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是我们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按三步走的思路提出了目标和任务。五年来,各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目标任务,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要认真总结经验,调整优化乡村振兴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五大振兴”走深走实走好。
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采取坚决措施防止耕地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粮食安全,种业是关键是命脉,要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牢牢掌握“卡脖子”的关键种业“芯片”。确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向耕地要产量,向科技要增收。只有这样,才能牢牢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装满中国人自己的粮食。
要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没有产业,说什么都是一句空话。传统农业要提档升级,做大做强做出规模;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延长产业链条,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增强乡村产业持续增长力。健全绿色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强化资源保护利用。要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拓宽乡村产业发展业态,在做大做强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乡村民宿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等业态,拓展农民的农外增收渠道。
要切实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涉及千家万户,要从生活、生产、生态、生命“四生一体”去发力。要从源头上预防外来物种入侵,规范引种管理、强化口岸管理和加强境内检疫,这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大事。要抓紧开展土壤调查,治理土壤环境,提升耕地能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和减少化肥农药施用,引导和鼓励有机肥替代,大力推广太阳能杀虫灯和太阳能路灯。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确保我们吃得好、吃得环保、吃得健康。
要坚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城乡差距不仅是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的差距,农村环境也是直观的差距。这些年农村环境通过系统整治虽有较大改观,但仍然是“短板”,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动员村社干部、农村党员带头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门前三包”“积分奖励”“先建后补”“多干多补”等措施,调动群众自觉性、积极性。要彻底处理好畜禽粪污、生活垃圾、农村污水,开展厕所革命,着力打造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借鉴城市市政管理的模式,从体制上完善管理,从机制上形成长效。
要努力发挥人才作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不拘一格选拔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积极发挥本地泥、瓦、石、木、蔑等能工巧匠的作用。要在选派大学生村官的基础上,每年选派一部分刚退休的各级干部回(到)村任“乡村振兴顾问官”,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信息、资金、经验等优势,融合当代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热情、激情,合力推进乡村振兴。要通过人才振兴推动文化产业振兴,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文化体育场所,开展农村各类“艺人”“达人”活动,讲述好古街、古寨、古院落和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故事,弘扬民族传统,让文化这个“魂”始终贯穿于乡村振兴全过程。
(作者系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