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 德润苗乡聚民心 移风易俗促文明
第006版:喜迎党的二十大 文明实践润巴渝——重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题报道·彭水篇
上一版 下一版 
彭水 德润苗乡聚民心 移风易俗促文明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水 德润苗乡聚民心 移风易俗促文明

  鹿鸣文化节现场

  善感乡志愿者指导村民使用积分系统

  村民在积分超市兑换物品

  汉葭街道鱼塘社区“送医送健康”志愿团送医进学校

  核心提示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现实之需,更是民心工程,是打通宣传、教育、关心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以来,彭水自治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统领,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要求,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建成1中心、39所、296站。同时,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成1个总队、8个常备行业分队、9个特色部门分队、39个乡镇(街道)分队、296个村(社区)小队。

  截至9月20日,彭水共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6万余场次。其中以“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和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德润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500余场次;印发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宣传资料4万份,开展院坝会350余场次,宣教群众15余万人次,举办“苗寨龙门阵”微宣讲1000余场次。

  善感乡

  用积分量化文明 把村事变成家事

  今年以来,善感乡坚持以打造全县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为抓手,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建立完善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制”,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将文明实践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走出了一条群众积极参与的文明实践新路。

  9月9日,中秋前夜。善感乡政府与异洲共创家、冬青社工服务中心、同欣社工服务中心在该乡中心校和农纲村篮球广场举办系列活动,与群众共庆中秋。

  午后的中秋趣味游园会,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村民们通过注册异洲共创家会员,用获得的积分参与抽奖。首批报名的“熊猫小卫士”志愿者,则通过场地清理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积分。

  全民积极参与文明积分的氛围,已在善感乡形成。“参加活动就可以积分,参与志愿服务能够加更多的分!”善感乡宣传委员陈琳说。

  利用积攒的积分,村民可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善感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5家积分超市,采取“财政补一点、社会捐一点、村集体经济筹一点”的方式,充实生产生活产品用于积分兑换。

  群众如何获得积分?如何确保积分的公开、公平、公正?主导此项工作的社工组织异洲共创家,首先在线上构建起“小程序+管理后台+服务终端+大数据看板”智慧积分平台,让村民可便捷地通过微信小程序参与活动,获得积分。还在5个积分超市设置服务终端柜机,方便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参与积分。

  线下,通过召开院坝会、群众会、党员会等契机,积极宣传推广文明积分的好处。实行“提级监督”,常态化指导督促积分制管理工作,对积分内容、评价方式、结果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防止优亲厚友、特殊照顾,打“人情分”“面子分”,做到“应加尽加、该减必减”。

  为更好调动群众积极性,善感乡还提高了积分的物质奖励力度,并不断拓展积分运用。物质上,让虚拟的积分变成可以兑换更多生产生活用品或消费帮扶产品的真金白银。精神上,设立积分排行榜,将家庭和个人积分作为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优秀党员、好公婆、好儿媳、爱心商户、优秀公益组织等先进模范评选的重要依据,以及村干部任用、党员发展的重要参考。

  同时,创新实施政策激励,让积分变成资源红利,打破积分流通壁垒、拓展积分应用领域,积极引入医院、银行等第三方机构,签订相关合作协议,让村民可凭借家庭和个人积分获得信用贷款、医疗保健、技能培训等更多社会化服务。

  善感乡通过推行“积分制”树立文明正确导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动维护公序良俗,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走乡村善治之路贡献了力量。

  鹿鸣乡

  呦呦之地乡风美 以文化人润无声

  近年来,鹿鸣乡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一手在物质上“塑形”,一手在精神上“铸魂”,以“孝、诚、仁、善、信”等优良传统文化为指引,立足人文、经济、产业特点,努力形成特色鲜明的乡风文明品牌,推动文化振兴和文明实践行稳致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鹿鸣乡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来打,细化工作举措,明确整治重点,以提升群众参与度、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环境评比为着力点全面改善“硬环境”。伴随整治工作的推进,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工笔画徐徐而展。

