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培养更多新时代创新人才
第024版:开局谱新篇 奋进新征程·教育
上一版   
践行“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培养更多新时代创新人才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3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育才中学
践行“六大解放”教育思想 培养更多新时代创新人才

  “人人都是讲解员——走进陶行知纪念馆”活动

  学生到重庆机床厂参观

  核心提示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

  80多年厚重的文化底蕴,浸润了重庆育才中学这所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优质品牌名校。学校发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秉承“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创造思想,结合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坚持开门办学,融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构建课程模式;协同多方力量,推进不同主体间关联互动,聚力营造创新教育生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赋能。

  持之以恒的领路探索,学校不仅获得了数百项国家及市级荣誉,输送一大批学生进入清华、北大、牛津、剑桥等世界顶级名校。更为重要的是,育才中学让每一个孩子坚信:“创新并不是一种天赋,而是每个人都有的种子,总有一天能够生根发芽、结出一片繁茂。”

  解放眼睛

  许一个美好未来 培养具有爱国心、世界眼的创新人才

  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育才中学陶行知雕塑前来了一个青春的身影,只见他虔诚地献上一束花,深深地鞠了一个躬,随后,充满不舍又步履坚定地离开了校园。不管学子们未来飞向哪里,育才中学的烙印早已深深地印刻在他们身上,老校长陶知行先生的精神风骨激励着他们逐梦星辰大海。

  在育才中学,弥漫着深深的“陶文化”,学校专门打造陶行知纪念馆,让学生们在校园里直观、贴近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该馆先后被评为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学校依托陶行知纪念馆,推出“人人都是讲解员——走进陶行知纪念馆”活动,引领全校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进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树立更为高远的理想目标。学生张译心表示,“要想讲解得好,细节的补充必不可少,但过程越是困难,越是能够加深我对陶行知先生教学经历的理解,对陶老校长的崇敬之情也是更甚。”

  “人人都是讲解员——走进陶行知纪念馆”入选2022年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陶文化研习社”“PBL项目式学习社团”获评2022年重庆市普通高中优秀学生社团。

  一次看似平常的实践,育才中学让学生看得见的校训、校徽,校史故事,更看见了责任担当,树立起坚定的民族梦和强国心。

  “眼睛里看到东西,才能懂得观察,才会想到心。”为引导学生看校史、察时政、观世界,学校于2018年成立了高中AP国际课程班,众多学子升入世界顶尖名校。育才中学高2021届,高2022届AP班学生100%被QS世界排名前30位的大学录取。王之骏同学更是斩获中国西南地区高2023届AP国际课程学生唯一牛津大学无条件录取。一份份捷报背后,是“育中华英才,纳世界胸怀”的强大底气。

  解放头脑

  插上一双翅膀 鼓励学子思维自由翱翔

  如果匆匆离家忘记关闭家电设备,怎么办?夏日炎炎,想一进家门立马感受凉风习习,能实现吗?

  “能!”育才中学刘奕涵给出肯定的答案。她探索的《基于手机微信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设计与实现》项目,利用3D打印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基于微信平台设计制作,运用百度AI等免费开放平台实现语音远程控制家中家电设备、智能门禁和智慧问答等三大主要功能,让家更有温度、更有智慧、更加幸福。

  科技源于生活,源于创新,同时科技又在改变生活。获得第十三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刘奕涵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热爱科技创新的科技小达人。她说:“我要做一粒有科学精神、懂科学知识、善科学探究的好种子,让祖国的科技事业枝繁叶茂,根深果硕。”

  “把学生的头脑从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潜能,是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解放人的关键。”在育才中学党委书记张和松看来,育才中学为每个学生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展。创新不应仅是少数学术精英和科技达人的专利,而应成为每一个未来公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常态,创新教育就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创新需要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育才中学努力把“行知”文化的培育贯穿在学校管理文化、制度文化中,通过“行知”育人文化的营造,促使师生员工真正成为“行知育才,教育为公”的“行知”文化人。学校也始终将这些精神气质作为育才人的精神地标和精神楷模,以此作为镜子让师生关照和反省自己的言行,促进自己不断升华精神境界,从而坚定“为什么要创造创新”以及“创造创新为了什么”的价值立场,带着责任出发。

  解放双手

  营造一方池塘 让创新梦想自由生长

  梦想,到底距离有多远?育才中学学生熊晨阳认为,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只有一步,那就是行动。

  2022年,他和同伴秦奥苏都站在了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的最高领奖台上。熊晨阳说:“在学校科创中心的学习经历使我受益良多,让我在程序编写中锻炼逻辑思维,TAI智能车挑战项目通过智能车模拟自动驾驶……我非常感谢在学校一次次动手摸索的这份经历。”

  陶行知说,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手脑双挥,动脑又动手,从小有动手试验的机会,在反复试验中发明创造。育才中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搜集、加工、消化、吸收知识。例如生物竞赛老师张玉富,常常鼓励学生“有与老师不一样的想法”,遇到难题,他有时候会故意示弱,让学生去思考探索、享受成功的乐趣,在他看来,没有比培养出让老师崇拜的学生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长期以来,学校搭建丰富成长平台,构建怎么学的环境和空间,为学生营造一方自由创作、自由生长的池塘。学校开创因材施教新路径,探索“初、高中一体化”多元培养模式,现有在全市起示范和辐射作用的“数学、物理、生物、历史、综合实践”五大市级课程创新基地和美术等十大市级精品课程,重点打造排球、田径、国际象棋、乒乓球、游泳等高水平队伍,美术、舞蹈、合唱、器乐、戏剧等中学生艺术团。

