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 实施“民生立区”行动 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第013版:奋进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在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江北 实施“民生立区”行动 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愿景画”变成“实景图”
江北 实施“民生立区”行动 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观音桥商圈的靓丽风景 摄/颜瀚

  市民群众在三板溪公园休憩

  江北区图书馆鸿恩寺新馆 摄/崔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年来,江北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两高”示范区,既注重“量”的合理增长,又推动“质”的稳步提升,更追求群众获得感的不断充实,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精细化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实施民生立区行动,探索创新“两眼向下”服务群众工作法,以优化老旧城区环境、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优化公交出行线路等一件件服务群众的“小事情”,组合成一系列立足实际的民生“大举措”,逐步将民生“愿景画”变成了民生“实景图”。

  深耕基层治理——“两眼向下”服务群众紧盯“最后一公里”

  江北区在长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能落地的新路子——“两眼向下”服务群众,为辖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做事,聚焦社会治理、紧盯“最后一公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走深走实。

  修剪树木、清理小区卫生环境、安装智能车辆识别道闸、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走进大石坝街道大庆村社区,这里的变化让居民们每天都乐在其中。“现在环境变得好多了,我们住得也更加舒心了。”提起成立业委会后小区的变化,居民们赞不绝口。

  大庆村社区的巨大变化,是江北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缩影。在各社区党委的领导下,不少小区先后完成业委会换届选举,通过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小区业主公约》等规章制度,定期召开议事会研究小区大小事,实现“自己的事自己议”。

  “两眼向下”服务群众既是服务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提升人民群众感知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去年12月15日,江北区被授牌命名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区”,蝉联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这背后也离不开“老马”带“小马”这个“两眼向下”服务群众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发挥。

  近年来,江北区不断深化特色品牌“老马工作法”,通过“老马”带“小马”,开创“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在12个镇街建立“老马工作室”,在128个社区(村)建立“小马工作站”,配备152名“专职小马”。同时,江北区还围绕“老马工作法”开展了社会矛盾风险防范化解特色培训,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主力军的综合能力。

  3月2日,江北区第一期“老马带小马”工作培训会在观音桥街道举行,全面启动“老马带小马”工作室进社区示范建设。会上,“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从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何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如何运用系统思维化解矛盾等方面入手,向“小马”们传授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老马’带‘小马’是一个有力的抓手,要通过这个抓手,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形成良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马善祥表示。

  “坚持‘两眼向下’是镇街工作最鲜明的导向,做好‘两眼向下’是镇街工作最重要的检验。”江北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社区内的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等多网合一,利用“小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大幅提升城市品质,让群众共享江北改革发展成果。

  聚焦公共服务——扎实绘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江北区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扎实绘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线”。

  “前几年,我们一直为孩子上幼儿园发愁,四叶草幼儿园的建成彻底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住江北区铁山坪街道胜利花苑小区的赵先生说,四叶草幼儿园是公办的一级普惠园,各类设施条件都不错,美工室、舞蹈室、多功能室一应俱全,尤其是老师们很尽责,家长们很满意。

  近年来,江北区将学前教育当成大事来抓,尤其是近两年,增加了不少公益普惠性幼儿园。今年,江北区还被列为重庆市“幼小衔接实验区”,已有23所学校(园)确定为首批结对试点校(园)。1-9月,共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所,1所由高收费转型,3所为新办民办幼儿园。完成普惠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拨付4555万元。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资源持续扩大,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超过5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保持在85%以上,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率达100%,全区学前教育基本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良好格局,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有显著提升。

  除了教育,江北区围绕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和文体服务保障等多方发力,出台了《江北区“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着力健全“基本+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多样化多层次生活服务优质发展,促进公共服务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相吻合,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均衡首善区,推动建设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更加丰富完善“民生立区”的内涵,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方面、全过程,聚焦增进民生福祉,让优质的公共服务、民生供给触手可及。

  围绕民之所盼——把工作“沉下去”,让实事“接地气”

  旧城小区改造升级、完善文体设施、改善出行环境……一件件便民惠民的“组合拳”,正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江北区图书馆鸿恩寺馆火爆出圈。其围绕赋能旅游,在景区内打造的公园式森林图书馆,让读者阅读于树叶间、呼吸在书页里,构成了一幅“馆在景中”“景中有馆”的人文风景画。

  除了享受在森林公园里阅读,“家门口的地铁站”又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观音桥街道半山华府小区早在2012年交付使用,但出行难一直困扰着居住在此的3000余户居民。今年2月,轨道9号线李家坪站的开通,让居民们乐开了花。但美中不足的是,从小区到轻轨站要步行15分钟左右,而且还是一段上坡路,对老人小孩来说,走到李家坪站存在很多困难。

  接到相关反映后,观音桥街道立即将其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协调推进。随后,由分管规划建设工作的班子成员挂牌督导,经过“专家团队”反复勘察,最终商定在半山华府小区门口选定位置,修建轨道9号线李家坪站2B出入口。

  近期,轻轨9号线李家坪站2B出入口将投用,半山华府小区居民“地铁修到家门口”的愿望成为现实。

  桩桩件件民生实事,赢得了老百姓的拍手称赞。

  在修好城市“面子”的同时,江北区也在建好“里子”上下功夫。在石马河街道阳光家园小区外,一台外挂式电梯格外显眼,蓝色玻璃外观尽显现代气息。这部电梯让这个老旧安置房小区的居民们过上了上楼下楼不再愁的幸福生活。

  这都是受益于区住房城乡建委建立的上下联动机制,通过积极发挥各街镇作用,按照“群众自愿参与”原则,在全区部分老旧小区力争增设电梯30台以上,并做好老旧小区增设电梯的补贴工作,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1-9月,全区已新核准发放36台电梯加装规划许可证,已完成施工27台,正在施工46台;完成资金补贴25台,共计发放补贴634.41万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把工作“沉下去”,让实事“接地气”,真正解决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是江北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服务于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认真践行“民生立区”的鲜明底色,更是书写一篇篇高品质生活篇章的靓丽成色。

  数读民生>>>

  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次,吸引14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8万人。1-9月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7794人。

  应届高校毕业生已解决就业1605人,就业率达到73%。

  23所学校(园)确定为首批“幼小衔接实验区”实施计划结对试点校(园)。

  上半年新增普惠性幼儿园4所,1所由高收费转型,3所为新办民办幼儿园。

  采用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的方式,全区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130个、养老床位总数3479张,提前一年率先在全市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提前两年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

  上半年全区累计新增各类救助对象258人,民政“惠民济困”理赔174人次、理赔金额28.59万元,共支出各类救助资金2613.25万元,8025名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全区已建成图书馆分馆64个、文化馆分馆20个,12个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116个社区(村)文化室实现100%覆盖、100%标准化,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民便民。

  在全区部分老旧小区力争增设电梯30台以上,把增设电梯补贴纳入江北区财政补贴范围。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江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