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2年的最后几天,我从武隆乡下踏雪归来,陪同北京安哲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王求安专门到北碚参观历史乡建遗址,认真看了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先贤在兵荒马乱中的各种建设事业。
这位斩获多个国际大奖的建筑师感到震惊,对前辈们全力以赴投入社会实践之深、涉及范围之广百感交集。
回京后的第三天,也就是2022年的最后一天,他约上教授和导演,畅聊武隆之行的发现、“乡建四杰聚重庆”的传奇与近年来和农民一起“群众路线盖房”的感悟,在一个又一个的乡村故事中团年。
也就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忽然接到卢国纪先生仙逝的噩耗,一时不知所措。两个月前,中国首位同时获得金鸡奖和华表奖的女导演韩君倩及其创作团队在北碚拍摄乡建口述史,大家还相约花开之时,对作孚先生后人做访谈。
知道此刻他们正在北京小聚,觉得需要给远方的朋友说点什么。拨通韩导的电话,大家都沉默了……
第二天,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家建了个群,一起说希望与时间赛跑!我说,2023年春天要干的第一件事是去北京看望那些老先生们,不想再有遗憾了;韩导说,希望尽快推进《探·中国百年乡建》历史篇的拍摄,既包括抢救性地拍摄老先生们的口述乡建,记录历史乡建的背影,也包括跟踪正在发生着的当代乡建,毕竟这些也终将成为历史;求安说,希望在他北京的工作室办个永久的“百年乡建微型展”,开个“乡村建设: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研讨会,既看见那些各地“硬件乡建”中常被忽视的包括文化、组织、农民主体等“软性力量”,也看见历史乡建先贤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新年的第二天,我代表西南大学参加了卢国纪先生纪念活动,先生及其父亲卢作孚的言行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是从《我的父亲卢作孚》一书中知道卢国纪先生的,从书中诸多生动故事和意味深长的细节中感知“中国船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了解足以震撼国人的“宜昌大撤退”之悲壮与智慧,感慨北碚从“土匪窝”到“新中国缩影”的艰辛与启迪。
关于作者卢国纪先生,仅从有限资料中粗略知道:他生于1923年,1948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重庆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退休后,为传承父亲卢作孚遗志,1984年重建民生公司,殚精竭虑,让新“民生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物流企业百强。和父亲一样,他也“公而忘私、为而不有”,把民生公司70%股权捐给国家,30%股权收益成立“重庆市卢作孚教育基金会”,支持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
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卢总在民生公司躬耕30多年,没拿过一分工资。90多岁高龄,仍坚持每周到公司。
2012年,我们筹备成立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第一个想拜访的就是卢国纪先生,这既是对其父亲作为“北碚之父”的敬重,更因1940年晏阳初先生在北碚成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就是得到卢作孚、卢子英两位先生的大力支持,卢作孚还在百忙之中担任乡建学院的会计董事。
2012年11月22日,在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周鸣鸣老师的引荐下,温铁军老师带我们一起在民生公司拜访了卢国纪先生。先生不仅非常爽快地答应就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荣誉院长(另外两位是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和晏阳初侄孙晏鸿国先生),还给我们介绍新老民生公司及其父亲的往事。
也正是那次见面和在民生公司的参观,让温老师产生了民生公司“第一桶金”如何来自社会、用于社会、撬动社会的问题意识,随后指导我们进行包括张謇、卢作孚等中国近代本土社会企业家研究。
【二】
那次交流,除感受到卢国纪先生的亲切随和外,我还对民生公司的老式吊扇和旧藤椅印象深刻。随后多次去民生公司,都感慨于这个实力雄厚企业的节俭与朴素,一如老民生。而卢国纪先生也同他的父亲一样,最终都把呕心沥血的事业交给国家。
我们走后没多久,就收到民生公司给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的一笔捐赠,让二次创业的我们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
卢国纪先生年事已高,不便打扰。我们与卢作孚幼子卢国纶先生有较多交往,先生住在成都,只要我们有活动邀请,每次都一定前来。平常我们还经常通邮件,交流北碚乡建的方方面面。
2019年4月6日,国纶先生专门来北碚公园为父亲扫墓,之后坚持要请我吃饭,一如既往的和善让人如沐春风。饭桌上,我们交流了很多老北碚和作孚先生的点点滴滴,相约找机会做个详细的“口述乡建”访谈。可惜三年疫情一直无法见面。先生也于去年仙逝,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
