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外卖小哥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重庆农业科研“候鸟”南繁育种忙大渡口这场发布活动吸引企业频频“抢麦”开足马力赶订单重庆钢铁前11月降本超2亿元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第004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版 下一版 
江津:外卖小哥成为基层治理生力军
重庆农业科研“候鸟”南繁育种忙
大渡口这场发布活动吸引企业频频“抢麦”
开足马力赶订单
重庆钢铁前11月降本超2亿元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供水水质情况简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钢铁前11月降本超2亿元

  重庆钢铁工人正在生产线作业。(企业方供图)

  (上接1版)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激发调动职工的智慧,则是推动创新的一条捷径。”重庆钢铁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企业“三降两增”目标(即“增产增收降本、经济采购降本、节能降耗降本,卓越精品增效、联合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增效”),今年以来重庆钢铁通过开展职工“献一计”活动,面向一线职工开言路、集点子,并将员工真知灼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激发出企业全员的创新创造活力。

  绿色发展

  回收热能每年自发电近20亿度

  “利用生产钢铁时产生的富余煤气进行发电,预计年发电可达到19.2亿度!”重庆钢铁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进入四季度,重庆钢铁自发电量连续刷新纪录,连日来日均突破1000万度,不仅实现煤气零排放,还以此节约标煤2.8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万吨/年。

  随着近年重庆钢铁年产能不断提升,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富余煤气,对此重庆钢铁启动建设超高温亚临界发电机组自发电项目,通过完成锅炉汽机设备安装、水电气系统动力能源系统设施建设等,将富余煤气回收利用进行发电。8月以来,重庆钢铁已完成两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第三台机组正在调试中,预计年底投入运行。

  “当这3台发电机组全部投用后,企业自发电率将达到85%以上,不仅让富余煤气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煤气零排放,同时还将为企业提供强劲电能动力,弥补用电缺口。”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通过自发电这一项,企业就节省下购电成本5200万元。

  回收富余煤气用于发电,只是重庆钢铁绿色发展的一个注脚。近年来,重庆钢铁陆续实施一揽子节能环保项目,比如将于近期完成的,与宝武环科合作的高炉矿渣智能化循环综合利用项目工艺,将让高炉矿渣“变废为宝”,成为矿粉的生产原料。

  智能制造

  从传统“制造”转型数字“智造”

  “这套系统上线后,完成一张报表能节省20分钟,工作效率提高了90%!”12月14日,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设备点检员卢吉强告诉记者,通过“物流运输业务数字化管控系统”,企业物流运输实现“一张表”管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一直以来,码头浮吊、料场堆料机、皮带机等,都是重庆钢铁物流运输关键设备。以前这些设备都是独立运行管理,包括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时间等数据全由人工记录统计,既缺乏准确性,又占用员工大量时间且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物流运输痛点,日前重庆钢铁上线“物流运输业务数字化管控系统”,形成物流运输生产数据库。比如,通过该系统设备数据采集网络,实现了关键设备生产情况实时监控,以及码头船舶作业、料场原料消耗等信息自动对接。

  运用数字化系统取代人工报表从而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只是重庆钢铁尝到智能化的“甜头”之一。今年以来,重庆钢铁全力推动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转型,投入3.3亿元新增16项智能化投资项目,进一步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比如,重庆钢铁在今年初建成的双高棒生产线,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采用全线物料跟踪、可视化管理等多项“高尖精”技术,形成了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智能生产场景,让生产成本更低、产品质量更可控。

  重庆钢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企业将研发实施高炉工艺减碳、短流程工艺减碳等生产技术,逐年在生产操作、运行维护等环节新增投用一批工业机器人,提升企业“智能化指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