的产生及重庆近代教育的发端。

  “草创初期,学校虽经历了校名校址的几度变迁,但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育人目标等,无不尽显优势。‘学贯中西,明体达用,养成高尚之人格,近则维持社会,远则补助国家,推而致于全球’的办学宗旨,传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广益中学校史研究负责人介绍。

  在办学宗旨引领下,学校建成了重庆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第一个标准足球场,组建了重庆第一支足球队,举办了重庆第一次现代田径运动会,开设了英语、数学、物理、国画、体操等文化课程,建立了学籍、奖励、社团活动等多方面规章制度,学校办学特色逐步彰显,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管理制度有所创新,办学质量独秀华西。

  五四运动爆发后,广益中学成为当时重庆学生的一支重要力量。广益学生接受了新思想文化的影响,接受了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启蒙,激发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凝聚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可贵精神。在“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中,他们表现出了不妥协的爱国斗争精神。广益中学也涌现出民主革命先驱邹容,红军高级将领李棠萼等一大批仁人志士。

  站在历史潮头,广益中学传承体艺、英语特色,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精髓源源不断地融入师生血脉,为百年发展打下了深厚根基。

  改制私立

  为学生厚植成长成才沃土

  “有行无学何以应物,有学无行何以立人。”这是1925年,杨芳龄出任私立广益中学首任校长后,提出的育人理念。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做到品行学识并举,培养出人格健全、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具有创新素养的社会公民。”

  上任后,杨芳龄一方面集资办学、修缮校舍、加聘教师、增办小学高中,一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制,把学校逐步转变为自主自办的私立中学,并将原有校训改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勉励学生勤于学业,努力进取,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实现目标。

  那时,广益走在教育教学的发展前沿,提出“以教学为中心,使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全面地、协调地开展起来”“重视德、智、体、美、群”等先进理念,与如今强调的“五育并举”“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等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为不断丰富教育教学内涵,学校以严格的教学管理、一流的师资建设、一流的教学设备、课内课外相结合为主要抓手,聘请国学大师赖以庄、著名诗人何其芳等著名学者、教授来校任教,配置图书馆、理化实验室等功能教室,开展科技、文艺、体育等社团活动,举行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课外活动……因教育质量优异,学校也被誉为“江巴学校之冠”“重庆优良中学”。

  这一时期,学校组建有100多人的合唱团,高中学生毕业可通读英文版“莎士比亚全集”。1937年,广益校队在重庆市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上荣获冠军。1944年,“亚洲球王”李惠堂率足球队来广益与校队友谊赛。

  “一二·九”运动发生后,一些广益进步学生发动全校同学集会,声援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爱国运动,还在重庆《国民公报》办了“血潮”文艺周刊,成立战时救护组和募捐组。学生中间不乏像王朴这样革命英烈,他们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抗争。

  彼时,“体艺兼修,全面发展”已经是广益的育人指向,“忧国忧民、爱国奉献”则是广益学生的精神品质。

  更迭过渡

  在时代进程中实现重塑蜕变

  岁月之轮滚滚向前,前行脚步从未停滞。1949年11月29日清晨,五星红旗在广益中学运动场上冉冉升起。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由此拉开了新的历史进程。

  重庆解放以后,私立广益中学开始进入了向公立重庆五中过渡的时期。1951年3月,市文教局正式接收私立广益中学,更名为重庆市第五中学校。此时的广益人见证着时代的“新旧更替”,学校的“创新变制”,但“为国育栋梁,为时代培精英”始终是他们始终不渝的追求。

  在“五中时期”,广益聚焦教学、德育、体艺特色等方面,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均有亮眼举措和精彩实践。

  比如,学校建立了各学科教研组,教师运用“直观性、量力性、系统性、自觉性、巩固性”五个原则,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进行教学;以“精讲多练、启发式、生动活泼地学习”为工作重点。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德育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打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常态化举办足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成立航模、射击、跳伞等小组,还搭建“广益剧社”、乐器队、舞蹈队、美术组等平台,培养学生艺术特长,陶冶艺术情操。

  发展至这一期间的广益,经过了坎坷与革新,创造着新的成就与荣光:“足球、歌舞、美术”成为“广益三宝”。广益女子足球连续3年获得重庆“巾帼杯”女子足球冠军。广益剧社公益参加《雷雨》《黄河大合唱》在市中区实验剧场演出,赢得满堂掌声。作品《文峰塔下》获日本神奈川国际儿童画展金奖……

