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 全面提速协同发展 建强链接成渝的桥头堡
第034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大足
上一版 下一版 
大足 全面提速协同发展 建强链接成渝的桥头堡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足 全面提速协同发展 建强链接成渝的桥头堡
川渝共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

  大足城区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

  大足石刻文创园艺术家小镇(效果图)

  从牵头举办川渝石窟保护学术研讨会到共推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从发布“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投资机会清单”到推动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落地见效;从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到全面落实川渝通办事项……一项项川渝合作项目正在大足区落地开花。

  大足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联动渝西、川东周边的桥头堡城市。近年来,根据党中央作出的“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大足区依托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支撑、成渝主轴特色产业集聚地等优势,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文旅融合、产业协作、服务共享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快建强链接成渝的桥头堡,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协同发展示范区。据统计,2022年大足区川渝共建项目完成投资20.01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9亿元。

  文旅融合“一盘棋” 推出“资足常乐”等系列品牌

  2022年6月11日,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在大足区举办。活动中,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川渝石窟保护利用科技创新基地落户大足并挂牌。

  大足石刻是川渝石窟寺这一重要文化遗产资源的典型代表,也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携手共进,开创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新局面,引领川渝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成为一道摆在大足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与资阳市的合作迈出了突破性的关键一步。

  2022年8月17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举行颁奖典礼由大足区文旅委、四川省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出品的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纪录片《我们的故事》获得“知识类”二等奖。目前,该片已经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馆藏。

  为了进一步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一盘棋”的局面,2022年以来,大足区与资阳市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共编方案规划,《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印发实施,联合共塑“资足常乐”品牌,互邀参加活动10余次。其中,双方联合摄制纪录片《资足常乐》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首播,联合开展“安柠石光·资足常乐”特色文化文艺宣传活动,一系列推广策划让“资足常乐”文化标识日益凸显。

  大足区还与资阳市联合举办项目推介活动,发布“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投资机会清单”,包括川渝石刻文化公园、中国牙谷特色小镇等1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400余亿元。目前,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规划“三带、七区、多线”空间布局。

  川渝文化,一衣带水。近年来,大足区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合峨眉山市、洪雅县、南川区等川渝20个市区(县)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县文旅创意产业联盟,联合武隆、南川、都江堰组建成渝地区世界遗产旅游景区党建联盟。携手资阳、乐山、武隆等共推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共同培育“成渝地·巴蜀情”等文旅品牌,累计推出旅游精品线路11条,主题旅游商品20余种。

  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跨区域检察协作方面,大足区检察院与武隆、乐山、资阳安岳和等地检察机关签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意见,移送文物保护案件线索8条,配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2件。

  “未来将串联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景区,创新石刻、石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共建石刻、石窟文创园区。”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5年,大足及其毗邻地区的石刻(窟)等特色文化将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成功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资足常乐”“石刻之乡”系列文旅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支撑。

  产业协作“一条链” 打造融合平台推动产业共兴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随着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足区与川渝地区其他城市的优势产业正在逐步实现协作相融、共促共兴。

  2022年,大足高新区与资阳高新区共推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双方强化产业合作,建成资阳—大足智慧园区产业协作平台,重点推动大足高新区现代汽摩、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三大重点产业与资阳高新区交通装备制造、口腔装备材料和电子信息配套等主导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在产业融合方面,产业协作平台一方面推动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针对性地提供配套零部件生产服务。比如,促成双钱轮胎、重汽专用车与资阳南骏集团、资阳吉利斯达实业公司、四川丹齿精工科技开展产业协作配套,预计实现配套产值4000万元;一方面推动两地的现代汽摩产业错位发展,为打造成渝中部汽车产业集聚区、国家级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打好基础。

  目前,产业协作平台已经建设完成,为两地企业提供产品发布、需求清单、生产协作、产业招商、科研转化、物流查询等200多项服务,有效地促进了两地重点平台互认互推、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数据互通。

  “推动本地产业发展与周边强链补链,有助于壮大自身的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大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通过推动成渝轴线智能制造联盟落地见效,建成大足智能智造商会,累计推荐入库企业76家;联合内江、荣昌等地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协同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发展示范区;“攀钢材料龙水直销加工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大足工业园区,将辐射渝西地区及毗邻的资阳、内江、泸州等地。

  此外,在农业产业合作方面,大足区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大足+安岳粮药合作示范园区为核心,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的“样板间”;携手资阳共建川渝黑山羊产业技术联盟,建设中国南方黑山羊供种高地和商品肉羊加工基地;会同资阳、潼南共同打造国家柠檬产业集群。

  公共服务“一家亲” 完成“川渝通办”2.7万件次

  1月8日,在大足区境内的成渝中线香山大道四线中桥施工现场,成渝中线铁路重庆段站前4标首根钻孔桩率先开钻,标志着成渝中线铁路全线主体工程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

  据介绍,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之一,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从大足出发将实现半小时成都、15分钟重庆。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互联互通,通勤时间在压缩,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人口流动量增长,如何更高效地满足跨区域的公共服务需求,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关键问题。”大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加快与川渝其他城市的公共服务信息互联、标准互认、资源互享,推动户籍、养老、交通、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深度,打造公共服务“一家亲”,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在政务服务合作方面,大足区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事项、川渝通办事项等,2022年完成线下异地代收代办户口迁移等“川渝通办”事项11859件次,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川渝通办”事项2.7万件次。

  在教育合作方面,大足区与内江市、资阳市协商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学生跨省就近入学,吸引3000余名四川籍中小学生到大足入学。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等平台与安岳、泸州等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在卫生合作方面,大足区35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全国异地结算平台,开通普通门诊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535家。与华西口腔医院共建口腔专科联盟,联合四川华大遗传学研究院共建成渝双城精准医学及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共同打造医学遗传实验室,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银海眼科医院共推大足区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建设,与安岳县开展双向转诊及卫生监督执法联动。

  在就业合作方面,大足区累计联合资阳、遂宁、都江堰等地开展跨区域网络招聘活动25场次,实现就业7000余人。

  下一步,大足区将继续立足“桥头堡”城市定位,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努力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示范区、排头兵。

  链接>>>

  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

  近年来,大足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

  加强与安岳、荣昌等毗邻地区合作,健全河长制领域联防联控机制、濑溪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联合开展跨省(区)流域环境风险排查。推动濑溪河、窟窿河、高升河、塘坝河、石羊河5条川渝跨界河“一河一策”落地见效。

  与安岳联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试点工程建设,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3座、流域生态拦截沟示范点位3个,大幅削减排入水体中的氮、磷总量,有效防控高升河流域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开展毗邻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执法行动,检查毗邻区域化工等重点涉气企业200余家次,移交环境问题60余个。联合永川、泸州等地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工作方案,实现空气质量数据共享。2022年联合启动预警防控12次,有效应对污染预警33天,城区空气优良天数328天。

  刘茂娇 孔德虎 马菱涔 图片由大足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