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 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第013版:建功新重庆 展现新作为 “两会”专题·万州
上一版 下一版 
万州 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高质量发展 扩大高水平开放
万州 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黄金水道 百舸争流

  火车、轮船川流不息 摄/冉孟军

  红溪沟码头,装货卸货一派繁忙

  智能化的长安跨越汽车生产线 摄/冉孟军

  万开快速通道车来车往,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摄/付作侨

  万州综合保税区一角 摄/冉孟军

  万州机场航线通达国内外

  万州积极构建水公铁集散转换多式联运体系

  万川毕汇,“州”行四海。

  万州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历来是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物资集散中心和对外开放门户。

  观大势、谋大局。近年来,万州区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抓“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通道畅则物流活,开放强则产业兴。现在,万州全区进出口总额由2017年的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9.5亿元,年均增长40%。2022年1-11月,全区进出口总额48.9亿元,同比增长96.3%。2017年至今,全区累计实现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总量位于渝东北第一。

  突出机制创新 开辟赛马比拼的主战场

  万州是沿长江开放较早的城市,依托长江水道和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数度辉煌。后因三峡工程企业搬迁以及产业重构等多种因素影响,万州外向型经济发展下滑,重庆直辖初期,年均进出口额徘徊在2000万美元左右。

  “万州人骨子里有绝不服输的精神,血脉里有爬坡上坎的韧劲。”万州区负责人表示,关键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把握潮流大势,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破除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摒弃阻碍创新的陈规陋习,敢于打破“惯性思维”、摆脱“路径依赖”,充分调动了各地各部门创新争优、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实现干部从想干事到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转变。

  推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举措,成为推动万州发展的系列重大战略机遇。万州区创新系列体制机制,建好用好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重大平台,深入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众所周知,系列国家级试点示范在项目、政策、资金等方面均有大力支持。为此,万州区抓机遇、强争取,建立常态化沟通互动机制,积极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万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准确性、主动性。

  在推动区域合作走深走实上,万州区加快万达开一体化发展,争取出台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接续打造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园等“六大功能载体”。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板块,万州牵头健全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协调会议、专项工作组“三地三级”协调机制,不断增强同城化合力。

  “将项目投资作为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的主战场。”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盯紧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运行安全稳定等“1+3”工作机制、承接市级考核指标“红黄绿”日常监测机制、市对区县工作“好差评”通报机制、镇乡街道党政一把手平时考核机制等体制机制,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等制度,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堵点、卡点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021年,万州将原分散在区级有关部门、单位的252户国企整合重组为25户区属一级企业,国企年营业收入却增加到486亿元。2022年又优化整合为9家,国企年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实现了优化整合后的提质增效。

  完善物流通道 构建外通内畅互联新格局

  万州是全市唯一规划建设的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刚刚过去的2022年,万州交通可谓喜事连连——

  6月20日,郑渝高铁开通营运,万州正式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大步迈进“高铁新时代”。9月,80公里城市外环高速全线通车,这在重庆主城以外的各区县中,无论是在已建成的、在建的还是未来有规划的,里程都是最长的;11月,万州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12月29日,万州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工程正式投运,成为全市唯一有铁轨直达前沿一级平台的港口,重点打造服务渝东北地区,辐射川东北、成都平原及川西方向,带动陕南以及广大西北内陆与长江沿线城市之间货物交流的多式联运枢纽港。

  就在2022年,万州区已建成5条高速公路,“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80公里城市环线高速建成通车,公路里程超过1万公里,实现周边区县1小时通达。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轮(列)在万州成功试点运行,万州—南宁—东南亚公铁联运冷链专线正式开通。

  ……

  “重大交通建设不断刷新纪录,万州交通发展已处于区域领先领跑优势。”万州区交通局负责人介绍,现在万州有三峡库区最大的深水良港——新田港,有三峡库区最大的集装箱港区——江南沱口集装箱作业区,有三峡库区最大的铁水联运港——红溪沟铁水联运港区。他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万州已成为通江达海闯世界的重要节点。”

  与此同时,一条条通途为万州打开更广阔天地——

  渝万通道凭借渝万、万开、万云高速和渝万高铁开展公铁、铁水联运,连接主城、开州、云阳,成为主城和渝东北地区旅客运输、物资运输等最重要的区域物流通道。

  万宜通道依托万宜高速,连通利川、恩施、云阳、奉节、宜昌等,鄂西地区大运量、多批次客货经这里转运重庆和上海。

  蓉万通道凭借“达万班列”“蓉万班列”实现与达州、成都铁水联运,形成上海港—万州港—成都地区的铁水联运通道,是川内大宗物资进出海最经济的运输线。

  西万通道凭借“西万班列”,打通万州与西北地区铁水、公水联运通道,陕西煤炭等大宗物资在这里通江达海。

  “万州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区位交通优势。”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依托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辐射西南、服务全国、连接境外的国内国际物流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轮(列)、万州—南宁—东南亚公铁联运冷链专线等国际物流通道持续融入,以大通道带动大经贸、大消费、大旅游,吸引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万州高效集聚。

