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检察机关开展“民企大走访”活动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而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找准司法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把中央、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民营经济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通过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打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让市场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服务“六稳”“六保”
——让企业纾困增效
“感谢检察机关帮我卸下了多年的思想包袱,现在我可以安心经营企业了。”近日,当合川区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某甲回忆起3年前接到撤案决定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原来,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刘某乙等人以刘某甲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重庆某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为平台,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向合川等地的300余人吸收存款3000余万元。2015年2月,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后因跨区域犯罪、被害人较多等因素,案件推进较慢,成为了一桩“悬案”,而刘某甲的企业被逼上了绝境。
“要把让企业活下来作为办理涉企案件的核心价值追求。”为此,2020年6月,重庆市检察机关启动“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
“要通过彻底清理‘挂案’,把民营企业身上的诉累卸下。”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四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营商环境提供更多的阳光雨露,让民营企业茁壮成长。对于“阳光雨露”的呵护,刘某甲也深有感触。
经调查,刘某甲虽系公司法定代表人,但未实施犯罪行为,符合撤案条件。2020年6月26日,在当地公安机关支持配合下,刘某甲案件被撤销。而实施犯罪行为的刘某乙等人的案件则被移送管辖至四川省蓬溪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甩掉了“包袱”的刘某甲,不仅加速恢复正常经营,也增强了投资的信心,陆续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保障了民生。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检察温度。
——建立健全定点联系民营企业机制,广泛开展民企大走访活动,三级检察院领导干部联系服务600余家民营企业,积极搭建检企常态化沟通平台,联合市工商联共同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服务,有效助推企业依法诚信经营,防范化解法律风险。
——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营企业代表参加“检察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问需于企、问效于企。
——拿出17项司法惠企大礼包,针对涉企案件严格落实“一律做特殊标识,一律进行经济影响评估,一律由院领导把关、审批”的机制,为涉企案件办理按下了“快进键”。
据悉,自开展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3857人;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民营企业重点岗位人员依法不批捕671人、不起诉1224人;深入推进涉企刑事“挂案”“积案”专项清理,监督撤案或结案1775件,为650家民营企业卸下包袱、解除诉累。
这一组组数据记录着重庆市检察机关服务“六稳”“六保”的坚实脚步。
川渝协同联动
——让企业安心经营
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市检察机关当从何处发力?他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强化川渝检察协作,清理挂案积案“顽疾”。
数月前,重庆市安迪车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迪公司”)就在川渝检察机关的联手协作下,从一起持续数年的民间借贷纠纷积案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正常经营。
几年前,民间借贷借款人诉至法院,提出他们通过聚汇公司居间,向该公司提供借款本金共计291万元,请求法院判令该公司还本付息。安迪公司负责人石卫东对此深表委屈:“我们公司经营状况一直良好,有稳定盈利,怎么可能通过聚汇公司提出借贷?”
受该案影响,安迪公司被多家汽车公司调整为高风险信用等级,多项合作被迫中止,一时陷入了经营困难。为此,该公司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称这些借款为聚汇公司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与该公司无关。
因该案涉及成都、资阳两地刑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启动川渝检察协作机制,与刑事承办人交换意见,重新调阅审查案卷,发现了诸多疑点。
通过调查核实,办案组认为,无证据证明该公司实际收到借款并参与还款。2022年6月,检察机关监督意见被法院采纳,原审裁判撤销。
该案的成功监督,是两地检察机关携手营造公平、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
据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六部主任徐燕介绍,民事行政检察长期未结案件“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全市三级检察机关通过上下联动、协同办案,汇总建立了全市检察机关积案台账和积案清理督办机制,一案一台账、一院一清单,实行逐案化解、逐案销号。去年,共清理积案1145件,已全部办结,结案率100%。为避免产生新的积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探索建立民事行政检察审限预警监督模型,智能分析发现不当使用中止审查等延长办案期限的问题线索,督促查纠整改。
企业合规改革试点
——让企业健康发展
“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检察机关来说,是一项集末端处理与前端治理于一体的履职创新,对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六稳’‘六保’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022年1月29日,全市检察长会议上发出“动员令”。
民营企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为此,重庆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工商联等14部门会签《关于建立重庆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重庆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选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搭好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四梁八柱”。
同向发力,才能同频共振。召开重庆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管委会联席会,将市级管委会成员扩展到14个单位;208名生态环境、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政府工作部门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选任确定为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充分发挥“外脑”作用;与西南大学法学院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设立“企业合规改革研究中心”……
“合规改革给了企业一次重生的机会,在检察机关主导下,汇集多方力量帮企业走上依法治企的道路……”近日,梁平区某公司负责人李某便享受到了“严管厚爱”所释放的司法红利。
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该公司未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切削液收集交由指定单位处理,而是直接倒入下水管道一路外排入河。经生态环境部门认定,该废切削液属于危险废物。2021年7月,公安机关以涉嫌污染环境罪对该公司立案侦查。同年9月,该案移送梁平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涉案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目前经营状况好,不仅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对当地税收也有较大贡献。”审查案件时,办案检察官李艺发现,如果一诉了之,不仅会导致企业上市计划中止,部分员工恐将因此失业。
2022年3月21日,经该公司申请并层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同意后,梁平区人民检察院决定启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监督其制定合规整改计划、完善企业治理机构、健全企业规章制度……2022年5月11日,经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考察评估合规后,梁平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现在,我们将散乱的采购、入库、领用、回收、处置等各环节流转资料,整合成‘一证通’式的危险废物统一流转单,这在全国同类型企业中尚属首次。”李某言语间流露出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中,我们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避免‘办了案子、垮了厂子’。”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四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规考察”制度正是化解这一问题的良方,在督促企业做出合规承诺并开展合规建设的同时,努力让企业“换羽新生”。
过去一年来,全市三级检察院对111家涉案企业启动合规整改,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等方式促进企业合规经营,把“后端治理”变为“前端治理”,以办案实效护航企业发展。
一家涉案企业经合规整改,让企业300多名员工看到希望,企业转危为机,克服困难实现逆势增长。
一家纺织印染企业通过整改,重新焕发生机,积极推进与知名服装企业达成合作。
……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重庆市检察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司法办案与法律监督职能,为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张博 图片由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