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瞰重庆果园港 摄/平凡 |
|
重庆高速4000公里纪念雕塑 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供图 |
|
一列动车行驶在郑渝高铁重庆梁平段 摄/高小华 |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抓交通就是惠民生。
2022年,重庆交通强市建设扬帆起航,“2小时重庆”建设全面开启。全市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交通工作的战略要求,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全国交通4极之一、重庆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联通、区域贯通、市域互通、要素畅通的高水平交通强市,加快实现“2小时重庆”。
一年多来,在我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下,重庆交通强市建设克服疫情、高温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
来自市交通局消息称,截至目前,交通强市建设累计完成各类交通投资1679.9亿元,其中城市轨道和道路完成投资656亿元,由市交通局完成的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创历史新高。
累计完成投资1679.9亿元
凝聚“大抓交通、抓大交通”合力
交通强市建设,离不开资金等要素保障。
2022年8月4日,重庆市交通系统集中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市分行签订首批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署资金100亿元。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多样化合作模式。
深化政银合作,用好金融支持政策,破解重庆交通强市建设融资难,只是我市交通部门多元化、多渠道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
据介绍,在交通强市建设累计完成的1679.9亿元投资中,重庆交通部门累计争取中央到位资金67.08亿元,提前落实到位2023年中央资金61.5亿元,新增乌江白马航运枢纽、万开高速和成渝高速原路加宽3个项目中央承诺补助资金75.6亿元;累计争取市级补助、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550亿元,其中市交通局争取到位资金377.54亿元。
“这些资金加快完善了重庆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持续提高了运输服务品质,为交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年多来,为全力推动交通强市建设跑出“加速度”,我市以“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为契机,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全市上下形成“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的强大合力。
我市成立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战略研究统筹、资源要素保障、前期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多部门协同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合力保障交通资金、审批、用地等要素需求。
我市先后专题召开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和交通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印发实施我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和《支持交通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
加快互联互通
川渝交通一体化成效初显
2022年6月29日,重庆渝北区双凤桥枢纽站,一辆“川渝20路”跨省公交缓缓驶出,经渝北桃源大道、观月大道、210国道、川渝大道等站点,终到川渝高竹新区公交首末站,全程1小时30分钟。
这是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的首条跨省公交,也是川渝间第20条跨省公交,标志着川渝高竹新区一体化、同城化驶上“快车道”。
该公交高峰时段30分钟一班,平峰时段60分钟一班,票价最低2元,全程5元。老弱病残孕“五类人员”还纳入公交优惠补贴范围,老年卡免费、学生卡半价。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川渝两地已经开通了20条跨省公交,基本实现了毗邻区县跨省城际公交全覆盖、票价全统一。成都都市圈与重庆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实现“一卡通”“一码通”,川渝两地300余个汽车客运站、78条线路实现联网互售,已惠及超4000万人次。
“强化顶层设计,共下‘一盘棋’。”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做强“双核”,川渝两省市高位推动合作共建。
川渝两省市成立由分管副市(省)长牵头、交通部门具体负责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互联互通工作组,建立了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两省市交通部门常态化开展工作对接,共同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普通公路、内河水运、运输服务、智慧交通、执法管理、万达开交通等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以及“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建设等系列框架合作协议。
联合编制重大规划。两省市共同推动国家部委编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两省市联合印发《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实施方案》,我市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细化明确重点任务、实施路径、责任分工。
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了川渝两地通勤交通同城化水平,交通一体化成效初现。
成渝双核间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川渝在建及建成高速公路通道21个、日均高速车流量8万多辆次,泸州港90%以上集装箱经重庆中转,常态化开行嘉陵江干支直达集装箱班轮,19个“川渝通办”交通事项全程网办。
水陆空重大项目有力推进
综合交通网络持续完善
