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尊师重教,又应以何为本?
10年来,我市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基础工作,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形成党委坚强领导、政府全力推动、部门协同配合、学校科学管理、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师工作良好局面,开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新征程。探索实践中,一个信念越发坚定:尊师重教应以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为本。
实,是引领实、举措实、管理实、发展实;
好,是信念好、德行好、学识好、待遇好。
一件件实事,落地有声;一件件好事,暖在心间。尊师重教在巴渝大地蔚然成风。
奋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重庆正全力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让广大教师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脚下有路,为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眼里有光 追逐理想
在立德树人崇高事业中高擎信仰旗帜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重庆教师时时回响在耳边、渐渐铭刻在骨子的铮铮誓言。从怀揣梦想走上讲台、到扎根教育事业培育时代新人,理想信念始终是教师教书育人不竭的动力源泉。
为打造一支新时代好老师队伍,我市高擎信仰之旗,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引领所有教师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圆民族复兴之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双培养”机制,推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党建工作全面发力,我市涌现出越来越多信念坚定、担当作为的好老师。
在2022年重庆市“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现场,有一位身材娇小、面带笑意,一看就令人感到亲切和温暖的女教师,她就是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罗进。投身学生工作13年,她既做知心姐姐也做人生导师,创新开展思政课,把讲理论融于讲历史、讲故事中,让信仰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罗进总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平凡,但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耕耘、默默奉献、勇担使命、履职尽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缩影。
我市历来重视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政课教师,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今年4月以来,渝中区“行走的思政课”大火。该课程深挖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人文底蕴,设计研学路线,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在这门课程里,看得见的是育人,看不见的是育师。
渝中区借课程设计、研发、实施的契机,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升思政教师专业能力。拿重庆市人民小学来说,学校坚持教育者一同受教育,通过十大课程群中的“理想信念课程群”涵养教师德行,同时为思政教师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训,以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有力支撑了学校“红星耀童年”德育品牌打造。
教师眼里的光,是红色信仰之光、是报国图强之光。他们逐光而行,把青春与梦想挥洒在铸魂育人的美丽画卷中,在服务党和人民的事业中绽放最美教师力量。
心中有爱 以德施教
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照亮前行方向
回望重庆教育奋进之路,优秀教师、最美教师、教师楷模等群星璀璨。他们心怀大爱、师德高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他们中,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20多年来,她用心、用爱扮演着妈妈、老师的角色,通过艺术、体育为视障孩子打开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帮助至少330名视障学生圆了大学梦。她说:“看到我的每一个孩子挺起胸膛的样子,这是我今生最大的欣慰。”
他们中,有重庆市“最美教师”、优秀教育援藏人才李旭。两年援藏期间,他走访调研了昌都各级各类学校,到最偏远的牧区看望慰问孩子们,主动承担最艰苦的春节留守值班任务,努力为昌都一高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他将无私的大爱献给藏族孩子,让美丽的格桑花傲然绽放。
还有用生命托举生命的“时代楷模”王红旭,医教双馨、用生命教育培养创新医学人才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冉建华,扎根山区学校潜心育人38年的重庆市“最美教师”金维山……他们以爱岗敬业、奉献到底的姿态,营造出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专题教育,通过广泛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宣传师德典型,建立群众举报问题查处机制加强监督监管,强化师德考核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等举措,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尤其是出台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10余项,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惩戒力度,划出师德“红线”。
当前,我市正积极建立教师职业行为信用平台,完善个人职业行为档案,推进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同时探索师德与社会诚信体系对接机制,建立教育从业人员职业信用体系,进一步推动师德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有调查显示,我市家长、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不断提高,96%的家长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师德师风表示满意,93%的学生对老师的师德师风表示满意。
肩上有责 育人为本
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支撑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是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如何让这支队伍更庞大、更有力?
