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10月2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今年我市37.8万亩再生稻陆续进入收割期,由于田管及时、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到位,不少区县再生稻平均单产突破300公斤,迎来丰收。
再生稻是头季中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养分和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从而实现一季两收,不仅能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收入,还能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这几天天刚亮,开州区中和镇白水村的田野里便机器轰鸣,农民正忙着抢收再生稻。经过农技人员实地测产,当地再生稻平均亩产达400公斤,加上今年8月中旬收获的中稻,两季水稻亩产超过1100公斤,实现了“吨粮梦”。
“再生稻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米质优良、省种节水、省工增效等优点。”市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方立魁说,得益于今年实施的粮油单产攻关计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部级绿色高质高效、市科技创新专项《再生稻减灾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等项目的实施,今年,我市再生稻长势良好,不少区县平均单产从200多公斤提升到300公斤左右。
方立魁介绍,预计11月上旬我市再生稻将全部完成收割。接下来,全市还将全面推广水稻适度密植、追施粒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高产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再生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