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22》发布“2021年度渝商评选”揭晓首次设立“市民口碑榜”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
第013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22》发布
“2021年度渝商评选”揭晓
首次设立“市民口碑榜”
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筑梦·榜样同行295

陈秀强:与小小花椒树结缘的“乡土专家”

  陈秀强(左一)为椒农提供技术指导

  重庆市第六届劳动模范陈秀强,是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农民高级技师,江津区农民科技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专家。他长期从事花椒育种、栽培管理以及绿色花椒标准化丰产技术研究与推广,主编《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为推动江津及周边花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2016年当选为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2020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为“林草乡土专家”,并先后获得江津区十杰榜样人物、江津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带头人、重庆市优秀农村流通科技特派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注重技术创新 助力椒农增收

  从1998年开始,陈秀强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科学试验,不断总结和提炼花椒速生丰产栽培管理新技术。通过合理除草、病虫防治、修枝整形、科学用肥等花椒栽培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领江津花椒从传统的3年投产提前到18个月挂果,亩产从原来的300斤~500斤提高到800斤~1500斤。

  陈秀强提倡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治,从源头上降低化学农药污染几率;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了农药等化学物质对花椒品质的损害。他注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牵头研发保鲜花椒、鲜花椒油、花椒精等20余个精深加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增加产品附加值,每年为江津椒农创收2亿元以上。

  江津区嘉平镇紫荆村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200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是重庆市重点贫困村。陈秀强带领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的探索,成功将当地野花椒与九叶青嫁接,培育出适应高海拔的“紫荆一号”青花椒品种,将九叶青花椒种植适应区从海拔600米以下提高到800米以上,总结了一套高海拔地区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

  为让村民种好花椒,陈秀强从土地选择、除草、栽苗入手,常年坚守一线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用8年的时间帮助紫荆村实现整村脱贫致富。此外,他还帮助四川、云南、贵州等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花椒产业,把花椒产业打造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紧盯科技前沿 强化科普示范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机械化程度低、错季管理普遍、作业效率低、农残重利用少等现象,2018年,陈秀强牵头与深圳大疆创新深度合作,首次将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引入花椒产业,并在广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制定了《农用植保无人机花椒施药技术规程》,更好地指导花椒社会化服务。同时,牵头与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多所院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培养新型职业技能人才300余人,为无人机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陈秀强先后牵头创建花椒科普示范基地28个,发展科技示范户5100户,累计开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现场示范指导512场次,参培人员达11万人次。他主编青花椒权威技术书籍《青花椒栽培管理实用技术》,印发《江津花椒工作简报》68期,发放技术资料6.5万份、光盘2万张。同时,针对目前江津花椒基地普遍存在土壤酸化、板结等现象,为科普基地进行测土配方。陈秀强引导基地科学用肥,并与全国复合肥制标企业中阿公司合作,成功研发撒可富花椒果树专用肥,为江津花椒产业定制生产全国第一品牌的花椒专用复合肥。

  江津是中国著名的“花椒之乡”,现有种植面积57万亩,每年产生花椒秸秆及附属物30余万吨,是再生利用的重要资源。为解决长期以来大量花椒秸秆散落在田间地头、房前路旁给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带来的困扰,2019年,陈秀强牵头引进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线,率先建成以回收、加工、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花椒秸秆综合回收利用中心,现已具备生产颗粒燃料、有机肥料、菌包基料、造纸原料的能力,实现了秸秆利用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促进产业绿色循环发展,也为花椒秸秆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为地方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何菊 刁蕾 图片由重庆天之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