对于教师来说,要深研教学、创新教法,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与效果;对于教育系统,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强化教师教育,为教师发展赋能添彩。
我市坚持全局谋划,重点突破,构建起高校、区县教育部门、教师发展机构和中小学校四方协同育人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夯实供给及需求驱动两个层面落实教师培养培训,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从供给发力提升师范教育水平,通过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等多项举措,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据统计,我市已累计招收小学全科师范生1.2万人、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2700人。
瞄准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满足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比如中小学阶段以素质能力提升为重,更要兼顾城乡统筹谋划;职业教育阶段更为看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高等教育阶段则聚焦高层次教师队伍培育。
以中小学教师发展为例。我市特别成立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加大名师培育力度,同时积极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国培、市培实现了乡村教师全覆盖。各区县则结合自身特点,构建各有特色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体系。例如江北区采取团队建设、参悟训练、理论讲座、观摩实践、名师示范等多种培训形式,强调理论智慧与实践环节并重;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北师大合作开展“重庆江北‘APEx’实验区”,与全国各大院校机构、著名中小学开展深度合作,落实培训跟踪指导,确保教师培训质量有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成功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创建点,探索建立了“同步立项、联合组班、跨域培训、协同监管、一体评价”的跨省市协同培训模式。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大力推进两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目前已开展跨区域协同培训近2000人。
脚下有路 乐业善教
从教师待遇之变看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在秀山县最偏远的小学之一——隘口镇凉桥小学,校长孙军正谈起如今的教师待遇和生活环境,直说“很满意”。孙军正是从凉桥村走出来的人,回到乡村、扎根乡村,24年来,他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巨变,切身感受到乡村教师地位的提升。
“刚开始我还是代课教师,工资低、待遇差。但现在虽然改变不了自然环境,但是政府积极为我们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环境,每月到手的乡镇工作补贴和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共有1000多元,办公硬件设施搞起来了,修建的教师周转房住进去了,人人都有机会参加培训,真的让我们感觉很幸福。”在孙军正的讲述中,一幅乡村教师乐业善教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幸福感或许很抽象,但到手的补助资助却是实打实的福利。
据了解,我市加大对乡村教师补助资助力度,实现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分类分档提高。2021年,全市8.8万名乡村教师享受补助资金4.04亿元,标准最高达1600元/月。同时,乡村教师还有200—300元/月乡镇工作补贴,11个区县乡村教师还享受最高415元/月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秀山县教委反馈说,这些年乡村教师参加县内部门遴选和城区学校公开选聘的人数大幅减少,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进一步稳定下来。
乡村教师待遇之变,折射出我市教师地位之变。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着力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从教育系统内部到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风尚,真正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在制度管理方面,我市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实施编制周转制度,深化职称与评价改革。同时还完善了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在11个区县开展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在38个区县全覆盖。
在待遇落实方面,我市健全动态调整和保障教师工资待遇的长效机制。2017年起,全市执行统一的基础绩效标准,各区县按照“与公务员奖励性补贴水平大体持平”的原则设立义务教育教师超额绩效参考线,与公务员奖励性补贴同步同幅核定。除提高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外,还大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补贴标准,从占基本工资的15%提高到30%;提高特岗教师补助标准,每年补助标准由3.46万元提高到3.82万元。
把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提升教育幸福感作为重点工作,我市还积极开展荣誉表彰和教师减负改革。比如合川区在全市率先启动教师减负工作,社会事务进校园、督查考核事项大幅减少。又如实施“教师幸福工程”为教师组建专业社团25个、兴趣社团200余个,还有弹性上下班管理、暖心调休日,切实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巴渝大地上,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撑起一片天。
重庆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重点计划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师范大学2所,支持高水平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建设。新增教育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力争20个师范类专业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10个示范性教师发展机构,建强100个左右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基地,培育50个左右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建好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践基地。
实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和校长、特级教师等高层次人才2000名以上。幼儿园教师持证率达到99%,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待遇水平逐步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达到当地上年度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以上。继续实施高校“巴渝学者”计划,加大讲座教授选聘和青年学者培养力度。
实施职业教育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
建设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30个,新增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5个。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5%。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
新增各类高层次人才400名、国家级人才团队25个。
王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