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签12个协作项目 金额78亿元看这个学院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蝶变:重庆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铜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耕耘与丰收:裕农朋友圈的365天
第007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鲁渝签12个协作项目 金额78亿元
看这个学院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
蝶变:重庆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铜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耕耘与丰收:裕农朋友圈的365天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这个学院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
——访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刘汉龙
本报记者 李志峰

  刘汉龙在卓越工程师学院开学典礼上。(受访者供图)

  9月22日,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工程师学院)在两江新区龙兴新城正式揭牌,并迎来了首批招收的171名学生。这也是中西部地区首个卓越工程师学院。

  为什么成立这个学院?如何选拔培养学生?围绕相关话题,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重庆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刘汉龙。

  重庆日报:请问刘校长,为什么要成立这么一个学院呢?

  刘汉龙:首先来说,卓越工程师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稀缺资源。其次,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优化创新生态,是我国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0年6月,两江新区和重庆大学合作开展新工科教育实验,共同组建明月科创实验班,在国内率先突破以专业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界限、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范式改革的新工科教育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这次,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重庆大学与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三方在明月科创实验班的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建设了卓越工程师学院。

  重庆日报:工程师学院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

  刘汉龙:工程师学院定位为新工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主要聚焦“智能化+新能源”的产业发展方向,突破传统学院学科边界,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和需求创新问题为导向,努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培养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等国家急需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

  重庆日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有哪些创新?

  刘汉龙:工程师学院采用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围绕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与产品创新三大方向,设置系列技术类课程和项目制课程,搭建系列共性技术实验室和应用实验室,培养过程强化课程之间关联和交叉。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师学院改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课程将由重庆大学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讲授,企业导师进驻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潜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学生毕业后立即就能着手企业的研究项目。

  工程师学院将按照实验室管理模式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学生全部进驻实验室。

  重庆日报:学院怎么招生,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呢?

  刘汉龙:学院本学期招收2019级本科生,将通过初试和面试择优分批次选拔,特别注重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有科研成果或者转化项目。

  2022年首批计划招收250人,设智能汽车软件、智能制造、产品创新三个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例如,智能汽车软件方向,要求已完成大学本科前三年所有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至少掌握C、C++、C#、Java或python其中一种软件编程语言,学习过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等相似或相关课程(可入学前提前自学)。

  智能制造方向要求已经完成所有三年级课程学习,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和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产品创新方向则要求已经完成所有三年级课程学习,具有硬件制作类大赛经验。

  重庆日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刘汉龙:学生入选后,学籍保留在原学院(学校),在工程师学院进行为期一年项目制课程和毕业设计后,通过学分整体认定的方式,回到原学院(学校)完成毕业和授位。如获推免研究生资格,可选择在工程师学院继续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习,所获学分直接认定为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分,学习时间可缩短半年至一年。原学校(学院)收取学费,工程师学院免收学费和住宿费。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