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 筑牢民生之基 增强百姓幸福感
第014版:奋进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沙坪坝 筑牢民生之基 增强百姓幸福感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坪坝 筑牢民生之基 增强百姓幸福感

  五云湖公园 摄/伍北海

  春风行动送岗位进社区

  重庆市沙坪坝小学图新小学校 摄/伍北海

  井口街道美丽阳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正在学习手工制作

  老百姓的生活有没有幸福感,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这个地方民生的基础牢不牢。

  这个国庆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的老百姓就地过了一个幸福又愉快的假期:广场上,中老年人的舞姿优美;乒乓球馆里,年轻人挥拍酣战;后山的人行步道上,登高锻炼的人们三三两两,村里的小广场上,优美的歌声随风飘荡。

  幸福,挂在了沙坪坝区居民的脸上。一位在广场上跳舞的大妈说:“吃穿不用愁,看病不作难,休闲有玩头,这样的日子就是幸福的!”

  筑牢就业创业基础 让百姓有事干、好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沙坪坝区的就业和创业总体稳定。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1.03%;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1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227.53%;开展各类职业培训8200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26.15%。

  “经济形势越复杂,越要保证老百姓有事干,有业创。”沙坪坝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一开始,全区成立由发改、财政、人社等26个部门组成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调度全区就业工作,并围绕稳经济大盘,成立稳就业专项工作组,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会商”,协调解决系列重点就业问题。

  在促就业方面,沙坪坝区做到了全域精准匹配,求职寻岗一应俱有。充分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和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政策性岗位,建立用工需求和重点群体就业意愿“双清单”。并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43场,提供岗位7.52万个。同时,在沙坪坝区的东西部同步启动建设两个“零工市场”,为劳动者打开短期用工和零散用工门路。

  在稳就业上,今年以来,沙坪坝区全面、细致地把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到实处,先后为1.3万户企业减收失业保险费10593万元;为8308户企业发放稳岗资金4194万元,稳定了岗位13.7万个;为128户受疫情影响企业(个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13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447.17万元。

  “一站到位”的精准服务,促进了就业和创业。沙坪坝区建立起52万余人的人力资源信息库,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同时,推进高校毕业生档案、户籍、组织关系等手续一次性“打包”办理,36项就业政策“全渝通办”,35项就业服务事项“一窗综办”,4项就业服务“跨省通办”。对高校毕业生、退捕渔民、就业困难人员等建立“一对一”跟踪帮扶机制。

  就业基础的夯实,让沙坪坝区城乡居民基本上实现了有事干、好创业。

  筑牢教育文化基础 让百姓上好学、精神爽

  今年9月,沙坪坝区新建的树人崇人小学、树人和平小学和沙小图新小学正式投入使用,青木关小学的改扩建项目二期正如火如荼推进中。

  让老百姓不但有学上,而且还要上好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这是沙坪坝区在筑牢教育基础上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沙坪坝区除编制实施了《沙坪坝区优质学校建设2025》《沙坪坝区中小学布点规划(2021—2035年)》外,还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0所,并与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附属学校6所,新增学位2.75万个。专项投入2.04亿元,翻修塑胶运动场27块,新建、改建功能室182间、计算机教室63间、录播教室20间,增配“班班通”多媒体设备1772套、校园广播音响系统65套、图书资料13万册,信息化综合指数已居全市第一。

  在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教育中,沙坪坝区建立起全学段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城市+农村”“名校+新校”“强校+弱校”办学模式,实施优质学校集群化发展行动,培育起优质中学集群5个、小学集群14个、幼儿园集群7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超过85%、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超过80%、市级重点普通高中占67%、市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占83%。目前,沙坪坝区正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

  让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教育,需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因而,沙坪坝区实施“1+N”名师名优工程,建立五级人才金字塔培养体系,形成了有国家级名优教师27人、市级名优教师578人、区级名优教师602人的名优教师梯队。

  沙坪坝区是文化大区,在筑牢文化基础中,不管是公共文化设施,还是文化活动,都在努力地朝城乡一体化进行完善。

  《三河村里来》《远山遇见》是丰文街道三河村的原创歌曲。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该村还打造出“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萤火谷”文创农场、“镜蓝染”蓝染工艺特色中心等一批文创研学品牌。

