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第015版:T3 乡村振兴这一年
上一版 下一版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能人 提升农村之美

  黄桃翠在实验地里查看。

  孟奎在查看货品。

  黄君在车间查看产品。

  赵宇在进行传统村落改造工作。

  余思成指导村民收割香根草。

  核心提示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推动,回首2022年,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才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用自己的专长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这其中既有长期从事“三农”工作的“老人”,也有刚介入“三农”工作的“新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建设乡村,也重新认识乡村、感受乡村。

  在他们眼里,这一年乡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

  我们离油菜育种目标又近一步

  2022年是国家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第一年,年初农业农村部就提出扩种油菜1000万亩,重庆扩种任务为40万亩。对从事油菜育种的黄桃翠来说,这一年,“油瓶子”的分量可谓变得格外重。

  “在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30%左右的现状下,推进这项工作无疑是拎稳‘油瓶子’的重要举措。今年一年来,我都紧紧围绕这一重点开展工作。”12月19日,市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桃翠接受采访时说。

  40万亩扩种任务压力不小:重庆油菜多为人工播种,需要先育苗再移栽,对劳动力需求较大。怎么调动农户积极性,完成扩种?

  “答案是飞播。”黄桃翠结合近年来开展的飞播实验,带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充分总结前期经验,形成了丘陵地区油菜飞播生产技术规程,并对油菜飞播以及播后管理、收获技术作了详细要求。

  今年9月,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在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组织全市油菜飞播观摩会,1台无人机1小时平均播种40亩,顶8台农机或40个人工!这一“战绩”让参会人员都兴奋起来,飞播技术为油菜增种面积的全面落实安上了“助推器”。

  完成一时的任务还不够,如何通过稻油轮作,提高耕地利用率,为油菜种植争取更多空间,也是黄桃翠面临的重大挑战。

  “解决稻油轮作的关键在茬口,就重庆而言,就是要让油菜收获期提早10天左右。”今年年初,黄桃翠从重庆油菜材料库中筛选出一批生长期在180天左右的早熟材料,在保证高含油量、抗根肿病等特性的基础上加快杂交配组。

  时下,在南川区东城街道三秀社区,这些早熟杂交组合材料部分已经抽薹,有些极早熟的甚至已经开花,“目前效果很理想,我们离育种目标又近一步了。”黄桃翠说。

  市乡村振兴局一级调研员、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第一书记孟奎:

  市场化的乡村产业更有“含金量”

  打包寄出600余份“君子树荫”礼品包、与四川航空公司对接血橙供货事宜、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加紧收尾……年末之际的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第一书记孟奎忙得不亦乐乎。

  这一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孟奎带领村民搞了不少“大动作”:种植高叶酸大米,发展稻田养鱼;建设温控大棚,发展柑橘育苗;注册“君子树荫”公共品牌,将村民的农产品打包销售;举办桃李缤纷赏花节,建旅游接待中心,打造乡村旅游……

  一系列措施落地后,效果明显:树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58万元增加到近80万元。今年8月底,村里首次为全村村民分红,总金额10万元。

  “乡村产业也要市场化,这样才能良性发展,不能全靠政策扶持‘睡大觉’。”孟奎说。

  2021年5月,孟奎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新阶段、新要求下,他决定,以市场为导向对产业提档升级,增加“含金量”,改变过去产业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等状况。

  办法就是找企业合作。一年下来,孟奎引进了4家企业,通过合作,树荫村开始种植高叶酸水稻,年产3万斤稻谷,每斤稻谷收购价从1.3元提高到2.8元;建设2个柑橘育苗大棚,2万株柑橘苗年产值40万元,按照约定,村集体能分得其中的40%;100亩柑橘通过高换嫁接进行了品种改良。

  村集体的产业有了保障,农户家的葛根粉、红薯粉、大米、绿豆等农产品也要解决销路问题。孟奎牵头注册“君子树荫”公共品牌,将这些农产品整合成大礼包向各大企事业单位推介、销售。“我们这个大礼包很有诚意,分量足,定价128元,受到不少单位、企业青睐,今年就卖出去10多万元。”

  梁平区预制菜产业参与者、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君:

  预制菜带动千万吨农产品生产

  2022年,预制菜的“风”刮到梁平,让梁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君无形之中与乡村振兴的连接更为紧密。

  梁平区地势较为平坦,属“一山两水七分田”,有着“巴蜀粮仓”的美誉。近年来,食品加工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组成了梁平三大主导产业。

  当预制菜风口来临,在重庆日报的深度参与下,梁平强势进军预制菜产业,提出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建成预制菜产业园,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集聚效应迅速释放,食品加工企业已增加30余家,产值增加50亿元以上。”梳理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的发展历程,黄君说,目前园区预制菜品类达到400余种,每年要消耗上千万吨农产品原材料。