  据统计,万州区货运总量连续两年突破亿吨大关,水路和铁路货运占比约为45%,港口货物吞吐量3286万余吨,同比增长26%,绿色物流特征持续凸显。

  健全开放平台 巩固对外合作竞争新优势

  2022年6月,万州综合保税区(下称“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渝东北地区唯一一个综合保税区。

  聚集国际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国际消费、促进优质产品出口,万州综保区开局良好,目前已签约项目6个,协议投资10.4亿元,预计年进出口总额81亿元,年产值76亿元,已成为万州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一个月后,万州机场航空口岸获批对外开放,成为重庆市第二个开放航空口岸。与此同时,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新田港区纳入国家2021/2022年度审理计划。万州成为全市唯一拥有“双口岸”的区县,是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开放平台最齐全的城市。

  “开放型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错过了这一重要时期,发展脚步就会始终慢人一步。”万州区相关负责人坦言,曾经,三峡库区企业进出口货物须多次转运,道阻且长。近年来,万州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加快“一区两口岸”开放平台建设,努力在渝东北、川东北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加快建设川渝地区对外开放东大门。从无到有,开放平台不断提升、逐步健全,进一步增强了对外开放功能。

  据介绍,万州保税物流中心(A型)自2015年封关运行以来运营良好,累计进出口货物3万余吨,配建进口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年销售额常年保持1200万元以上。

  2021年,万州又成功申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创新区,有力推动万州与市自贸试验区政策联动、功能互补、优势叠加。

  “‘引进来’‘走出去’交相互动,把万州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到一个全新水平。”万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挥好综保区、保税物流中心、重庆自贸区万州经开区联动创新区等平台作用,万州推动航空、水运口岸开放,进一步增强开放平台功能,建成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重庆市出口农产品区域标准化示范区,同时积极争取在万州设立中欧班列(重庆)货物集散中心或货运站,打造融入中欧班列(重庆)的开放平台。

  开放是万州的底色。该负责人表示,万州区将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功能完善,努力推进新田港对外开放;进一步发挥万州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作用,加强项目策划,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产业带动力强、符合库区生态环境要求的加工贸易、保税贸易及跨境电商等产业项目,拉长产业链,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万州区位价值,增强对外贸易发展后劲。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升级版”服务高效能

  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并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去年11月,万州召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把打造全市一流、渝东北最佳营商环境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号工程”,出台“政府合同全面兑现”的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举措25条,进一步树立守诚信、重契约、讲信誉的政府形象,提升服务效能,推进信用建设,推动全区开放环境不断优化。

  “不断提升口岸物流发展服务水平。”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制定口岸物流业扶持政策,扶持壮大市场主体、优化调整运力结构、巩固拓展物流通道。现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应用,海关监管流程高效快捷,“随报随检”“两段准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全面落实,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实现了口岸“快处快放”、卡口“即到即验”、报关单“日清日结”。

  营商环境的本质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市场主体的需求就是营商环境改进的方向。2020年,国内首单“铁江联运一单制”在万州试点运行,实现线上数字信息互通,有效降低资金周转成本。依托重庆海关“网上办”“自助办”“单一窗口”等业务平台,万州推行口岸通关审批事项全流程线上办、集中办,实现货物通关“零延时”“零等待”,制单成本降低50%以上,耗时降低80%以上。实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叠加落实“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分别缩减30%以上。压减普通货物核心通关单证至3类,实行货物到岸直接分流,每单节约作业时间约12小时,降低二次吊箱成本200元/标箱。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资。”万州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实践证明,哪里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开放程度高,人才、资本、项目就汇聚到哪里,招商引资就越有成效,与外部市场联系就越紧密。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入和集聚。

  去年7月,市级金融机构万州行签约活动上,万州区获得17家市级银行机构意向融资5500亿元,当场执行落地资金122亿元。随后成功举办的“全国知名企业万州行”活动,签约大唐新能源等项目92个、协议投资360亿元。

