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在网上预约就诊的市民可自助签到,十分便捷。(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如何化解医疗资源缺乏的结构性难题,弥合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不均衡?看病难、看病贵如何解决?近日,记者连线了在北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和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贵银,请他们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开花”支招。
把“病有所医”变为“病有良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这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让我深感责任在肩。”这几天,李秋反复学习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内容,思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把“病有所医”变为“病有良医”。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李秋发挥专业优势,曾到黔江、彭水、江津等儿科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对口支援,组织专家下沉基层医院。
针对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近年来,儿童医院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例如组建了重儿儿科医师联盟,在有需求的基层医院选派专家担任‘学术主任’等,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李秋介绍。
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充满了干劲。”孙贵银介绍,近几年,重庆大学附属江津医院围绕“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下功夫,着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医院紧紧抓住成为重庆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这一契机,开启了医院由临床型向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转型升级的全新篇章。依托重庆大学科研平台和科研资源,实施了一大批医工融合、院企合作项目和市级博士后科研项目,整合组建15个教学课程组,8名专家获得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科研、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优质医疗资源加速走近百姓
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稀缺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可喜的是,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等成功经验和模式正在向更大范围和领域推广。
在李秋看来,“应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推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带动提高区域内儿童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服务水平,促进区域间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李秋建议,要努力实现医疗服务同质化,积极开展与医疗资源匮乏地区间结对帮扶,着力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内涵,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示教、远程培训等形式,拿出硬招实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同质化下沉。
对此,孙贵银也十分赞同。他表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首先是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就诊流程。
“可以通过大力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和预约诊疗、诊间扫码支付等制度,创新便民就医举措,拓展医疗服务途径、延伸医疗服务范围,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孙贵银说,还要积极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议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各级配套设施,优化财政投入的结构和方式,明确医共体法律定位,医共体成员间权责、义务等多方面问题,让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