  改好了环境的“面子”,更要有文明的“里子”。近年来,鹿鸣乡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典型评比活动,将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作为“好公婆”“好儿媳”“好乡贤”“好群体”等文明荣誉的评选条件,用基层“民”星引领文明新风,用生动的事例和质朴的语言传递着正能量,让和谐文明的新文明风尚四处播撒。涌现出阮仕合、冉业孝、英雄村1组全体村民等文明先进典型。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乡风文明大美、人间真情大爱、崇尚新风大义以榜样之力,向乡邻释放着文明的正能量。

  文化是文明的“压舱石”。近年来,鹿鸣乡积极寻找乡风文明与文化振兴的结合点与切入点,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势浸润美丽乡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6月11日,位于鹿鸣乡中心校的鹿鸣书院开院,百名学生背诵诗经活动成功举办。通过考核的99名学生,获得每人1000元助学金与“诗经小达人”荣誉称号。鹿鸣书院的诞生,让“耕读鹿鸣,牧人远乡”这一乡村振兴理念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同为文化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家村蒙古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引申,更是被纳入鹿鸣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居住着1000余名蒙古族群众的向家村,是彭水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落。4月17日,向家村通过举办庆祝蒙古族苏鲁锭节活动暨乡风文明建设表彰会,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基础。

  鹿鸣乡宣传委员聂其印说,在文明实践之路上,鹿鸣乡一方面结合鹿鸣书院开院与农家书屋平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针对留守儿童、返乡农民工等不同群体,举办诗经背诵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文化主阵地作用,倾力打造“书香鹿鸣”;一方面充分发掘乡村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强化原生态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实现旅游产业与历史传承的统筹发展,形成文旅产业集聚融合。

  鹿鸣乡的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向而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和文明实践动力与活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汉葭街道渔塘社区

  志愿团队专业化 “全端服务”惠群众

  汉葭街道渔塘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以服务居民为宗旨,探索实施“全端服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模式。在前端,做好居民、单位、需求3本社情台账;中端,建立一体化工作队伍,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和志愿服务小队长,组建起9支志愿服务小组,社区固定的专业化志愿服务人员达87人;末端,开展一竿子到底服务,做到活动不间断、服务不打烊、实践不收尾。

  8月12日一大早,渔塘社区的送医送健康志愿团便深入社区楼栋,开展免费义诊送医送健康活动。医护志愿者为居民进行疾病诊治,回答居民疑问,讲解保健知识,还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把药送进了家门。

  “我打心眼感谢这些志愿者。他们经常到我家来,关心了解我父亲的病情,及时帮我们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渔塘社区9网格,常年在家照顾患病父亲的居民张志淋说。

  送医送健康志愿团,是渔塘社区众多志愿服务团队中的一支,由彭水齐德中医院、县中医院、康桥中西医结合医院、阳光医院和扶元中医院组成,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义诊和上门义诊,为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和常用药品。

  据渔塘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正元介绍,渔塘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社情民意相对复杂。为促进社会治理,增进文明氛围,2020年以来,社区先后组建起“好邻居”志愿团、“小喇叭”志愿团、“好帮手”志愿团、创业就业志愿团、送医送健康志愿团、法律援助志愿团等多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队。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把社区逐渐变成一个大家庭。

  众多志愿者中,有退休干部、年轻党员以及各种技术能手。团队根据参与服务人员的自身情况设岗定职,确保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具体工作职责,尽量实现“专业对口”。各志愿团队立足自身职责,致力于开展服务活动,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陈正元表示,渔塘社区将秉承“居民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全方位、无死角、零距离开展志愿服务,并以志愿服务贯穿社区工作、社区治理始终,努力打造服务型社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区治理取得双进步、新成效。

  赵童 彭光灿 刘玉珮 图片由彭水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