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双优”引擎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第039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激活“双优”引擎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激活“双优”引擎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黔江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汽车实训中心

  学校参加重庆市中小学艺术活动展演

  烹饪专业实训教学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乘着高水平学校建设、“双优计划”建设的东风,大力实施现代治理优化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等“九大行动”,完成了校园焕新貌、内涵焕新颜、服务焕新意“三重”改变,实现从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到“双优A类”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市级标志性成果126项。

  回首过往,每一步都踏实坚定;展望未来,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学校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传承历代黔江职教教育人奋勇拼搏、勇立潮头的精神,加快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教力量。

  用一年时光书写亮眼成绩单

  ●激活党建特色 擦亮党建品牌

  15名党员被市、区级部门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师生参加重庆市职教学会党史知识竞赛总决赛双双荣获一等奖。党员先进事迹入选重庆市教委组编出版的《渝教先锋 榜样力量——重庆教育100个榜样访谈录》;荣获重庆市首批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培育学校。

  ●智慧校园升级 提升学校品质

  学校目前建设6980个教学资源,资源总量达4.5T,开发重庆市优质课教学资源2门,建设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

  ●提振教师活力 摘得累累硕果

  教师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获一等奖30项。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中1项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主持国家课题7项,发表北大核心期刊4篇,获专利授权35项(发明专利1项)。

  ●展现职教担当 培训服务社会

  年均培养高级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年培训达1500人以上,面向区级部门、企业职工和院校师生年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9000余人次。

  党建激活力 “双优”校建设蹄疾步稳

  2021年,重庆市启动“双优计划”建设项目,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在申报学校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批“双优”A类学校。

  “这既是肯定也是挑战。”如何应战?学校负责人表示,将以创建“双优”学校为契机,围绕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职教改革引领重任,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同时间奋勇赛跑,以实干笃定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重庆市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为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奠定坚实基础”这一目标,结合高水平学校建设、提质培优行动等其他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优质中职学校。

  学校落实好“双培养”发展机制,打造“一支一品”党建品牌,推进“特殊学生关爱行动、三全育人试点推广、技术赋能红色教育、家校联动关爱学生、师徒共进服务社区”支部特色建设,持续开展铸魂育人岗、教学先锋岗等“五岗五培养”创新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建聚力领航下,学校双优校建设迸发出强大的能量,“九大行动”快马加鞭,即实施现代治理优化行动、智慧校园升级行动、美丽校园建设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专业建设培优行动、高效课堂孕育行动、卓越教师成长行动、产教融合破壁行动、社会服务提升行动,以此促使学校实现“三重”改变,即校园焕新貌、内涵焕新颜、服务焕新意。

  一系列战略性举措、一场场变革性实践,奏响了学校“双优”校建设中的教育强音,踏出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校园焕新貌 学校硬件提档升级

  “变样,大变样!”这是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近年来发展的主旋律。

  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生们笃学不倦;现代化的实训室,学生们动手实操……校园内充满着和谐幸福的景象。而这些变化得益于学校实施美丽校园建设行动。

  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实施党建领校、依法治校、以德厚校、专业立校、质量兴校、品牌强校六大工程,在创造优质育人办学条件的同时,也让师生们在校园中享受青春,传递幸福。近年来,学校优化校园基础设施,强力推进新校区迁建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4.2亿元,用于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建设,优化配置实训设备,持续改造升级风雨球场、运动场,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学习生活需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在不断提升校园硬件设施的同时,还有力地提升校园软环境建设,营造一个特色品牌发展与文化发展并举的和谐校园。

  学校里随处可见点缀在校园每个角落的校训、办学理念、学风、教风等宣传标语,它们就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学校,规范办学,立德育人。此外,学校结合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82.4%(涵盖11个少数民族)的特点,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让民族文化焕发新的生命。

  为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充分展现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实施智慧校园升级行动,教技融合开创新格局,制定《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投入9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硬件升级,学校评为重庆市第五批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借助讲座培训、比赛打磨、课题研究,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

  内外兼美的校园,乘着信息化技术的翅膀,酝酿着新一轮的美丽蝶变。

  内涵焕新颜 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颜值”,职业教育的“内涵”也在持续丰富。

  “‘双优’建设项目是学校内涵提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继国示范和高水平学校之后跨越发展的助推器,还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重要契机。”双优校建设之初,学校就深感重任在身。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育人同舟共济、破浪前行,用智慧与汗水谱写新的篇章,启航新征程。

  专业建设培优行动,开启内涵建设书写新篇章。

  依据黔江重点推进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学校构建起“3+6+12”专业集群发展体系,对接四大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人才需求,形成专业群引领6个优质专业、辐射带动培育12个专业。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获批重庆市“双优”学校建设项目等25个,高质量完成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在中期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

  实施卓越教师成长行动,队伍建设实现新提升。

  扎实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引培结合优化师资结构、研修融合健全“四级”师训机制、育训叠合实施“三大”师育工程、德能链合打造“三大”创新团队等措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团队立项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实施高质课堂孕育行动,教学改革迸发新活力。

  大力推动“岗课赛证”融通,校企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融媒体教材18本,2门教材被推荐“十四五”规划教材评选;以X证书考评为驱动,成功申报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单位。深化教学改革研究。建立“校—区—市—国”四级备赛机制,开展“思政示范课”“课堂革命展示课”等竞赛活动,教改涌现巨大活力。

  实施产教融合破壁行动,校企协同展现新作为。

  牵头成立的跨省市的区域性武陵山区职业教育集团,获批重庆市示范性职教集团。打造现代服务产业学院,建设集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实习实训基地和产学研服务平台,以产业带动专业发展,助推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项项创新性行动,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成为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教育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生动诠释,激励着他们以更大勇气和智慧,书写着新时代中职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服务焕新意 在社会服务中彰显大作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办好职业教育,最终是为了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学校相关负责人强调,“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双优建设全过程与时代同频共振,做好服务功夫,为科教兴国注入‘职教强音’。”

  围绕乡村振兴,充分激活人才引擎。去年,黔江区职业教育中心建成了全市唯一的由政府主导、出资3000万元建设的武陵山乡村振兴学院。学院坚持“立足黔江区、服务渝东南、面向武陵山”的定位,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针对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乡村治理人才,开展肉牛、中峰、食用菌、脆红李等职业技术培训。自2022年5月成立以来,已开展32期,培训人数达3473人次。在5个乡镇建立了新农村学校,打造武陵山乡村振兴“新样板”。

  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项目为载体,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建设“三学院六基地”助推“产学研”融合发展落地生花。年均为各行各业输送实习就业学生3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积极承接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考试项目,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彰显实干担当,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湖北省十堰市高级职业学校等69所院校来访交流学习,学校领导、教师在市级及以上现场工作会上交流发言17次,让黔江职教经验走出重庆、走向全国。

  披荆斩棘,昂扬的是精神力量;击鼓催征,不变的是追梦步伐。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将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早日建成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着力造就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