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 科学推动“五大振兴” 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第033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秀山
上一版 下一版 
秀山 科学推动“五大振兴” 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秀山 科学推动“五大振兴” 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

  机械化收割 摄/唐磊

  茶叶电商直播 摄/姚举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022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秀山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加强统筹设计、系统谋划,科学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促进全面的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串珠成链兴产业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近年来,秀山坚持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融合持续深化,品牌创建成效渐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2022年6月30日,“巴味渝珍”杯重庆市第五届斗茶大赛暨首届武陵山茶文化节在秀山启幕。皇茗苑·秀山毛尖、边城韵·秀山毛尖分获大赛五星冠军和金奖。

  城区,大赛如火如荼;乡村,茶叶产销两旺。

  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隘口镇,绿油油的茶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该镇新院村为解决5000亩茶叶基地鲜茶销售问题,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业企业合股经营,依托“秀山毛尖”公众品牌,推出“高山云雾茶”“民蕊绿”“民蕊红”等备受市场青睐的产品。一盒盒优质茶叶,通过镇上的电商产业园,源源不断地销往各地。

  据隘口镇镇长刘刚介绍,隘口的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破题,制定了中药材、茶叶和核桃3个万亩产业发展目标,成立了11个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并依托全县农村电商发展基础,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

  和隘口一样,产业兴旺,串珠成链,已经成为秀山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在进行时。

  去年,秀山新增“一药两茶”基地4万亩,建成1000亩油茶高产示范片。中药材、茶叶投产面积分别达35.2万亩、10.8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2.5亿元、16.35亿元。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9家,新增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1条、市级农旅融合精品线路4条。自主研发“云智速递”实现全域配送,农村电商成功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

  全县新培育名优农特产品1个,重庆名牌农产品8个。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建成县级农业产业园15个。

  同时,坚持“一个产业一个链条”,基本形成“产前有支撑、产中有基础、产后有保障、产业链拓展有空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11家、链主企业18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9.6亿元、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7.8亿元、农旅融合产值3.3亿元。

  引育并举聚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秀山从“引”和“育”两手抓,解决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

  去年,秀山积极参与全市“英才大会”,全方位吸纳高技能人才。出台《关于落实重庆市加快集聚优秀科学家及其团队若干措施和重庆市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若干措施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印发〔秀山自治县重庆英才服务措施〕的通知》《秀山县人民医院创“三甲”综合医院人才保障方案》等政策措施,加快建设武陵山区人才强县。

  去年10月,位于秀山县高新区的秀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该园的投用,将促进秀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大发展,为秀山乃至渝鄂湘黔毗邻地区的松桃、花垣、来凤等17个区县提供所需要的高层次、宽领域、多元化人才,并辐射武陵山区71个区县。

  秀山还在去年大力打造“秀才返乡”人力资源品牌,唱响“秀才回家”主旋律,组织用工岗位4.5万余个、举办招聘会160场次,吸纳返乡“秀才”4650余人。充分发挥268个村居现有276人劳务经纪人作用,助力人力资源信息库建设和乡村人才振兴。

  本土人才作为乡村重要的人才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秀山于2021年8月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了乡村振兴教学站共建协议。建站一年多来,秀山依托清华“云课堂”丰富的学习资源,持续开展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实用技术、乡村教师等领域的人才培训,参训学习人员3万余人次。同时,吸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和脱贫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9080人次。

  秀山各街镇乡,也在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人才振兴之路。

  如洪安镇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就注重加大村级后备干部、本土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以文化人惠村民

  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

  在石耶镇鱼梁村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授课大厅、党建活动室、代表活动站、图书室、妇女儿童之家等文化活动空间一应俱全。依托这些文化阵地,鱼梁村通过定期举办乡村振兴文化大讲堂,唱好乡村振兴声音。

  文化振兴,首要是文化惠民。去年秀山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开办美术、书法、舞蹈等免费艺术培训班45期,学员达2000余人;倡导“全民读书活动”,开办讲座、征文、演讲等活动达86场;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活动,送演出162场,送电影2000余场;新建成城市书屋1个,县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线下服务20万人次以上。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20万人次。

  秀山的文化生态及非遗保护,也卓有成效。去年,举办了2022鲁渝劳务帮扶协作“非遗技艺”苗绣培训班,40名学员全部就业;新公布26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完成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新命名27个县级非遗传承点、11个非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推进实施了5处传承示范点建设。

  此外,秀山还举办了“2022年第七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秀山分会场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命名了10件“秀山好礼”文旅商品,实现非遗产业项目商品销售2000余万元;洪安边城、百年西街、大寨村分别跻身首批“中国非遗小镇”“中国非遗街区”“中国非遗村寨”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非遗项目辛家豆腐乳”“秀山米豆腐”“洪安腌菜鱼”入选“2022中国非遗美食大集”;秀山县土家织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弘“土家织锦”乡村振兴产业基地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

  扮靓环境优生态

  走进溶溪镇石板村,无论是公路阡陌两旁,还是农舍房前屋后,葱茏的山银花格外惹眼。这些绿色的精灵,不仅是优化生态、扮靓环境的基石,也是产业振兴的功臣。石板村以规划为引领,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一路一业、一业一景、一景一示范”山银花产业带,致力“通道三化”,助力生态优化,农民增收。

  和石板村相邻的贵凳村竹资源丰富,道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竹篱,成为扮靓通道和乡村最别致的景致。村民们用竹篱围出“小花园”“小菜园”,实现了移步异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韵味无比浓烈。在搭建竹篱的同时,贵凳村同步清理环境乱象,配套种植观赏性植物,有效提升人居环境综合质量。

  近年来,秀山积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沿交通干线、河流干道,实施生态美化、村庄靓化、农业产业化“通道三化”。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服务绿色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优化水环境,是秀山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着力点。

  梅江河是秀山人的“母亲河”,蜿蜒的河水穿城而过,滋养着大片肥沃的土地。2021年,梅江河荣膺“重庆市美丽河湖”称号。

  去年,秀山环保、水利等部门,加强了对街镇乡污水处理厂运维工作的监督考核,以及对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护的指导,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定期对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展开水质监测,对于不达标者进行处罚和考核。

  一手强监管,一手抓建设。秀山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去年,争取1905万元一般债券资金,用于6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争取472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新建2座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了乡镇污水管网二期项目。

  最新调查显示,秀山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党建引领强组织

  农村要发展,组织是关键。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乡村贯彻落实的基础,是乡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溶溪镇设党支部9个,党员530人。近年来,溶溪镇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指挥棒”,把党建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全过程。

  该镇开展支部“擂台赛”,制定组织振兴事项清单,每季度开展党建工作评比,各村党支部赛成绩、找差距,促进基层党建提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54个农村党员先锋站,党员干部带头入户访民情、收民意、调纠纷;推行管理“积分制”,用“小积分”管理党员“大队伍”,让党员在评比中找不足、添动力。

  去年10月,《溶溪镇:党建引领唱好乡村振兴“进行曲”》及《钟灵镇凯堡村:大山深处茶飘香》双双入选重庆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100个创新案例。

  纵观全域,秀山始终把党建力量延伸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全面建强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升产业带动发展能力,努力打造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秀山样板”。

  坚持从思想上“凝心铸魂”,达成共识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引导村(社区)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化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心和行动上。

  坚持从队伍上“舒筋活血”,选育并举提升乡村振兴“成色”。牢固树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队伍保障。

  坚持从产业上“壮骨强体”,聚焦发展绘就乡村振兴“亮色”。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不松劲,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方面下苦功、修内功、谋实功,不断激发发展动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亚飞 刘玉珮 马建保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