  带着学校的期冀,育才学子在各类赛场斩金夺银。仅去年,初中学子收获信息学竞赛国际金牌两枚;高中学子收获数、理、化、生、信息学五学科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两金三银一铜六枚奖牌。在IYPT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等20多项国际学科竞赛中,斩获奖牌数近200枚,竞赛综合成绩稳居全国前列,西南第一。体艺全面开花,艺术团个人与团体共斩获国家级奖项7次,市级一等奖32余次,20余名艺术特长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知名专业学府。体育方面获得世界冠军1人次,全国冠军4人次,全国亚军2人次,全国季军2人次,团体项目获全国第四名1次,第六名2次,重庆市冠军40余人次,充分彰显了育才学子不俗的实力。

  解放嘴

  点燃一束火焰 鼓励每个思想自由表达

  “好座重庆城,山高路不平;口喝两江水,出门路难行;离了棒棒军,急煞城里人。”在高一33班同学的讲述下,棒棒们呈现出山城特有的温情。

  去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2年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口述历史·读懂中国”精彩上演,脱颖而出的7支队伍通过运用传统的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以青春之姿,擎前人爝火,做历史“点灯人”,让历史得到精彩的演绎,更添感人的温度。

  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小孩子的嘴”,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教育者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说中思考,在思考中笃行。

  育才中学开辟舞台让学生大胆表达,开设了TED英语演讲、剧迷莎翁、古典名著选读等多门选修课,开办了辩论社、动漫社、汉服社、话剧社、吉他社等100多个学生社团,举办富有育才特色的“创造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让人人都有更多机会去展示、去表达。

  除了鼓励学生想说能说,育才中学还引导学生会说敢说,学校以思维为内核,将创新人才培养这一宏大的目标揉碎在寻常的课堂教学中,让创新思维成为师生的一种思维习性。在育才中学,课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和理解去进行课堂设计,但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原则是在备课中预设一个思维训练的方向,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思维方法以及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

  “有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们老师应该面对质疑给学生一个导向,让他得以继续深入研究。”学校语文教师张颖说,通过举一反三的道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自己会学、愿学、肯学、敢说。一位学生刚进校门时很胆怯,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学校各类平台的锻炼中,成长为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出口成章的金句王。而这样的成长案例,正在育才中学发生……

  解放空间

  打开一道门 让学生拥抱广阔世界

  “流浪动物该如何合理救助?洪崖洞景区如何升级?……”在育才中学“重山瓦隙·行知微光”城市问题寻找与解决大赛现场,10支队伍围绕城市旅游、交通、环保及教育等话题提出问题,调研分析,提出建议。

  这场大赛让育才学生真正地践行“行知合一”的思想,手脑并用,用智慧改变生活。他们提出了涵盖城市盲道使用情况、老龄人口手机使用情况、将城市施工改造影响降至最小化等方面的提案,充分锻炼了观察生活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提案议案、文书写作和演讲表达能力等。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学生的空间”,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

  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育才中学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融通并利用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围绕培养育才学生“创造力”“生活力”“学习力”“自治力”四大核心能力,以“生活大课堂”为主题,构建学科生活大课堂、校园生活大课堂、家庭生活大课堂和社会生活大课堂等四大课堂,开发相应的课程,形成基于核心素养,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新二十三常能”课程,以劳动教育培育新时代“真人”。

  打破围墙,世界更开阔,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2020年以来,校团委、小主人委员会学生干部先后走进谢家湾街道、群林敬老院、九龙坡人民法院、宗申集团、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等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学校开辟”行知之路、寻根之旅”研学旅行,进行了“大美丽江夏令营”“走进清北·领略古都”以及“荆楚大地三国文化”等研学旅行,让学生在广阔的世界里去体验、去成长,最终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创新人才。

  解放时间

  给一个支点 撬动学生自由成长

  “谁说上了中学,就只有做不完的题?我们还有看不完的好书、精彩纷呈的活动以及可以自由支配的大把时间。”这是学生孙一佩婕的切身感受,她在兼顾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她和同学们一起编订了独属于育才小陶子的《育才青年》校刊杂志;她还在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绽放着自己的光芒。陶馆解说员、校园广播站、志愿服务项目……大大小小的校园活动,不论台前还是幕后,随处可见她的身影,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在育才中学学子身上,更多是从容自信、自主管理、多元发展。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解放”更多的是孩子心灵的解放,他强调要引导孩子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成为生命的小主人,而育才中学学子无疑做到了。

  在育才中学,学生们会早早地受到自主管理模式的锻炼与熏陶,学生当起自己的小主人,参与学校、班级管理,他们担任管理者的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在特有的交叉互动、相互推进的管理制度下,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与阶段,为日后的创新创造蓄积力量。

  融合创新,突破壁垒,与世界接轨,陶行知老校长如是,一代代的育才人亦如是。秉承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肩负着“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的历史使命,重庆育才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解放头脑、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时间和空间,实现“梯次递进”“全面持续”的“五育并举”,培养出“自立立人”“自觉觉人”“自达达人”的新时代真人,努力开创学校教育的新局面。

  胡忠英 马腾飞 帅育栒 图片由重庆育才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