  “农业产业是预制菜的基础,上千万吨农产品原材料对乡村产业的带动是巨大的。”黄君说。

  在梁平,梁山街道八角村的舜士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10万只鸭子为“张鸭子”供货;作为预制菜的主打原材料之一,莲藕开始走俏,带动仁贤镇恢复莲藕种植……

  但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寻找原材料,我们和企业都在想办法与其它地区谈合作,发展订单农业。”黄君说,目前已与四川新希望集团签订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订单,跟四川大竹共建水稻种植基地,购买四川开江小龙虾等等,案例数不胜数,“可以说,我们的原材料来自全国各地。”

  就在最近,梁平区礼让镇的渔业养殖基地正在加紧改造,将在养殖四大家鱼的基础上,增加乌鱼、小龙虾、牛蛙等水产品养殖,为即将进驻的广东恒星公司生产酸菜鱼等产品打基础。

  “目前园区厂房已经不够用了,明年将启动园区二期建设,预计2025年预制菜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其中对一产的贡献率将超过40%。”黄君说。

  传统村落改造项目负责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赵宇:

  个性化村庄更有乡愁味

  从平均一年完成一个项目,到两年才能完成一个项目,回首过去一年,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授赵宇明显感觉到,艺术赋能乡村难度升级了。

  “这背后其实是乡村对自身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乡村更加需要彰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赵宇如是思考。

  参与乡村建设多年,曾经对赵宇来说,乡村的改造需求不过是绿化、标语设计、闲置空间的艺术化利用等等。而现在,找上门的项目都要求挖掘乡村文化,用艺术手法还原乡愁。

  这一点,从赵宇今年完成的两个项目:巫山下庄村的传统村落改造项目、渝北大天池村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能得到充分印证。

  “这两个地方有许多共同点,都是传统村落,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用艺术的眼光初次“打量”下庄和杨家槽时,赵宇很兴奋,“木房、夯土房、青石房等建筑有历史感、有特色。”

  若放在以前,这个改造可能就是推倒重建,但这次明显不同,二者改造目标非常一致:在保护中发展。这就要求,村落格局、面貌要尽可能保留,在此基础上再用艺术为其铸魂。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木房、土房等传统建筑要保留下来,不能拆除,而在这一点上村民更偏向重建更“洋气”的砖混房。“这需要我们做大量沟通、解释、协调工作。”赵宇说。

  用绘画为村民展示改造效果、带村民征询游客意见……赵宇和设计团队想尽各种办法与村民充分沟通,让老建筑尽量得以保存。与此同时,他们走访村里老人挖掘传说、故事,整理成文字后将相关景物保留、展示。

  通过艺术挖掘,下庄和杨家槽的改造效果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认可。赵宇说:“杨家槽常住人口越来越多,下庄旅游也起了步,‘个性化’的村庄更有乡愁味,这是审美的进步。”

  万州区李河镇棕花村香根草种植基地负责人余思成:

  治污又致富 香根草成“香饽饽”

  最近一段时间,万州区李河镇棕花村香根草种植基地负责人余思成马不停蹄地在万州龙沙镇、郭村镇等地考察。明年,他的香根草就要在更多乡镇落地生根了。

  “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大家生态保护理念的增强,我的香根草已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余思成笑呵呵地说。

  2019年,时任棕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的田军,为了解决当地养殖污染,发动养牛大户余思成发展起了香根草产业。

  说起香根草的魅力,余思成语带兴奋:“它的叶、茎能够加工成饲料,根须1米多长且韧性强可以固水土,植株对氮磷耐受性强可以处置沼液,是非常生态环保的产业。”

  2022年,是余思成的香根草产业起步的第二年。他共种植400亩香根草,年产香根草1600万根。

  这一年,余思成明显感觉到订单越来越多,基地周边的云安猪场、大明猪场相继与他达成沼液处置合作协议。这引发了余思成的思考。“我们万州发展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沼液处理是一个难题。”他说,养殖粪污处理需干湿分离,干的可用于制农家肥,可大量沼液若还田就必须用锯末、糠壳等混合发酵,否则其腐蚀性会致使植株烧苗。

  在这种情况下,耐受力强的香根草就成了消化沼液的最佳“容器”。周边猪场将沼液拉到香根草基地,经过一段时间静置发酵后,就可直接还田,余思成则从中收取处理费。

  但对于距香根草基地较远的乡镇来说,就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运输成本、难度直线上升。“所以,最近我四处调研,打算开辟新合作模式,明年开春后将香根草种到其它地区,解决当地养殖粪污的同时,还能带动村民致富。”余思成说。

  本版稿件由记者栗园园采写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