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系统谋划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宏伟蓝图。作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心城市,万州如何对标对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万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聂红焰。
重庆日报: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提出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对此,您有怎样的体会?
聂红焰: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明确了我市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总的目标安排,优化完善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六个显著提升”的主要目标任务,并围绕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提出了19条重大举措,鼓舞人心、提振信心,必将广泛凝聚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知难而进、勇毅前行,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努力奋斗。
重庆日报:全会提出,要聚力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万州区将如何贯彻落实这些部署要求?
聂红焰:全会对渝东北发展作出的有关部署,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渝东北发展、对万州工作的高度重视。万州区将全面贯彻全会精神,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助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带头带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一是牵头带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注重机制化、政策化、项目化、事项化推动,升级运行“三地三级”工作机制,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谋划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建好用好川渝东出智慧物流港等“六大功能载体”,深入实施“川渝通办”事项,合作共建万达开协同创新示范区、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发展。
二是引领驱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坚持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协同性建设,推动城区相向集聚,共建共享交通物流、能源水利、生态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打造分工有序、相互融合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民生事项同城化改革,推动万开云板块加快建成三峡城市核心区、绿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三是示范推动“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坚持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市场互通,与两江新区常态开展供需对接、协作引资、项目推介等活动,运营好共同设立的现代产业投资基金,持续发挥好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等“飞地园区”作用,携手推进“工业互链”,协同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文旅综合开发等产业,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协作、就业创业培训、干部交流互派、乡村振兴帮扶等工作,为全市“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发展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协同发展经验做法。
重庆日报:万州区将如何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中发挥更大作用?
聂红焰:万州将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现代化新万州,努力在全市一盘棋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是基本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将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接续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抓紧抓实长江“十年禁渔”,大力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扩面次级河流全域水质提升试点,确保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主要次级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40天左右,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将积极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赢,献力全市“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
二是提档升级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将坚持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构建“七高八普、二环九射多联、一空一港”立体综合交通体系,高效运营万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开放万州机场口岸、新田港水运口岸,积极拓展国家级万州经开区、市级渝东新区开放功能,培育壮大枢纽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口岸经济,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融入全国流通大格局,为全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将坚持“一尊重、五统筹”,聚焦构建“一轴三核九组团”城市发展格局,推动渝东新区高标准开发建设、中心城区高品质有机更新、万州经开区高水平产城融合,高质量建设区域性科技高地、教育高地、文化高地、卫生高地、公共服务高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更好服务和促进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联结长江上游、关中平原和鄂西湘西的区域中心城市。
四是建设更高水平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构建以“5+10”现代化工业体系、“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7+5”现代化农业体系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开放型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着力打造川渝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川渝东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进一步彰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