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年来,万盛坚持走绿色产业转型之路,工业主色调由“黑”转“绿”,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二十年前,一提起万盛,人们会马上想到一个词:“煤城”。最高峰时,煤炭产业产值占万盛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产煤量达重庆总产量的一半。黑色的煤、灰色的厂房、随处可见的煤灰——以至于有人戏称万盛为“光灰城市”。
如今,再到万盛,人们却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的主色调变了,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增加的同时,不少厂房、楼房的外立面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白色、浅色,干净而整洁。
“现在,绿色已成为我们工业的主色调。作为全国第二批、重庆首个资源型枯竭城市,万盛坚持工业强区目标,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10月11日,万盛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坚持不懈地重构产业体系,万盛已基本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今年前8个月,万盛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排主城都市区前五位。
初尝产业转型之甜
连片的白色平顶厂房,在连绵的绿色山峦映衬下,显得十分清爽。巨大的车间内,各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能防晒的镀膜热反向玻璃、能在透明与不透明间切换的调光玻璃、能自动加热去雾除霜的夹丝玻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这是福耀玻璃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所在地,它已在此扎根21年。2001年,汽车玻璃巨头福耀玻璃看好重庆汽车产业,与万盛地方玻璃企业合资成立了该公司。有了外来资金与技术的注入,万盛玻璃生产实现了由小作坊向现代化企业的飞跃。
“我们刚到万盛时,当地只有一家生产普通玻璃的企业。”万盛福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福耀的玻璃生产从切片、磨边,到成型、运输,已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自动化生产的实现,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万盛福耀已形成年产50万套镀膜玻璃、350万套高档轿车玻璃的产能。中国西南地区生产的汽车玻璃中,有近七成来自万盛。
福耀玻璃的落户,让万盛人看到发展煤炭以外产业的可能。以福耀为代表的玻璃材料产业,成为万盛工业转型发展的开端。
万盛以此为契机,开始积极发展以玻璃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先后引入福耀、耀皮、高科、铁锚等玻璃企业,生产汽车用玻璃、节能建筑玻璃、幕墙门窗玻璃等。如今,“万盛造”玻璃被安装到宾利、奔驰等汽车上,镶嵌到日本、阿联酋等国家新修的大楼中。去年,万盛玻璃产业产值达43.2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6.9%。
现代工业集群化发展,让老工业城市万盛初尝发展甜头,也让这座“煤城”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找准了方向,坚定地选择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精心“筑巢”吸引“金凤”落户
“两小时后要限电,但我们生产线上还有价值200万元的产品正在生产,一旦停电,这些半成品会立马报废,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怎么办呀?”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万盛经开区经信局接到了来自惠伦晶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惠伦晶体负责人语气焦灼。
原来,在今夏的极端高温天气中,为保障居民生活用电,按照全市夏季用电高峰期电力调控计划,惠伦晶体将被限电。由于设备正常启停需要48小时,突然断电不仅会对机器设备造成损坏,还会直接导致价值200万元的产品报废。
接到求助电话后,经过经开区经信局、平山园区管委会的紧急协调、不断磋商和调度,在确保民生用电情况下,惠伦晶体得以从容完成该批次产品的生产。
9月29日,当经信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惠伦晶体了解公司生产情况及发展中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时,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还真的管用!这件突发事件的妥善解决,让我们决定安心在万盛发展。”
在“软件”上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万盛还想办法为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硬件”,降低企业落户成本。
落户平山工业园的重庆冠宇电池有限公司2018年5月签约,2019年1月便正式投产。
“其实,最初我们在重庆考察落户地点时,万盛并非第一选择。”冠宇电池有关负责人说,打动他们的,是万盛能提供现成的大面积标准化厂房,可以大幅缩短企业投产时间、降低落户成本。
此外,国家能源集团、东方希望、西卡德高、奥镁集团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纷至沓来。他们均是被万盛提供的标准厂房或完善的交通、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而来。
今年,万盛经开区重点建设的基础设施类项目有9个,包括交通、能源、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以及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其中,关坝铁路、高新技术产业园标准厂房等重大产业承载工程正加快推进。
据了解,万盛经开区通过开发线上管理系统,建立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管理机制,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完善的服务;通过行政办事大厅“一口受理”,推动相关部门科室同步到现场验收等,实现最快1天完成工程竣工现场验收,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将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建立“一企一案、专班服务”制度,让政策含金量转化为企业获得感,吸引更多企业到万盛安营扎寨。
今年前8个月,万盛工业投资完成42.4亿元,同比增长49.9%,增幅在主城都市区和全市分别排第一位、第三位。其中,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0.6%,在主城都市区和全市均排第二位。
企业扎堆落户形成产业集群
在平山工业园,冠宇电池的厂房已在园区连成一片。在厂房周边,同样风格、同样颜色的建筑还在拔地而起。
走进厂房,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充满科技感:机器人的机械臂轻轻吸起半个手掌大小的锂电池,自动涂布、自动分切、自动卷绕、自动注液封装;物流机器人根据规定路线,将锂电池送至下游工序;合格的产品打包装箱……车间内,只有少量穿着静电服的员工来回监控生产情况、调校机器。
这是重庆冠宇在万盛最早的厂区。满产状态下,仅这一厂区每月就可生产550万只电芯,为知名品牌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提供配套。
“周边同样风格的厂房,都是我们的厂区,目前我们已建成5个工厂。”重庆冠宇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建设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重庆及周边需要锂电池配套的制造企业越来越多,让冠宇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年初,重庆冠宇总部又追加投资40亿元建设新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加6条高性能新型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智能化生产线,产品应用场景也更为广阔。
与此同时,惠伦晶体也准备在万盛继续扩大投资规模,预计全面建成后将在万盛形成月产2.2亿只石英晶体元器件的生产能力,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8亿元。
现在,万盛已基本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初步构建起“1+3”战略性产业集群。其中,“1”指将新能源(储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3”指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实行智能化改造“双轮驱动”,万盛正在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据统计,万盛已建成智能工厂2个、数字化车间13个、“专精特新”企业30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
依托“1+3”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万盛将实现再造一个“万盛工业”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区域工业总产值实现6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