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渝北,重庆的交通枢纽 |
|
OPPO手机生产线 摄/尹宏炜 |
|
仙桃数据谷 |
近几个月,渝北打了一场稳住经济大盘的硬仗。
“稳住经济大盘十分重要,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今年7月,渝北区相关负责人带着相关部门,持续深入企业,督促中央、市级助企纾困政策和区级稳经济措施落实落细。
在竭尽全力打好稳经济大盘这场硬仗中,渝北在尽力帮助企业纾困,稳住经济实体、稳住和增加就业的基础上,还坚持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能级,提升发展质量来稳大盘。
在竭尽全力稳经济大盘中,渝北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对全区发展有深远影响的重大项目,成立专班、挂图作战,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渝北坚持通过促进消费,激发市场活力,以消费来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稳经济大盘这场硬仗,渝北打得实实在在,也打出了成效。
用足助企纾困政策 稳住经济实体
今年7月25日,对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再升科技”)来说,是一个渡过难关的日子: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该公司公开发行5.1亿元可转债的申请予以审核通过。
“这次得以发行可转债,离不开渝北区的保障支持。”再升科技副总裁杨金明表示,为应对供应链阻滞难题,公司亟需在现有生产规模基础上开辟新厂区、拓展新产线。
在得知企业面临的难题后,渝北区主动靠前服务,保障企业用地需求,使再升科技北部工厂投入使用,为此次发行可转债获批加了分数,更为公司转化全新工艺、扩大产能奠定了基础。
“用好用足助企纾困政策,帮助经济实体渡过难关,是我们在稳企纾困中打的组合拳之一。”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说,区里不仅把中央、市、区出台的助企业纾困政策和措施用足用好,还创造性地在金融、用地等方面,助企纾困。
日前,重庆新三雷实业公司从渝北银座村镇银行申请的100万元贷款完成放款。这是渝北实发放的首笔新型政担业务贷款。
据了解,目前渝北区的市场主体已超过17万户,但融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今年9月,渝北区财政局、金融办与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签署政担业务合作协议,发挥融资担保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渝北今年已累计为海特、强力模具等家企业协调解决用地需求1000余亩;推行稳岗返还政策兑现返还资金3784万元,帮助2419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11.6万个;发放社保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3615万元,鼓励企业吸纳就业2.03万人。
在助企纾困中,渝北区还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市场主体实施延期还本付息15.2亿元,为6623户企业发放普惠小微贷款62.9亿元,全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91.7亿元,同比增长19.6%。再贴现支持2769户企业共6.6亿元。今年上半年,为实体经济全口径减税降费达40.7亿元。
在用好用足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作用下,今年以来,渝北区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汽车、电子等主导产业企稳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大盘稳中求进。
全力招商引资 做大经济体量
前不久,北斗智联科技(BiCV)总部入驻渝北前沿科技城,这家专业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汽车电子前装研制量产能力和北斗高精度定位及服务优势的汽车智能网联产品供应商。随着北斗智联科技全国总部基地入驻,将进一步带动渝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聚变”和“乘积”效应。
“在稳经济大盘中,我们坚持通过招商引资,做大经济体量。”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做好签约项目的服务,加快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
据统计,今年以来,渝北新签约浪潮工业机器视觉总部、联想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等引资项目72个,合同投资额达739.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有23个,正式合同额达300亿元。资金到位额162.4亿元。
在新签约项目中,百亿级项目就有2个、20亿-50亿级项目有6个,10亿级项目6个。新签约的正式合同额、工业合同额、资金到位额分别完成市级年度目标任务的92.4%、111%、85.5%。工业合同额、资金到位额同比增长7%、44%。
与此同时,渝北加大项目跟进扶持力度,围绕“助推项目提早开工建设”这一目标,区委、区政府领导挂帅、高位推动,部门各司其责、协同配合,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等各个环节实行专人专班跟踪服务、打表推进,抓项目开工建设效果明显。今年以来,引资新开工的项目就达49个。
在做大经济体量中,渝北还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了《重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临空经济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000亿元,临空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
