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 加快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
第042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巫山
上一版 下一版 
巫山 加快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青山“变现”绿水“流金”
巫山 加快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

  巫山县城 摄/吴光平

  巫山高铁

  巫山红叶

  三峡里·竹枝村开村

  鸟瞰下庄

  巫峡大地的美,美在多姿多彩。

  隆冬时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由高到低与碧水、险峰完美组合;阳春三月,曲尺乡万余亩李花盛开,漫山遍野映峡江;盛夏雨季,云遮雾绕,群山、村庄、彩虹桥若隐若现,船行其间,拨开一幅绮丽画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巫山的绿色发展不仅在于外在的美丽,更在于内涵的提升、产业的升级。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巫山始终牢记“把下庄建设好、发展好”的殷殷嘱托,传承下庄精神,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着力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全力打通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的转化通道。

  打通绿富转化通道

  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约17%

  2022年11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命名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全国51个地区被命名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巫山县在列。

  “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继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后,巫山在生态领域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绩。”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最优的资源就是山水人文,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巫山县引领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围绕巫山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生态优先新高地、绿色发展示范区”目标,依托三峡库区优良山地立体气候,围绕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四季云雨上下足功夫,大力发展“气候经济”,绿水青山“颜值”不断提升,金山银山“价值”日益彰显。

  永葆一江碧水。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干流巫山段及县内主要支流水质连续5年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全县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

  守好两岸青山。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认真落实林长制,累计造林14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升至67.6%。

  留住四季云雨。持续加强空气环境治理,落实行业规范和各类工业炉窑的环保、能耗等标准,202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左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巫山这片青山郁郁、绿水悠悠的美丽之地,无疑是生态产业发展的沃土。

  近年来,巫山将旅游作为“第一支柱产业”,不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形成“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生态品牌—生态效益”良性循环。

  全力打造“红叶出彩揽客”示范片区。累计新(改)造红叶景观林5万余亩,共栽植黄栌、乌桕枫等红叶树2000余万株,红叶总面积已达120万亩;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17%左右。

  全力打造“脆李添绿致富”示范片区,将生态农业做成致富产业。2022年实现脆李投产面积13万亩、产值17亿余元,柑橘投产面积12.07万亩、预计产值5.3亿元,中药材销售近5亿元,烟叶销售2.5亿元。

  此外,巫山县还科学推进新能源开发,建成光伏发电项目1个、风电项目2个,总装机27.45万千瓦,总投资16.27亿元,累计发电6.545亿千瓦时,累计产值4.23亿元,累计实现利税超8000万元。

  探索城乡共富共美

  31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经营收入达7万余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20年以来,巫山坚决守好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全面稳定脆李、柑橘、核桃、中药材、烤烟等特色产业100万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截至2022年12月5日,巫山县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5个百分点,31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平均经营收入达7万余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近年来,巫山县坚持把城乡融合作为巫山发展的有力抓手,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基本面,促进江城江镇江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江城之美,美在因地制宜的焕新。2022年以来,巫山县扎实推进城市提升、积极开展城市体检、执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占比52%,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为37.8%,开工建设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396户。

  镇乡之美,美在聚焦特色的升级。2022年以来,巫山县全力推进示范十点项目,启动了建平乡柳坪村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竹贤乡美丽宜居示范场等一系列项目,结合“三师一家”设计下乡工作,全面提升村镇建设水平和成效。2022年,完成350户美丽庭院创建评比,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75户,累计创建全市美丽宜居乡村42个。曲尺乡柑园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巫山县“三+”户厕改造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沃野千里绽新颜,文明乡风拂面来。5个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打造文明乡风示范点14个,“743治理模式”入选市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案例选编,柑园村、下庄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双龙镇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下庄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入选第五批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

  2022年12月28日,三峡里·竹枝村开村迎客,再次诠释了巫山推进城乡的坚实步伐。如今的巫峡大地,城市与乡村自然人文相映成趣、传统现代相互交融、生态发展相得益彰,大美城乡画卷徐徐展开。

  构建内畅外联格局

  空中运输同比增长3184.76% 高铁运输旅客53.5万人次

  将时间的刻针拨回2022年2月28日,这一天对于双龙镇的群众而言盼望已久:双龙大桥全线贯通并举行竣工仪式,巫山至巫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举行复工仪式。

  “去年9月30日,伴着巫山至巫溪高速公路巫山至大昌段建成通车,双龙镇到县城的通勤时间从2小时缩短为25分钟。”双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本群众去县城只能等半天一趟的渡船,或经国道G348翻山越岭,货物也一样。

  随着道路的畅通,2022年该镇“后山”区域新种植辣椒100亩,产值约40万元;25余吨脆李走进县城走向全国。仅国庆期间,前往白坪村“石上生花”景点游客比以前至少多6倍。全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3830元,增长8.50%。

  如果说双龙大桥、巫山至大昌段高速路项目勾勒了一条带动双龙镇发展的“康庄大道”,那么2022年6月20日时速350公里的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则将巫山人民“望路兴叹”的过往“碾”进了历史。

  “历经16年之久,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中的郑渝高铁全线贯通,标志着巫山县全面建成‘水陆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巫山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巫山与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地的距离缩短至3小时左右,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只有5个小时左右。2022年,巫山高铁完成旅客运输53.5万人次。

  为了将巫山的山水之美“和盘托出”,近年来,巫山在破解交通瓶颈上狠下功夫。以高铁开通为契机,新增高铁站至县游客集散中心、黄岩、柳坪、文峰观、摩天岭等景区公交线路5条,旅游直通运力18辆900余座,巡游出租、网约车全城打表计程计价,实现城区、乡镇与高铁站的无缝衔接。

  2022年以来,巫县全力推动巫山万州机场协同一体化进入试运行阶段,改善旅客进出巫山的体验;联合邮政、顺丰等企业开发货运物流航班,让巫山脆李、柑橘等特色农产品快进快出,全年货邮量235.846吨,同比增长3184.76%。

  此外,在构建内畅外联格局上,巫山县还加快推进水上通道建设,改造完成九码头岸电设施,率先完成旅游客运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全覆盖的目标;打造的“农村物流+客货兼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获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邮政局认证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投用双龙大桥、桂花大桥、金科城至龙潭沟连接道等9个项目,群众出行更便捷。

  链接>>>

  走进下庄

  1月11日,巫山县竹乡下庄村暖阳高照。在这个脐橙丰收的季节,只见蜿蜒向上的下庄天路上,一辆辆红色的大货车满载橙红的脐橙向山外驶去。

  如今,这里土地统一经营,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1211亩,配套完善道路、水肥一体化等产业设施,1000亩智慧柑橘基地、600亩核桃、200亩辣椒实现统一管理。

  “从1月初就开始进入销售旺季,目前已经销了10万余斤。”下庄村脐橙基地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在朝着年前完成20万斤销售量的目标冲刺。

  伴着下庄村纳入红叶观赏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重庆五里坡的自然风光和“绝壁天路”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成为巫山新的热门打卡景点。同时,为了传承和弘扬新时代的“愚公精神”,巫山在8公里的天路上打造了风餐露宿、断路重生、守望下庄等“天路五景”。游客可再次了解当时修路的情况,看红叶从沟谷延伸山顶的壮丽景观。

  当前,巫山正全力推进下庄打造集体经济强村和党性教育基地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力争3年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王琳琳 黄伟 图片除署名外由巫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