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法院“车载便民法庭”获评2022年度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特等奖” |
2022年,重庆法院以建设“全渝数智法院”为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快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深度融合,推动科技赋能审判,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不断注入新动能。
一组一规一中心
强化统筹推进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法官减负,为审判赋能,这就是‘全渝数智法院’建设的题中之义。”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永利看来,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科技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是实现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扎实推进“全渝数智法院”走深走实,重庆法院成立了以高院院长任组长的全市法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做到事、人、时、责“四定”,建立单月调度会议机制,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常态化督导推进工作落地。
同时,研究制定《重庆法院信息化建设与实施五年规划(2021-2025年)》,统筹指导“十四五”期间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聚焦“全渝数智法院”目标,明确覆盖全业务门类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若干项重点任务,推动业务、队伍、政务横向贯通,立案、审判、执行一体管理,高、中、基三级法院上下联动,以现代科技为审判赋能。
“我们结合重庆实际,力求做到更好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市域社会治理、服务审判执行、服务管理决策、服务廉洁司法。”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法院着力打造全方位智能化、全系统一体化、全流程融合化、全业务协同化、全时空泛在化、全体系自主化的重庆法院信息化4.0版,全面推进全市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重庆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比如,我们以司法为民、利民、惠民、便民为目标,统筹推进‘4+1+N’重庆智慧法院新生态的建设和应用,精准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该负责人介绍,“4+1+N”智慧法院新生态体系中,“4”是指以“易诉”“易解”“易审”“易达”4个平台为核心的服务司法审判、服务人民群众的前端平台矩阵。
据了解,到2022年底,重庆法院已上线“易诉”平台、“易解”平台、人民法院在线服务(重庆)、易法院APP、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重庆法院委托鉴定系统、律师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电子票据平台等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诉讼服务前端,并持续开展诉讼服务评价,不断提升智慧司法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同时,积极构建人力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运行模式,面向法官提供智能化辅助办案功能,助力提高司法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点一面一驱动
强化精细管理
去年12月29日,江北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2022年最后一批216件数字金融试点纠纷,并于庭后一键生成裁判文书,次日即电子送达至当事人。
庭审当天,法官通过易诉平台开庭审理了该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件。在法官主持下,当事人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答辩等,电子庭审笔录同步完成制作,当事人通过手机扫描便捷进行电子签名确认,整个庭审秩序井然、进行顺畅,用时仅半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该批案件通过批量网上立案、一键电子送达,立案时间仅约30秒,平均电子送达时间缩短至10秒;庭审后自动批量生成要素式、结构化裁判文书,平均用时仅约1分钟,审判效率大幅提高。
近年来,重庆法院依托智慧审判助力点上创新,以类案智审为突破点,围绕成渝金融法院跨区域协同办案需求,打造了“区块链+金融案件智审平台”。同时,研发“破产协同易审平台”助力多方跨网协同办案。
“真的很方便,足不出户,随时就能申请立案,也不需要非等到法院上班时间,确实便捷!”1月3日,章律师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网上成功申请立案。该案也是成渝金融法院受理的“首案”。
“我们充分采用‘线下+智能+互联网’诉讼模式,实现诉讼服务24小时‘不打烊’,切实做到便民、利民、惠民。”成渝金融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去年以来,重庆法院重塑网上立案、智慧庭审、电子送达、电子归档4个关键节点流程,建成虚拟化案件事务中心,建立法官审判权公正高效行使和案件辅助事务集约管控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全流程网上办案改革,依托现代科技赋能面上增效。
此外,还对干警业绩评价系统进行升级,打通人事、案件、办公、行装系统,融合“四函五色”督查督办系统,实现司法事务、政务闭环管控。构建纵向覆盖三级法院、横向覆盖三类人员、相同模型不同系数的全员评价机制,让机器发声,用数据说话,激发司法生产力,驱动内涵式发展。
一包一车一共享
强化智慧服务
诉讼服务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获得感,也校验着人民法院信息化水平的“含金量”。
去年初秋,在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金色黄庄”,酒用高粱红遍田间地头。不远处,几位法院干警背着国徽与巡回审判包,徒步行走在乡间小道上。
原来,江津区人民法院白沙人民法庭受理了两起发生在“金色黄庄”的案件。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务,承办法官决定前往永兴镇黄庄村对案件开展巡回审判。
来到当事人家门口,一行人从数字巡回审判包里拿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装备……迅速布置好“法庭”。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起赡养纠纷案在院坝里正式开庭。
最终,在法官的积极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法官现场出具了调解书。签下调解书,老人开心地向法官说道:“高粱红了,法官来了,矛盾没了!”
一个审判包加上几把桌椅,就地搭起的法庭虽然简易,但这诠释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民情怀。
“背上背包的法官,让山高路远的基层群众享受到了现代司法服务。”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便携式数字巡回审判包” 是“5G+智慧司法便民服务矩阵”移动前端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远程立案、庭审记录、证据扫描、文书制作、执行指挥等诸多功能。
巡回审判包轻便易携、设计巧妙,适合在室内、屋旁、田间地角等交通不便的场景应用。如今,它已成为“跟着法官”走村入户、巡回审判的“尖兵利器”,因其创新性和实用性而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人民法院博物馆分别馆藏。
除了背上数字巡回审判包,白沙法庭干警还利用“车载便民法庭”在黄庄村开展了普法宣传,通过“车载便民法庭”播放了“民法典小知识”“老年人防骗趣味短片”等,现场讲解了乡村振兴促进法。
去年以来,具备AI身份识别、5G直播等功能的“车载便民法庭3.0版”,频频驶入街镇村社、堤坝崖谷,将诉讼服务、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力量。“车载便民法庭”行动便捷、功能强大,以车辆流动式服务有效弥补了人民法庭定点式服务的先天不足,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到家的法庭”。2022年,在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组织的人民法院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重庆法院“车载便民法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法院唯一一个“特等奖”。
“8年了!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些年我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啊!”8年的思念在这一刻爆发,屏幕两头,泪眼朦胧。
去年5月,通过万州区人民法院龙驹人民法庭的“云上共享法庭”,年过六旬的当事人老瞿与失联8年的儿子小瞿“云端”相见。
“‘云上共享法庭’是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统一调度、全域共享的数字化庭审场所。它不仅可以审理案件,还可以发挥很多其他作用,比如跨域沟通、修复亲情。”龙驹人民法庭负责人朱玉林说,“依据案情需要灵活运用‘云上共享法庭’,可以减轻疫情对审判执行工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民有所需,法有所为。目前,重庆法院已建成跨网跨域共享庭审的“云上共享法庭”311个,并延伸到律所、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
此外,重庆法院正在探索强基导向“一块屏工程”,研发“全渝数智法院TV版”,让源头解纷、案件查询、远程调解、在线庭审等服务通过电视屏幕走进千家万户。届时,有多少个机顶盒就可以有多少个“云上共享法庭”。
下一步,重庆法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推进“全渝数智法院”建设,为高水平数字正义作出更大贡献。
田桔光 刘洋 李炏 图片由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