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训课上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
|
学生在半月谈爱国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下文简称“龙职中”)从1982年首次开办中职教育以来,40年间始终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求索进取。
这40年,学校经历了从一所全日制公立职业中学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再到全国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办学历程。
这40年,学校秉持“正人、达业、行天下”理念,为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40年,学校坚持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品牌学校。
40年来,学校凭借着开拓创新、敢打硬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气神,一举摘得了多个“国字号”荣誉,开创了数个“首创”,办学质量稳居全市乃至全国一流。新起点上,学校正朝着“创办职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中华职教名校”而奋力扬鞭。
擦亮“三融三化三促”党建品牌
打开时间的阀门,一幅激动人心的龙职中校史画卷徐徐展开。
龙职中(原名四川省重庆市上浩初级中学校)始建于1965年。1982年9月,改名重庆第90中学的学校首次开办了中职教育。1984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中职学校。2021年,学校跻身重庆市中职双优校项目建设A类学校方阵……
“高质量党建,是学校取得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钟代文表示,要多维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新时期,龙职中着力打造“三融三化三促”党建品牌,奏响“党建强教育强”的铿锵足音。
学校形成了“党建翼联”创新模式,探索出实现“产—教—城”链通的中职经验。打造了国家级“党建+时政+政务+服务”的VR半月谈基层融媒体学习站,创立了党建动漫南岸区示范项目,探索出“一讲二动三熏陶”的党建文化融入路径,引领创建全国“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创新志愿者实践育人模式,锻造出“红岩队”“雷锋团”等一系列国家级志愿者队伍。
龙职中的发展历程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南岸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巨变。南岸区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结合南岸区经济发展和重点工作需要,有的放矢地推动“三教”改革、双优建设、产教融合创新等改革重点工作落地,职业教育工作有声有色。
新起点上,龙职中将坚持党建领航,借助党建“红色能量”激发教育发展新动力,开启学校发展新篇章。
加强内涵建设走改革发展之路
发展道路坎坷崎岖,追梦的脚步却不停息。龙职中人始终清楚,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走改革发展之路。
校址搬迁后,学校紧抓迁校契机,提出了办职教集团的大胆设想,由此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教育集团,建成了被国家教委副司长陈德才誉为“中华职教第一楼”的新校教学楼。
创“国重”时期,学校紧紧抓住“中华职教第一楼”建成的机遇,投入800万元配齐了各种教学硬设备,实施专业精细化管理,培养复合型人才。
创示范中职期间,学校搬迁到南岸区茶园新城,开始了再一次创业。学校明确了“正人、达业、行天下”理念,提出“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全过程”,实行办学“精文化”管理系统,狠抓教学质量。
学校探索德技创并修,产教科融合,校院企联动—中职“一重三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积极开展中职数学“一主一线三融入”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面向旅游新业态的“理虚实+岗课赛+校行企”融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服务乡村振兴的中职电商专业“双导师、三课堂、五循环”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践。搭建“产为导、教为本、科引领”的“产教科融合”育人平台。举办高峰论坛,申报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实施“汉语+中国商务文化+职业技能+中资企业就业”,通过“3+3+1”“3+2+2”等模式贯通人才培养,将“德国元素课程”辐射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创新的因子弥漫在整个校园。
一次次探索,一次次突破,促使学校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专业建设大发展,目前学校建有4个国家示范专业、6个重庆优质专业、2个重庆重点特色专业、多个区域领先专业。校院企共建“创客空间”“文创工坊”“龙门科技站”等多个产教科融合工作室,这种模式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澳项目有成果,2002年3月正式启动中澳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成为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职业教育合作的试点专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德合作显特色,学校与同济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德国企业多方协作,共建“一平台两中心一基地”,共同举办高峰论坛,全面打造基地共建、师资共享、师生共育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培育有盼头、有奔头的龙门工匠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龙职中不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看重综合素养的养成,以“三维三要”为文化育人策略,即抓住理论维度之魂、抓牢历史维度之根、抓实实践维度,聚焦“爱国情怀”、深化“精业报国”,聚焦“工匠精神”、深化“精益求精”意识,聚焦“精彩人生”培育、深化“精品达人”意识,淬炼“精”文化,塑造高素质技术技能龙门工匠。
为了营造精志精技精业的“三精”文化氛围,学校大力开展“龙职青年说”“四史天天学周周讲”等宣讲活动,进行独具学校特色的“仁”“艺”“礼”“职”“信”职业文化素养训练,合作建立“龙门科技站”“流动服务站”,奠定学生精彩职业人生之基。此外,实施“5+2”育人质量工程,践行”“健康身心”、“职业素养奠基”等五大主题教育活动,跳绳、啦啦操两个特色项目,构建五大行为习惯训练体系,精细化规范训练,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龙职中“萤之光”志愿队不惧酷暑,走进田间直播助农,为当地农家玉米的销售开辟新路径;“心连心团队”穿梭于城市与农村,参与社会治理、共倡文明新风,活跃于红岩联线,传递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英雄祭奠;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北碚山火救援工作……学子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学生们不仅是生活中的“有为青年”,还是各类大赛的“王牌选手”。学校学生在全市乃至全国各类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获誉累累。韦建东被人社部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林津平、袁梦莹等荣获“全国最美中职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输出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87.4%,他们在各领域内建功立业,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实施系统师资培养计划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龙职中跨越式发展背后,是一支肯钻研、勇拼搏、善展望的师资队伍的全力以赴、全情付出。