  联动区域协作 推动协同发展新突破

  去年12月31日凌晨,位于四川达州高新区瓮福物流园的四川路海国际集装箱场站B6区,装满达钢集团焦炭的36个标箱正发往万州港。

  该场站是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的起点,货物在这里集结,由达万铁路运抵重庆万州港“下水”,经长江水道一路向东,在沿江城市“上岸”或出海。同时,从长江水道进来的商品也由万州港“上岸”,经达万铁路运抵四川。

  2022年,四川路海国际联运有限公司共向万州发送标箱2.74万个,开行班列约550列。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是方圆200公里范围内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辐射周边地区2000多万人口,历史上就是川东北、渝东北中心城市。他说,“万州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促进产业发展协同协作,合力打造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重大功能载体。”

  为此,万州依托自身区位和港口自然条件,首先深化区域物流协作,同川、渝、鄂、苏、鲁等地30余家港口、航运、物流企业签署港口多式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水公铁多式联运体系,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实现长江黄金水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无缝衔接。

  扩大了物流“朋友圈”,实现了合作共赢。如今,万达开依托三地优势产业,开辟三地之间的煤炭、硫磺、铁矿石、农副产品、中药材等物流专线和绿色通道,使资本、商品、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在三地充分流动。

  去年,万达开通道运营持续巩固,预计达万通道货运量404万吨,同比增长46.3%。

  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成达万高铁全线开工,渝西高铁开工,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启动预可研,达万、西万、蓉万通道常态运行;万达直线高速加快建设,G542、S408、S305、S206等毗邻国省干线完成改造;万州、达州等六方共同出资建设运营新田港二期,四川大宗货物实现了“借船出海”。

  去年4月,万达开联合办公室正式运行,实现与万开云联合办公室集中办公,全面推动万开云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在规划、政策、项目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互动互促,加快形成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合力。

  与此同时,万州区还加快与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发展壮大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等协作平台,加快推进港口货运协同提升等40个重大项目,努力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从点到面,开放协作不断深化。”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区域协作,万州区找准找实切入点,在万达开一体化、万开云同城化、与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据介绍,万州与达州市、广元市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与开州区、两江新区、利川市商务主管部门签订《生活必需品市场联保联供合作协议》,深入开展消费帮扶,组织企业参加2022万州区消费帮扶周、2022年万州农特产品走进两江新区、2022年万州农特产品进山东暨万州烤鱼节等展销推介活动。

  数据显示,万州区签订各类合作协议120余份,联动开展“万达开科技成果推介会”等活动20余场,共同完成国内首次“铁江联运一单制”试点,川渝通办事项达到311项,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达到19项,2022年累计办理跨省市事项5万余件。

  拓展经济开放 拉动外向型产业新升级

  2022年5月,中国西南区域首家8号仓奥特莱斯正式签约入驻万州城际空间站,为万州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小到大,开放主体不断壮大。”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区紧紧围绕全区“5+10”现代工业体系发展目标,依托万州经济技术术开发区、万州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平台,引进金龙铜管、朗国金属、施耐德电工、九龙万博等进出口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以先进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型能源5个重点产业为主导的开放型支柱产业。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入驻领域越来越广,外向型产业逐渐成型。

  截至目前,万州区共有来自新加坡、韩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30个投资项目、89个外商分支机构,涉及范围从制衣、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型产业逐渐扩展到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多个产业,以金龙铜管、朗国金属为主导的铜及铜合金材料产业链,以施耐德电工、雷士照明为主导的照明电气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万州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区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境外经贸合作。鱼泉榨菜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施耐德的电工产品早已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培育“鱼泉牌”、“雷士牌”、谭木匠牌”等6个重庆市出口知名品牌和古红桔、玫瑰香橙、红心猕猴桃、柠檬、红茶等9个全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建成国家级出口榨菜质量安全示范区,鱼泉集团榨菜出口量连续18年排名全国第一;建成加工贸易示范区,全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突破14亿元。

  “既要产品卖出去,也要企业走出去。”万州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州企业“走出去”明显加快,江东机械投资2000万美元,在中国香港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立研究室;万州远海建工在美国完成20万美元投资;万州国际公司承接的中国政府援助利比里亚竹藤编及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项目已陆续完成6期,为利比里亚培训900余名青年农业技术人才。合作越来越深入,“朋友圈”越做越大。

  据统计,万州区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累计达339家,涉及金属材料、精密元器、化工原料、电子元件、预包装食品等行业企业。2022年,万州全年新增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16家,预计2023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亿元。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万州正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新姿态踏浪而行,奔向大海,奔向世界……

  王琳琳 马菱涔 图片除署名外由万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