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 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第016版:奋进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綦江 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綦江 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新时代文明实践“讲理论”活动

  东溪镇文明实践宣讲品牌——茶园夜话

  双龙社区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

  “王良志愿者”在永城镇中华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与孩子们共画美丽新乡村

  村里体育设施需要更新;空巢老人缺乏日间照料……每周三晚上7点半,綦江东溪镇上的文化茶园内都会如期举行一场热闹的文明实践“讲理论”活动——茶园夜话。

  在这里,镇村基层干部听民意、解民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党的理论和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綦江,通过摆龙门阵的方式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东溪镇并非个案。

  近年来,綦江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夯实阵地基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特色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增效。目前,据重庆市文明实践云平台数据显示,綦江区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8.2万人,有时长志愿者累计数、志愿服务活动数均位居全市前三,惠及群众超过60万人次,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情有所系 以红色沃土涵养文明新风

  寒露,连日秋雨后阳光温暖。

  安稳镇羊角村,一棵高约30米的枫香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树下,是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过境重庆时红一军团一师二团抢占羊角军事要地后的指挥部驻所。

  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学习教育大讲堂。

  “邓华将军率领红二团进驻羊角,构筑黔北防线,阻止驻扎在九盘关一带的川军向遵义方向推进,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每当老党员讲起那段烽火岁月,现场的党员干部群众都能真切地触摸到那个年代留下的印记,也能实实在在地体会革命前辈的初心和使命。

  今年7月,羊角村还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重庆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在此举行了“强国复兴有我——长征路上的思政课”。

  在这里,重庆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共同创作了一批体现长征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原创声乐与文学作品,将“三尺讲台”化为“四方舞台”,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

  当地志愿者也给师生们讲述了《枫香树下的扎根故事》《一碗羊肉汤》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安稳之路》3个故事,讲述了安稳镇的发展之路,也诠释着人们对新时代长征路朴素却深刻的理解。

  綦江,是川渝黔边红色摇篮,是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初期优秀指挥员、红四军军长王良烈士的故乡,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重庆及四川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之一——中共綦江支部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

  近年来,綦江区依托綦江烈士陵园、王良故居、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等170余处革命遗址,推出了缅怀先烈学党史、致敬英雄学党史、长征路上学党史等多条红色教育线路。永城镇、石壕镇、区妇联等街镇、部门成立5支红色志愿服务队,11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以情景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仪式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追寻先烈足迹、重温红色文化中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今年以来,綦江区利用红色资源,培育了“南州茶谈”“枫香树下学党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志愿服务活动340余场。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固定+流动”“文艺+”“服务式”等形式,举办理论微讲坛400余场次、主题宣讲1000余次。

  民有所乐 汇聚志愿力量解决百姓所需

  “中坝是我家,我家在中坝,我们共建小康家……”9月27日,秋收时节的三角镇中坝村遍地金黄,稻谷飘香,当地种植的优质大米正迎来丰收。收割、晾晒、颗粒归仓,哼着村歌的村民们停不下手上的活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可在几年前,中坝还是一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微薄的小村庄。

  “如何才能让中坝村在綦江甚至全国成功出圈?让中坝村成为充满泥土气的网红,成为中坝人无论走多远也要回来的家?”2021年初,中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钟萍方和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结合当下互联网时代传播特点和消费观念形式的变化,决定开辟线上党建工作和群众服务路径,在中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了“坝坝直播间”。

  “欢迎大家来到坝坝直播间,今天我们有很多好东西,糯苞谷、甜西瓜,还有妈妈老盐菜……”一年多的时间,“坝坝直播间”卖出了40余吨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收入50余万元。

  不仅仅是卖货。“坝坝直播间”因地制宜设置了坝坝茶、坝坝货、坝坝宴3个板块,各个板块分别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党建工作、推动产业发展、带动休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

  听民意、聚民力,用好志愿力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例子,在綦江还有很多。

  在古南街道綦齿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刘瑜收到了第四网格微信群里的消息:“棚户区改造外墙冲洗,水冲进家里,电视机进水损坏了,能不能找人来修理一下。”

  “好的,我马上联系解决。”回完消息后,刘瑜立即与施工方联系,既修理损坏的电视,也解决外墙冲洗水冲进居民家中的问题。

  以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以綦齿社区为例。该社区将8个支部建立在8个网格上,将44个党小组建立在147个楼栋上,由120个党员志愿者带动社区727名党员联系群众,吸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乡贤、退休干部、青年学生等普通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仅如此,綦江区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进社区文明共建,在城市社区创新设立“大党委”,选派38名区级部门党员主要负责人、41名街镇党员领导干部兼任城市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以“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构建社区“大党委”引领文明实践站、带动N个文明实践阵地运转思路,充分运用现有资源,把社区文明实践阵地与基层党建、社区综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阵地相结合,设立“暖心管家”“社区公益服务”等功能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全覆盖,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梦想课堂、三下乡、关爱帮扶行动等1800余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订单1800余份,派出有效订单1280余份,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满意率达100%。

  心有所归 搭好阵地平台引领主流价值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年8月,永城镇中华村乡村“复兴少年宫”里,一场文明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七夕”中华经典诵读正在热闹地开展着。30余名暑期儿童围坐一起,分享着自己喜爱的中华经典诗歌和经典名著,大家争先恐后,现场笑声连连,掌声不断。

  中华村的社工和志愿者们还向孩子们普及了有关七夕节的起源和民间习俗等传统文化知识,丰富了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活动中,还增加了儿童暑期安全教育环节,采用知识讲解、安全演练、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重点宣传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识,孩子们体验了求救电话拨打、紧急救援、心肺复苏等项目,提升了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自觉远离各种危险。

  中华村是綦江区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试点村之一。

  自2022年试点以来,中华村乡村“复兴少年宫”依托王良同志纪念馆暨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基地,“中华小书房”和中华村“乡村美术馆”等,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志士的感人事迹,积极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音乐、美术、书法、阅读、朗诵、手绘等文艺活动,组织非遗传承永城吹打等乡土文化体验,开展柑橘蔬菜种植采摘、锦鲤喂养等志愿服务、亲子活动,让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为附近村社区孩子们学习交流的乐园。

  据了解,近年来,綦江区建立健全了“1+21+381+N”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按照有工作场所、有统一标识、有志愿队伍、有活动项目等“七个有”标准,完成多功能室、理论大讲堂、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建设,推进中心建设规范化。各所站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快乐家园、养老服务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现有平台,因地制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并以此为依托,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等公开课、才艺教学等技能课以及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实现“一个所站、N点辐射、多重功能、共享使用”的局面。

  与此同时,在21个街镇、381个村居建设志愿服务站点,实现志愿服务“零距离”。在文图两馆、服务大厅、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打造98个志愿服务点,就近就便为群众提供文化、医疗等服务。在136个小区物业公司联建志愿服务点,“小站点大作用”,通过设置志愿服务站点,由点及面,带动全区志愿服务工作,提升文明形象。

  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辖区群众“聚心堂”,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心与心之间融洽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细水流淌般润泽百姓。

  郭灿灿 贺娜 姚兰 图片由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