2022年12月30日上午,重庆城口至开州高速公路城口鸡鸣至县城段、重庆合川至璧山至江津高速公路合川城南枢纽至璧山西段正式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城口县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打通断头路、织密高速网。2022年,重庆总共通车5个、开工垫丰武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重庆高速公路路网省际出口通道达到27个。目前,重庆高速路网密度达到4.8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地区第一,“三环十四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全面形成。
这仅是重庆加快交通强市建设,水陆空等交通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看高铁,“米”字型高铁网加速成型。目前,重庆已经全线开工了成渝中线、西渝等6条高铁,全线开通运营郑渝高铁,完成渝万城际铁路提质改造,在建高铁规模接近1000公里、营业里程突破1000公里,为历史之最。东环铁路、新田港集疏运铁路建成投用。
看轨道交通,去年以来,全市首条市域(郊)铁路江跳线、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等6条(段)、总长116公里建成投运,中心城区形成了“环+放射”型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看中心城区交通,我市建成通江立交、红岩村嘉陵江大桥等路桥,中心城区新增城市道路200公里、累计达到6250公里,路网密度7.1公里/平方公里、首次进入全国前10。
看水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提速建设,长江朝涪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涪江双江等航运枢纽有序推进,长江涪丰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九龙坡黄磏港一期、寸滩游轮母港开工建设,渠江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船闸建成投用。
看机场,“双枢纽”机场格局已经拉开,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钢结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重庆新机场选址取得重大进展,万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黔江机场完成改扩建。
城乡居民出行更便捷
国际物流大通道通达东西南北
人畅其道,货畅其流。
“现在上班太方便了,20多分钟就到了跳磴。”家住江津区圣泉寺、在九龙坡区石桥铺上班的黄先生如此点赞江跳线的快捷。他说,在江跳线没开通之前,早晚高峰从江津区开车去石桥铺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碰上节假日或者高速公路堵车,要花更长时间。
如今,乘坐江跳线,江津区居民乘车去中心城区上班、购物更方便。让沿线居民期待的是,今年江跳线有望与5号线贯通运营,江跳线列车可开到石桥铺站等。
不仅主城都市区居民坐轨道交通出行更加方便,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居民到中心城区坐高铁基本实现了2小时车程。
去年6月,随着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行,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系更加紧密,云阳、奉节、巫山三地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
“现在方便了,出远门坐高铁,不用抢票,不用中途转车,省时还省力。”2023年1月31日,云阳站开出赴沪首趟高铁务工专列——G1534次列车。列车载着200余名务工人员从郑渝高铁云阳站驶向上海。当天,家住云阳县宝坪镇居民吴承宇背着行囊,一大早就来到车站候车,坐上疾驰的列车,他兴奋地说。
随着一条条轨道交通、铁路、农村公路等交通线网的延伸,一张连通世界、牵手城乡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正加快形成,城乡居民出行越来越便捷,幸福感、获得感也大大提升。
目前,重庆已建成投用空铁联运城市候机楼3座,完成一批公交站场建设和适老化公交站台改造,开行一批省际、同城、小巷和接驳公交,中心城区新增调整公交线路81条,公交化列车达到35对,轨道交通实现互联互通跨线运行。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串起了城乡,让物流运输也畅行起来。
2023年春节期间,高速路网车流量单日最高达到218.3万辆次、为历史最高。江北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76.7万人次、同比增长41.9%。两江游恢复至2019年水平。
重庆干线公路国评跃居全国第二,改造普通干线公路374公里,3A级旅游景区和市级重点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
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018公里,行政村实现100%通客车、100%通邮通快递,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95%。
重庆联合成都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重庆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进口运邮城市和铁路邮件进口第一口岸。2022年邮政快递业务总量达到189.5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居全国第二。
对外开放国际物流大通道通达东西南北。南向—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335个港口。西向—中欧班列(成渝)累计突破2万列、占全国40%以上。东向—沪渝直达快线开行近1200艘次。北向—渝满俄班列开行超2200列、增速超100%。
数读交通强市>>>
全国第二
依法治交持续深化,交通综合执法保持全国一流、西部第一。221个交通事项实现“全渝通办”,交通运输信用指数6次全国排名第二。重庆干线公路国评跃居全国第二。
西部第一
重庆成功获评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船舶码头岸电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船舶岸电使用量西部第一。
125对
成渝中线、成达万高铁等重大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成渝双核间实现1小时高铁直达、年日均开行动车125对。
119个
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网络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成渝)运营水平全国领先。
21个
在建及建成省际高速通道21个,日均高速车流8.2万辆次。泸州港90%以上集装箱通过重庆中转。跨省城际公交20条,19个川渝通办交通事项全程网办。
30%
西部(重庆)科学城智能运输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首批试点,果园港智能闸口等系统建成投用、效率提升30%。
刘玉珮 马菱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