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重庆要有一流追求电信诈骗背后被忽略的情绪需求警惕“提神糖浆”“健康包”发放要更精准使命在肩踏浪行 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第007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建设新重庆要有一流追求
电信诈骗背后被忽略的情绪需求
警惕“提神糖浆”
“健康包”发放要更精准
使命在肩踏浪行 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1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论青年说

电信诈骗背后被忽略的情绪需求

陈伯青

  近日,一则母亲遭遇电信诈骗的短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尽管支付软件不断提醒风险,但母亲仍跟随骗子的引导进行转账操作,最后被骗上千元。评论区里,有人指责拍摄的儿子“怎么只想着拍视频,不去阻止呢”;也有人表示理解,说儿子肯定劝过,实在是劝不动,才出此下策。

  视频中的母亲,并非是个例。近年来,老年人遭遇电信诈骗的新闻屡见不鲜,老年群体已然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把老年人当做“摇钱树”,专挑他们下手;另一方面也要思考,是什么让“母亲们”一意孤行往坑里跳,既不听孩子劝告,又不信软件警告,偏偏轻信屏幕另一端的陌生人。

  老年群体普遍有一些积蓄、时间比较充裕、信息又相对闭塞,如若缺少家人的关心和科普,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趁虚而入。“不信儿子信陌生人”,这一荒诞现象背后,是老年群体被忽略的情绪需求。事实上,有一部分老人,明知和自己通话的是图财的骗子,但架不住“小王”“小李”“小张”每天嘘寒问暖,甚至逢年过节时也不忘拜访问候,于是“心甘情愿”地把养老钱交了出去。

  临近春节,游子思乡,父母念子。回家去看看,多听听老人倾诉、多和长辈沟通,才能及时了解老人的想法与近况,在苗头阶段阻止电信诈骗。对老人,要理解而非苛责。智能手机对他们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新鲜事物,能够学会基本操作已属不易,再要求老人准确分辨网上花样百出的诈骗信息,不太现实。让老年人免遭电诈,既要靠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也要靠子女后辈多陪伴关怀。比如,主动帮助长辈装上国家反诈中心App,手把手耐心教会长辈分辨虚假信息等。

  情绪价值,是如今年轻人嘴里的一个热词。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需要被提供情绪价值,人近黄昏、孤独感加剧的老年人同样需要一个释放情感需求的出口,不法分子正是抓住这一点,打起了行骗的“亲情牌”。这提示我们,在批评抱怨老人“犟”“不听劝”时,也需要反思反思,自己到底有多久没和长辈好好聊聊天了?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