未来,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产业,全力推进重庆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重点打造木耳航空物流园、机场航空物流园和保税港区国际贸易物流园三大物流产业片区。
科技创新 增强产业竞争能力
今年8月下旬,渝北的高科技企业——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国首款双镜头结肠胶囊内镜(以下简称“结肠胶囊”),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向全球发布。
“我们这款结肠胶囊已获得欧盟CE认证,海外订单络绎不绝。”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在稳经济大盘中,渝北坚持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竞争能力,把智能制造、软件等主导产业做强。
重庆传音科技有限公司是渝北引进的一家智能终端制造企业,这家公司在渝北前沿科技城内建的传音“智汇园”项目,待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000万台以上的产能。
然而,这家公司不仅在产能上做大,还将在科技上做强。作为传音重庆研发中心的重庆传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研发设施的投入力度,持续引进技术领先的试验及检测设备,建成了一个包括视频测试、信号屏蔽试验、ESd|EOS实验、光学实验、性能功耗实验、频谱分析、音频测试、高低温试验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室,可进行超过200种的试验和检测项目。为满足移动智能终端研发、技术升级的需求,公司还将在原有研发中心基础上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初创型),进一步加大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引进和转化新技术。
汽车制造是渝北的主导产业,今年以来,渝北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向网联汽车产业升级。
今年上半年,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仙桃国际大数据谷汽车软件产业规划及人才培养计划,提出将聚焦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重庆汽车国际产业园,创建以汽车智能化产业为支柱的中国软件名园。
目前,仙桃数据谷内的软件入驻企业汽车智能化产品量产搭载已超过1000万辆,赋能实体经济作用凸显。其中长安软件研发已覆盖35个在研车型项目,技术搭载累计超过150万辆;北斗智联研发的智能座舱产品搭载汽车超过150万套;中科创达的智能汽车相关产品搭载超过200万套。
“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引进10家带动效应显著的龙头企业,100家创新能力强的核心研发企业,1000家创新发展后劲足的创新企业,汇聚相关人才1万余人,产业营收突破100亿元,带动万亿级智能汽车产业发展。”仙桃数据谷相关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渝北还帮助传统制造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增强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渝北区经济信息委已帮助104家企业获得2022年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认定、12家企业获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推荐智得热工进入国家第三批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今年以来还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专家免费对32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提供产线智能化升级建议方案。
促进消费 激活经济增长动力
“扩大消费供给,培育消费热点,打造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能,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今年7月,渝北区再一次对促进消费稳经济大盘作出部署。
“随着好几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大型商圈集聚消费人气,市民家门口的特色商业满足大众消费。”渝北区商务委负责人说,渝北正在形成良好消费环境。
“到这里来,能够买到最全、最优质的海产品。”几乎每周都要到渝北三亚湾水产市场来进货的四川德阳一位商家说。
位于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的三亚湾水产市场是渝北利用特色吸引消费群体的市场,以海鲜批发、水产品加工为主,有三亚湾生鲜集市、冻品集市、海鲜进出口贸易示范园等功能区,市场的面积有10万多平方米,300余户水产品为主的经营户。目前,每月的营业额有3亿余元。
海领(临空)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也很有特色,是服务渝北、辐射主城及川东地区的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有8万平方米,设有摊位800多个,拥有进口农产品、水果、蔬菜、冻品、干副、粮油等品类。目前入驻商户已达700多家,年交易额已达40亿元。
特色吸引,是渝北促进消费的一大创新。如在促进汽车消费中,渝北就通过集聚汽车销售和服务的4S店,形成全市最大的汽车销售服务链。目前,全区已开张营业122家汽车4S店,年销售额达119亿多元。截至目前,全区已有汽车企业130家,年销售额达119亿元。
利用节会来聚集消费人气,是渝北促进消费的有利条件。目前,渝北已培育、并固化了一批镇村赏花采果节、“一带一路”进口商品展、三亚湾海鲜节、夜市文化节等展会活动。这些节会活动都有效地集聚了消费人气,有力地拉动了渝北的消费,为稳住经济大盘激活了动力。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渝北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