近年来,学校实施“1234”师资培养计划以及““四有三爱”铸魂工程,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着力构建教师成长机制,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将师德师风考核贯穿于教师培养、培训、评职、评优、晋级等全过程,开设“四有大讲堂”“三爱大课堂”,开展“大国工匠、劳模进校园”活动,提升教师“四有”素养,培养教师“三爱”情怀。
另一方面,学校实施“三依托三结合”素质提升工程、“协作共同体”团队锻造工程、大美龙职名师”培育工程,加快教师教学方式从单打独斗向结构化、团队化分工协作转型,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建立以高端人才引领、存量师资激活、新生力量增效、兼职教师添色的师资队伍新格局。
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典型,教师牵头、参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个,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等国家级奖励23项,开发国家规划教材14种,其中1种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开发市级精品在线课程8门;主持主研国家级、市级课题2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一般期刊200余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22项;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3.6%,60余名教师受邀担任政府、企业、外校技术顾问、专家……为学校改革建设发展和职业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深耕职普融通“1+N”模块化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这些举措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了多种成才的可能。
“普职融通,加宽加长了学生成才之路,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继续发展有基础,创业有优势。”龙职中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龙职中早已着手相关实践,推进职普融通协同机制与路径研究,并与重庆市人民小学进行了劳动教育试点探索,参与了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博士工作站项目研究。同时还与同济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携手合作,致力打造“跨企业培训中心”“工程师学院”和“职业教育联盟西部中职示范基地”。2020年被评为南岸区科普实践基地,2021年被评为重庆市最受欢迎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场所。
尤其是针对当前职普融通课程模块化不足、课程资源单一等问题,学校提出了职普融通“1+N”模块化课程建设与实践课题研究,通过整合职普课程资源全面破解通用技术课程在普教开设课程资源不足的难题,探索一条高中教育多样化办学之路,为更多的学生搭建更宽广的成长、成才平台。
践行服务宗旨 展现职教担当
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学校依托茶园工业园区,牵头组建市级示范集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与13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成6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通过联合办学、送教上门等方式对口帮扶市内外20余所学校。
联手科协、联合社区,成立集科技普及、师生创新、社区服务于一体的“龙门科技站”25个,设立15个学生“创客空间”,聘请优秀毕业生、成功创业者为导师,在资金、技术、场地、政策咨询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客活动,孵化项目121个。
学校建立ADOBE重庆市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参与三峡库区中职师资培训和南岸区教师信息技术提高培训任务。选派骨干教师到福建、万州、黔江等地交流,为300多名全国中职学校校长、主任举行学术讲座,吸引市内区县约100家中职学校到校观摩学习,接待全国参观考察的兄弟学校代表上千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国际劳务培训中心”,与长江沿线8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3个职教薄弱地区建立有效的帮扶机制,与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等兄弟学校开展多方共建,到国(境)外办学,培育“鲁班工坊”,向重庆、其他省市乃至全世界发出“龙职好声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龙职中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西部领先、全国知名的中职院校”的目标迈进,奋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诗篇。
链接>>>
荣誉见证不凡 奋斗铸就辉煌
学校荣誉有分量
学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十年突出成就奖”等荣誉7项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次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信息技术类荣誉5项
中德职业教育联盟西部中职示范基地等国际合作类荣誉6项
教师队伍强劲
拥有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名
特级教师2名
研究员教师3名
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
市级名师5名
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
重庆市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成员4名和46名市级骨干教师等众多名师
创新成果丰硕
创新创业项目获市级奖项15项
国家级奖项1项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22项;“爱心助农”等在校创业项目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据统计,学生在3—5年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比例达到67.7%,学生创业比例达4.2%
育人质量喜人
师生参加各类大赛,累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奖3223个
自2007年参加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斩获18金、36银、41铜好成绩
毕业生备受行业青睐,就业率达98%以上
李琦 王黎 申智 图片由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