  沙坪坝区以建设传承巴渝历史文脉的“文化传承示范区”为目标,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文化福利。目前,正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全区累计注册志愿者已达30.1万人,志愿服务队伍3289个。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了红岩微宣讲、文明旅游、疫情防控宣传等20项品牌志愿活动1525场次。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是满足老百姓对文化需求的基础。沙坪坝区对8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提升,建成了2个红岩智慧阅读驿站、2个乡村美术馆、2个文化体育公园、1个露天音乐演出点。

  筑牢医疗养老基础 让百姓病有医、老有养

  今年9月25日,新建的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开启试运行。

  “很方便,不用走出楼就能把所有检查做完。”在放射诊断科门口,正在等待做检查的一位患者对新院区科室的合理布局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新院区总投资约16亿元,设有床位1200张、停车位2160个,规模是原老院区的10倍。推出“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原本分散的导诊、分诊、缴费、采血等集中到一处,让患者“少跑路”,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与能力。

  在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上,沙坪坝区不惜投入。

  据统计,近3年来,该区已累计投入近25亿元、划拨土地210余亩,新增(在建)业务用房超40万平方米;为医疗卫生增编近600个,引育各级各类卫生人才200余名;建成市级“智慧医院”4家、“互联网医院”2家。

  今年,除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搬迁正式投用外,还完成了区疾控中心和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土石方及边坡工程,启动陈家桥医院二期的建设。

  前不久,沙坪坝区获得民政部、财政部2022年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是重庆唯一获此项目的区县。

  为让百姓“老有所养”,沙坪坝区已逐步建立起“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

  到目前为止,沙坪坝区的养老机构已增至96家、建成养老服务床位9332张,社会办养老机构数、床位数均居全市第一。建成养老服务中心14个、社区养老服务站89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沙坪坝区注重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动落实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实行智能呼叫设备、烟感气感探测器必建,护理床、适老化改造等“3+N”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模式。截至今年8月底,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90张。

  同时,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对青木关、中梁、凤凰3个敬老院提档升级改造为镇养老服务中心,已累计建设45个村级互助养老点,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巡访关爱制度,确保兜底保障对象及留守老年人基本生活安全。

  筑牢城乡环境基础 让百姓生活品质大提升

  “家门口就是步道、公园,小区还新增了书吧、驿站,路面也变得整洁宽阔,建筑焕然一新,住在这里,我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了!”双碑街道自由村社区典式楼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住在这里的居民何桂芳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典式楼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曾是老旧的开放式无物管小区,建筑老旧、外墙脏乱、配套缺失、雨棚及防盗网不统一、管线杂乱,每逢下雨天,路面凸凹不平处还容易积水,青苔湿滑,影响居民安全出行。

  今年,沙坪坝区对典式楼小区进行改造,不仅油化了路面、更新了铺装,还打造了健康小步道、林荫小驿站、共享小花园、文化小专栏、漂流小书吧等“五小”设施,为群众提供了小而美的公共空间。

  如今,不只是双碑街道的“典式楼”重焕生机,沙坪坝区不少老旧小区都通过改造换了新颜。据沙坪坝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区将改造52个小区、改造房屋377栋,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35万户。

  除老旧小区改造外,今年,沙坪坝区还对城市交通进行完善。

  国庆前夕,轨道交通环线、1号线、9号线沙坪坝站换乘大厅投入运营。一纵线、二横线、新凤中路等50余公里市政道路通车。科学城隧道、内环快速路拓宽、红岩村大桥等5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全区快速路骨架路网体系全面成型;同时,提速了40余条区级主次支道路建设,新增人行过街设施4座、山城步道30公里、停车泊位5000个。

  沙坪坝区乡村的人居环境也在全面进行改善。通过深入实施“一化两改三不见”和“五园共治”专项行动,今年,已栽种花木51公顷,乔灌木560万株。完成农房整治5000余栋,改圈舍、改柴棚1228处,清理管线“蜘蛛网”32千米,清理蓝棚顶11万平方米。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7014户。建成“四好农村路”368公里,布局生态停车场1000余个,新改建入户便道150公里,到户率98%。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15个、市级旅游重点村5个、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村6个,诗意田园已初具形态。

  城乡环境的改善,让沙坪坝区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王彩艳 陈佳佳 图片除署名外由沙坪坝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