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曜)11月2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中国气象局已批准成立9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其中,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将落户重庆,由市气象局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发展与规划院共同建设。
据了解,中国气象局重点开放实验室是开展气象前沿科学研究、行业或区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学术交流,汇聚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是在气象领域孕育重大原始创新、解决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科学技术问题的重要力量。
其中,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将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行业优势和重庆立体气候资源禀赋,助力重庆成为更多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成果诞生地,有效提升气候资源监测评估能力,凸显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完善气候资源经济转化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科技成果效益。
预计到2025年,该重点开放实验室基本形成气候资源向农业、能源、旅游、康养和低碳等产业转化的标准及技术体系,监测评估能力和技术实力明显增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转化工作成效显著,基本建成规模化发展的气候资源经济科研业务体系和发展模式。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土地类型多样、山川河流纵横、立体气候丰富、生态资源富集,是气候资源经济转化的天然科学试验场。”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主要有三大优势。
首先,重庆已开展了低碳城市、碳排放权交易、气候投融资等试点建设,“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上线运行,在全国率先打通资源到资产变现路径。其次,重庆深入挖掘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两大“本底”以及天气气候景观、立体气候、气象历史文化、喀斯特地理地貌、气候养生五大优势资源,初步建立了气候资源向旅游和康养产业资源转化的机制。第三,重庆已培育创建国家级气候生态品牌20个、市级气候生态品牌69个,气候资源经济转化成效显著。
据了解,该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立将有效解决自然气候资源“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在西南乃至全国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形成全国的气候资源经济转化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