从卢国纪、卢国纶两位先生身上,我感受到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的世代相传。也明白了,自己2012年第一次拖着大行李箱从香港来北碚,为何能那么快速下定“落地生根”的决心。因为在这里,我真切感受到卢先生们百年来所努力追求的“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住居游览”理想。
在这片热土之上,历史是活着的。
依稀记得2014年11月的一天,和周鸣鸣老师一起拜访育才中学老校友赵义熙先生,老先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陶行知对育才学子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学习上的特别指导,在育才中学所经历的劳动教育、互助自学、学以致用则成为赵老先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老先生兴致很高,还给我们讲述了当年在育才中学与卢子英、梁漱溟等人的密切交往,最后还主动唱起陶行知当年教他们的歌。唱着唱着,老人闪着泪花,那个景象印刻在了访谈者的脑海中,既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和种子的力量,也明白了不逝的乡建传统。
8年前,得知卢子英的爱人邓文媛还健在,我们拜访了她和女儿卢国模女士。卢国模回忆起一个重要细节,她说小时候经常有各界人士来家里做客,她比较害怕梁漱溟伯伯,因为他比较严肃,很少笑。但她却在父亲和梁漱溟迎接解放军到北碚的那天,看到梁伯伯笑了。
后来,我们在博物馆找到了那天的老照片,真的看到梁漱溟先生嘴角的一丝微笑,这个细节也直接启发了我们后来写作《“铁钩”与“豆腐”的辩证——对梁漱溟20世纪50年代思想张力的一个考察视角》,思考大变革下梁漱溟的复杂面向。
【三】
来北碚后,一直听说老民生公司的企业文化很厉害,有一批民生公司老员工每月9号都会在重庆十八梯聚会,缅怀公司创办人卢作孚先生和民生精神。这个传奇的聚会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至今30几年,无论严寒酷暑,完全自发自愿。
2017年2月9日,我和友人专门去即将修葺成文化街区的“十八梯”老茶馆,亲眼看到这难忘的聚会。来参加的老人大部分都90多岁,有一位还是为抗战中国保存血脉之“宜昌大撤退”的船员,再过半年整100岁,谈起近80年前的航运救国,仍然神采奕奕。
看到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摆着龙门阵,再次深深震撼于作孚精神与民生文化,我们中国人也是有自己创造的社会企业与社会企业文化的!看着老人们彼此搀扶却从容坚定的背影,今天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更多事情?
还是在北碚的西南大学,今年春天的一天,有位老先生拄着拐棍,一路问着找到了我们的办公室,简单交流后我们得知这位农学院的退休教师原来是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1944级农学系老校友。
他1922年生,祖籍福建,抗战爆发后跟随在国民政府立法院工作的父亲迁居北碚,先后于1940—1942年、1945—1947年就读于晏阳初在北碚创办的私立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任职于卢作孚创办的中国西部科学院。
老先生回忆起自己对卢作孚、晏阳初的印象。特别提到有一次在北碚实习,卢作孚给他们这些实习生讲话,谦虚和蔼并深入浅出。
一路走来,这些“活着”的乡建历史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脚步,也让我们觉得需要做些东西,既给历史一个交代,也赋予那些正在发生的实践以历史意义。
于是,这十年来我们费尽周折地到处收集乡建资料,就有了《中国乡村建设百年图录》一书,由此延伸出至今仍在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惠宇楼的“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
今年是卢作孚先生和梁漱溟先生诞辰130周年,我们希望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北碚创建“百年乡村建设陈列馆”,将“近代+新中国+新时代”完整贯通,更为全面且动态地呈现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整体风貌。在讲好乡村振兴中国故事的同时,也为当前各地全面开展的乡村振兴提供历史借鉴与现实启示。
乡村建设是什么?为何其能够负重前行且生生不息?每每想到这批九旬以上历史乡建当事人或亲属学生,都有一种“精神永生”之感。回想自己与乡村建设结缘,似乎冥冥之中总有一股力量在召唤,或许说,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乡建梦”,就像很多人心中都有“田园梦”一样,我幸运而及时地唤醒了它。
1934年3月3日,卢作孚先生在《工作的报酬》中写道:工作的意义是应在社会上的,工作的报酬亦应是在社会上的……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美好的公园,便报酬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完整的国家,便报酬你一个完整的国家。或许,这就是百年乡建先行者们不竭脚步的最好答案,也是我们这些生者应该做的最好纪念。
(作者系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