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直达 铜梁上线人才服务数字化微平台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揭秘去年8608家网站平台被网信部门约谈5名中国公民在美枪击事件中遇害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第0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一键直达 铜梁上线人才服务数字化微平台
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揭秘
去年8608家网站平台被网信部门约谈
5名中国公民在美枪击事件中遇害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既焕然一新 又似曾相识
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揭秘

本报记者 曾立 申晓佳

  修缮后的文化宫大剧院高度还原了1956年刚建成时的历史风貌。(摄于1月18日)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我们按照建筑考古的要求,一层层轻轻挖,果然在大田湾体育场主席台下方挖出一个司令台。”1月18日,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修缮设计总负责人胡斌向重庆日报记者透露。

  2022年12月30日,经过两年多精心建设,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保护提升工程正式对外开放,许多市民感觉“既焕然一新,又似曾相识”。

  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玄机就藏在细节里。”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睿说。18日,重庆日报记者跟随设计师们来到现场,为读者独家揭秘那些细节背后的玄机。

  为还原1956年模样“掘地三尺”

  “大多数重庆市民熟悉的大田湾体育场,其实并不是1956年刚建成时的样子。”胡斌说,大田湾体育场1951年由贺龙主持修建,1956年3月开放投用后,主席台进行了多次修缮。

  上世纪六十年代,主席台上方增加了钢雨棚;1978年,主席台又从原来的一层变为两层;上世纪九十年代,主席台增加了更大的雨棚,“所以,很多市民记忆里的大田湾体育场,其实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模样。”

  大田湾体育场的设计者,是原重庆设计院院长尹淮。为了还原1956年建成时的模样,胡斌和团队找到尹淮的儿女,幸运地拿到了尹淮的设计手稿。

  认真研究手稿后,胡斌发现,在当时的建筑中,主席台下方还有一个司令台,是一座形似亭子的小建筑。

  但两年多前,胡斌却在现场找不到司令台的一丝痕迹。司令台去哪里了?

  为此,胡斌和团队按照考古的方法,对现场进行挖掘。随着一层层填土被挖开,埋在地下的司令台果然被挖了出来,只是已经坍塌,破损厉害。

  原来,在上世纪的多次修缮中,人们为了增加看台面积,就用土把司令台埋了起来,填成一个斜面,在上面增加了数十个座位。因此,现在几乎无人知道大田湾体育场还有个司令台。

  如今,司令台按照原貌修缮完毕,主席台正面也恢复了1956年建成时的模样,侧面、背面则保留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风貌。“这样的保留,也是记录历史。”胡斌说。

  失传的“斩假石”工艺,如何还原

  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成于1952年,其中心建筑——大剧院,曾是重庆建筑的重要代表。在此次保护修缮中,大剧院的还原尤为重要。

  然而,设计团队遭遇了难题。

  “大剧院门口的6根立柱,用哪种材料、工艺,原设计图纸上没有标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文化风貌处负责人告诉记者,6根立柱经过多次涂装后,已经看不见原貌。为此,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当时的设计图。图纸上,大剧院的其他地方都有标注,唯独门口的6根大立柱是空白。

  怎么办?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多次召集专家讨论。大家分析后认为,6根大立柱的位置突出,工艺应该更高档,“斩假石”工艺更合适。所谓“斩假石”,又称剁斧石,是一种人造石料,即将掺入石子等原料的水泥砂浆涂抹在建筑物表面,等到快硬化的时候,人工用斧头在石材表面斩凿,使石材呈现出纹路,显得更加细腻和立体。

  然而,现在的工人基本上没有见过“斩假石”工艺,没有人会做。这下又怎么办?

  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创中心副主任余水告诉记者,他们先找了很多工人现场做,不仅动作慢、效率低,做出来的也不是当年的样子。于是,他们想到,何不用现代工艺还原?

  施工单位找到一家装配式建筑厂,他们将混凝土和彩色小石子混合,表面用钢刷刷出纹路,模仿“斩假石”。每做出一片“斩假石”样板,就进行现场比对,请专家研判。

  2022年盛夏,经过7次修改后,“斩假石”终于确定了颜色和材质。一片片石材用龙骨固定在立柱上,比使用涂料更加稳固、耐久。“如今的文化宫大剧院,高度还原了1952年刚建成的历史风貌。”余水欣慰地说。

  灰色座椅方案以一票优势胜出

  细心的市民也许已经发现,大田湾体育场看台上的3万多个座椅,全部为统一的灰色。这样的色调,在全球体育场中也十分罕见。

  “体育场主要用于运动、赛事,座椅一般都是彩色的。”胡斌告诉记者,许多体育场还会通过不同颜色的座椅来进行分区。

  那为什么大田湾体育场要用灰色座椅?“因为大田湾不仅是一个体育场,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建筑。”胡斌说,“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紧缺,修建大田湾体育场时,使用了当时最高档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因此,大田湾体育场的‘底色’就是朴素的水泥灰色。”

  为了慎重地决定座椅颜色,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特地牵头组织投票。会上,该局邀请了5位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投票选择。最终,灰色座椅方案以一票的优势胜出。

  “大家觉得,座椅采用灰色,可以更好地与建筑融为一体。”胡斌称。

  装饰带的红色,也有历史渊源

  除了座椅,大田湾—贺龙广场—文化宫片区的每一种颜色运用,其实都很考究。

  连通文化宫和大田湾之间的劳动大道,是这一区域的中轴线。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劳动大道的地面两侧,分别有两条红色的装饰带,从文化宫的天桥上一直延伸到大田湾体育场门口。

  “装饰带的红色,也有历史渊源。”胡斌说,这种红色并不常见,但非常端庄大气。它的来源正是人民大礼堂的红墙。

  除了红色,四周大树的绿色也引人注目。在文化宫大剧院前的广场上,有两棵只露出树冠的大树。走近看,记者发现,这两棵树的树干竟然“藏”在广场地面下。

  “广场地下修建了停车库,为了保护大树,我们为这两棵树修了两个天井,让它们在原地继续生长。”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说,为了避让古树,文化宫地下车库的形状从方正变成了异形。作为片区中轴线的劳动大道,也留出肉眼难以察觉的“弧度”,为道旁的古树让出空间。通过以上方式,共保护了近百棵古树。

  “古树也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文化风貌处负责人说,“希望市民在漫步游览中,感受到重庆的历史风貌,铭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宝贵城市记忆。”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