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州区获批设立市级高新区 |
|
建设中的开州大桥 |
|
紫建电子上市敲钟仪式 |
开州区在渝东北以及渝川陕鄂区域版图中处于重要节点、重要地位,自古就有“汉土丰盛、金开州”等美誉。
近年来,开州区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五个一批”为抓手推进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大抓工业、大抓招商行动,以大招商推动大工业引领大发展,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
2022年,全区GDP预计达到652亿元、增长3.5%,增速处于全市第一方阵;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3亿元;新引进重点项目73个,总投资金额达到322.9亿元。
强化顶层设计 以改革创新释放内生动力
2022年11月,开州区召开研究2023年“五个一批”清单专题会议,听取“五个一批”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实施一批重大规划、一批重大平台、一批重大项目、一批重大事项和一批重大活动‘五个一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抓手。”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个一批”涵盖了从区级到部门再到业主单位三个层面的实事安排,实行“打表式”推进,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健全了高效率推进体系,释放了体制机制内生活力,让全区的工作落地落实效能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2022年全区共推动了210项区级“五个一批”和3003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自行谋划的“五个一批”逐步落地见效。
为了强化督查确保工作做到实处,开州区由区委、区政府督查办牵头,按季度实施专项工作督查,确保“五个一批”工作做到“四清”“四明”“四强”“四好”,即推动起步做到任务、要素、路径、责任“四清”,推进实施做到进度、差距、原因、措施“四明”,强化保障做到规划体系、国企盘活、资源统筹、人力调配“四强”,确保结果做到交账、总结、宣传、考核“四好”,真正把“五个一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开州区将持续推进“五个一批”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梳理谋划2023年“五个一批”重点任务301项。其中,重大试点示范35项、重大平台14项、重大项目177项、重大事项60项、重大活动15项。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贯穿经济工作的一根主线。2022年,开州区创新建立“九项制度”,实行“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如果说‘五个一批’是全区宏观和微观的通盘谋划,‘九项制度’则是重大项目的具体抓手。”开州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九项制度”包括建立专班推动机制,组织架构更加完善;建立联合会审机制,项目决策更加科学;建立预算管理机制,投资控制更加严格;建立清单管理机制,目标任务更加清晰;建立中介服务机制,项目策划更加高质;建立代管代建机制,建设模式更加多元;建立运行调度机制,过程管理更加有力;建立定点联系机制,推进体系更加健全;建立督导考核机制,激励导向更加明确。
通过实施“九项制度”,2022年全区243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完成投资超12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挺起工业“硬脊梁” 2022年工业总产值达393亿元
2022年8月8日,重庆市紫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实现渝东北区县创业板上市零的突破。据介绍,紫建电子于2011年在浦里新区成立,专注于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作为开州区本土孕育、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跑出了民营企业上市“开州速度”。
紫建电子的快速发展是开州区大抓工业的一个生动案例。2022年以来,开州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挺起工业“硬脊梁”,全力建好用好市级高新区(浦里新区)等产业平台,多措并举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强链补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集群发展。抓住市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创建契机,推动产业集群提级发展,加快实现能源建材产业转型升级、食品医药产业做特做优、电子信息产业补链配套、装备制造产业加速成型。截至2022年底,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规模产值169.9亿元、43.0亿元、32.7亿元和18.2亿元。
深化区域协作。持续深入推进“鲁渝协作”和“万达开云”产业协作,常态化开展万达开云产业对接,加强相互学习,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强化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互动,推动人才共享、技术共享、分成共享等。2022年,已实现开州千能实业、信辉联科技与万州长安跨越,开州印务与万州雷士照明、三雄极光及达州胜发电子配套合作,年合作产值突破10亿元。
推动技改升级。优化调整全区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资金相关政策文件,引导企业提升产业能级,推进企业转型改造升级。2022年,已推动27个项目完成技改备案、投资额10.7亿元。
实施产融互动。制定《开州区产融互助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工作方案》,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支持、推动服务落地。2022年,为14家企业实施转贷6955万元,推动落实商业价值贷、知识价值贷、“专精特新”贷、助工贷等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资金6840万元。
据统计,2022年开州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规模主体稳定在160家以上,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63.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工业经济总量排“两群”区县前列。
下一步,开州区将继续围绕“双千”经济目标,滚动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强化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的培育引进,集约集中集群壮大主导产业,力争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园投产,争取四大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提质招商蓄动能 新引进亿元级重点项目43个
2022年11月,开州区举行2022年第四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据介绍,本次集中签约项目共39个,总投资金额275亿元,涉及智能制造、光伏发电、商贸物流、清洁能源、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必须要坚持体系谋划。”开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出台了《重庆市开州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决策办法》《重庆市开州区招商引资政策兑现办法》,不断充实完善开州区招商引资项目库、信息库。
2022年,全区招商战线主动作为,“走出去”敲门拜访企业272家,“请进来”到开州考察245家,组织“云招商”“云洽谈”活动近100次;新引进重点项目73个(百亿级项目1个、10亿级项目7个、亿元级项目43个),总金额322.9亿元,完成区级全年目标任务300亿元的107.6%。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2022年以来,开州区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持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稳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采取“四个一”措施,优化政务环境。如,“一单”管入口。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梳理全区行政权力事项4801项。“一网”管流程。全区94%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95%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一窗”优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结”,2022年累计办件7700余件。“一图”提时效。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市场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分别制作全流程示意图,锁定每个部门每个审批环节的最长时限要求,落实人员负责全流程跟踪指导项目业主,让项目业主少跑路,少耗时。
主动下沉服务,优化政商环境。划定政商交往“红线”和“绿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巩固区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制度,常态开展“区级领导+行业部门+镇乡街道”三级走访服务民营企业活动,累计走访企业3000余次,协调解决具体问题1000余件。牢固树立“安商就是招商”的理念,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加强政企沟通,成立服务小组,全面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239个。
开展助企纾困,优化市场环境。抓实抓好国务院稳经济大盘政策33条和19条接续政策措施、市政府128条政策包、全区细化分解的100条以及接续政策措施,收集重点行业具体问题81个并妥善解决,做好助企纾困政策“加法”、生产经营问题“减法”。2022年,全区助企减税3.64亿元,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资金6600余万元。
2022年,开州区新增市场主体12664户、增速13.4%,市场主体总量达100425户,经济活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开州区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更好牵引带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
链接>>>
数说开州高质量发展
●2022年,开州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263.8亿元。
●工业投资持续保持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4.9亿元、增长1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5.9亿元、37.0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9.8%、14.0%。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家,市级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28家。
●新增3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到42家,增量并列渝东北第1位。
●新增市场主体12664户、增速13.4%,市场主体总量达100425户。
●截至2022年底,能源建材、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实现规模产值169.9亿元、43.0亿元、32.7亿元和18.2亿元。
名词解释>>>
“一极两大三区”:渝东北川东北重要增长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区域性城镇组群大城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市重要绿色工业集聚区、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
刘玉珮 孔德虎 马建保 图片由开州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