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本无路,群众首倡首创,就是在蹚出一条条新路。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一方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有哪些不足、不当,执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改成什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另一方面,问题总先于制度而出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理念等带来新问题层出不穷,对此,即便是顶层设计,也可能存在片面性、时效性等缺陷。而接地气的普通大众,基于现实利益考量,恰恰对此感知最早、反应最快、适应最好。越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是需要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让基层的摸索与顶层设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让群众敢首创,前提是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就要集思广益,用好群众智慧,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
让群众敢首创,要有容错机制,允许例外发生。立场、目的、利害关系、主观好恶等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对同一问题、政策的看法不同。只有以开放的胸襟,把对立变成对话,把意见听成建议,把批评视为指正,把挑刺当成除害,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兼听则明,在群众质疑揭短时查漏补缺、刮骨疗伤,而非揪辫子、扯尾巴、扣帽子、穿小鞋,才能激励更多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出更多影响深远的创新。
让群众敢首创,要大胆应用群众的首创成果。激发群众创造热情,支持群众创造实践,最关键是要有魄力善用、快用群众首创成果。要及时发现、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并指导新的实践;要从更广泛的利益群体、更长的时间维度,去审视群众的首创成果,即便暂不适宜应用推广,也应鼓励包容。
只有尊重群众的创造意愿,包容群众的创造成果,才能激发群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创造出更多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