  市五中时期历时的41年,是蜕变成长的41年。广益由精英教育变为人民大众教育,培育出了两万名德才兼备、能力出众的人才,在各行各业展现个人才华,在不同领域创造美好生活。

  更名发展

  形成了教育优质发展新格局

  时间来到1992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市广益中学校。借助这一重大契机,广益把重铸学校名声跟“创重”梦联系在了一起,希望通过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来推动自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规范办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发展。

  据悉,学校锚定“继承和发扬广益的优良传统,努力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把学校办成独具特色的高完中”奋进方向,提出了“特色学校——重点学校——巴渝名校”的“三步走”办学目标,并从教育改革、教学质量、百年育人等几方面,展开了具体作为。

  焕然一新的广益风貌,让更名后的校园处处透出生机。学校开展“知校、爱校、兴校”教育活动,坚持“爱国爱校,治学严谨,尊师勤学,文明活泼”的传统教育。通过“思想上加强教育”“业务上青老帮扶”“工作上担子锤炼”等举措,打造作风优良、实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踏入2000年世纪之交后,广益中学德育特色、体艺特色初步显示出品牌效应,在学习、移植、实践、改进中,深化校内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以教育质量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办学规模实现了逐年扩大,成功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学校”“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迎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广益中学制定了以质量为核心、以“三名工程”为抓手、以新课改实施为契机的“五年发展规划”,再次对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进行了“提档升级”,确立“学校管理年”“教师发展年”等主题发展年,推动一系列工作落实落地。

  值得一提的事,广益中学还与多所国外优质高中签署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互惠互利的教育合作。

  再启新程

  课改为核擦亮“优质百年”名片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百年广益勇毅笃行。

  广益中学承百年文化之底蕴,围绕“培养有学有行有个性的现代人”的教育哲学,加强以“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大力开展“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校本研究,大力推进“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2+2”活动项目,成立广益中学教育集团……一项项重点工作稳步开展,勾勒出学校构建优质教育发展新局面的奋斗图景。

  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是广益中学提升教育品质的两个关键着力点。

  在南岸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背景下,学校着力思想力、设计力、执行力、评价力四个维度,提升“四力”课程领导力,创设“有学”“有行”课程体系,推出益信、益品、益智、益身、益行五益课程群,开设了爱国主义课程、公民素养教育课程、文明礼仪课程、生活美育课程等多门课程,还创新开设有“广益三宝”(地理、足球、美术)特色课程,形成了以“自学指导、合学引导、拓学辅导”为基本点的“学导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学识和能力、品行和素养。

  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校史课程特色化、特色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多样化和活动课程系列化”的课改导向,学校打造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三大类校本课程体系,开设有校友专家、研学旅行、校史文化等特色课程,自主开发了《抗战文化》课程、《南山植物文化》课程、《南山动物文化》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浩然文峰·百年广益》,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此外,广益中学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守好课堂主阵地,以足球、美术、音乐等传统优势学科为基本依托,开办啦啦操、武术等20多个兴趣社团,组建“文峰瞭望”“百草园”等10多个学科社团,与周边社区、大学、南山植物园等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与重庆文博研究院、北大考古学院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生态,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助力。

  “铭记校史赓续传统,守正创新接续奋斗。广益中学将立足‘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创新领域’的战略布局,做强广益优势,做亮广益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模式创新、生长能力卓越、教育生活美好的巴渝名校,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广益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欧宾说。

  后记>>>

  在跨越三个世纪的沧海浮沉中,广益中学三迁校址,七更校名,五并他校,革命志士邹容、王朴、李堂萼,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冈、赵其国、李朝义,“改革先锋”王家福等时代英才、业界翘楚,为学校发展壮大贡献了力量,更是挺起了民族振兴的脊梁。

  在艰苦奋斗、上下求索的发展历程中,广益中学紧跟时代步伐,找准以质图强突破口,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内涵建设,与南岸教育发展同频共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赋能添力,持续擦亮“百年名校 优质广益”的金名片。

  宏图新启,战鼓催征。广益中学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往无前的新姿态、风雨无阻的硬作风,在新的教育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何霜 姚兰 张骞月 图片由广益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