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重庆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559亿元今天谁来修文物市级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启动征集4所在渝高校入选创新创业“国家队”合璧津高速先期通车段全线贯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江河洪水蓝色预警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智慧引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第010版:重庆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1—7月重庆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559亿元
今天谁来修文物
市级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启动征集
4所在渝高校入选创新创业“国家队”
合璧津高速先期通车段全线贯通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江河洪水蓝色预警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智慧引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十位文物修复师面对1.2万件待修复文物 ■许多修复项目缺乏年轻人才
今天谁来修文物

本报记者 赵迎昭

  重庆市首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正聚精会神进行修复。(受访者供图)

  参赛选手正修复瓷器。(受访者供图)

  战国鸟形铜尊。(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9月9日,重庆“最会修”文物的人汇聚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在重庆市首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上演强强对决。

  下午5点多,看着一位位获奖者上台领奖,活动主持人、重庆市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长袁东山心中有些五味杂陈:“你看,考古院、三峡馆的参赛选手中还看得到年轻人,但你看木作、泥瓦作项目的参赛选手,有年轻人吗?对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首先是对工匠的抢救和保护,这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袁东山的担忧不无道理。在文博展览越来越火热的当下,市民迫切期待沉睡在库房里的珍宝“活”起来。而让文物“活”起来的前提,是把文物修好。可放眼全国,文物修复师都十分稀缺。那么,技艺精湛的文物修复师何处寻,又该如何培养呢?连日来,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状

  “生病”的文物期待“恢复健康”,文物医生力不从心

  设计精巧的汉辟邪座青铜连枝灯、熠熠生辉的汉柿蒂纹鎏金铜奁……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三峡文物保护成果展上,一件件经过修复的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这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文物修复师修复时的艰辛努力。

  就拿汉辟邪座青铜连枝灯来说,在修复前,它已支离破碎,零部件共有25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文物修复师赵晓宇花了近2年时间才还原了青铜灯原本的模样。三峡博物馆文物保护与考古部副主任赵雄伟说,还有众多沉睡的文物,期待和这件青铜灯一样,从库房走向展厅,向世人展现神韵风采。

  为此,重庆计划分阶段修复1.2万件三峡考古出土文物,今明两年计划修复2000余件。三峡博物馆和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是重庆修复出土文物的大本营,两家文博单位分别有近20位、10多位文物修复师,可以想见,修复师总有医治不完的“病人”。

  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别。通俗来说,我们在博物馆内欣赏到的文物属于可移动文物,街头巷尾的文物建筑则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三峡博物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负责修复可移动文物。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它们主要负责设计,社会力量负责施工。

  而修复文物须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可逆或可再处理”等多项原则。修复前,要用科学仪器给文物“体检”,“体检”后再制定修复档案。档案中,不仅要填写文物基本信息,还要绘制病害图、记录修复方式等。仅这一系列流程下来,便要花费不少时间。

  袁东山感慨,熟练掌握修复文物建筑手艺的工匠正日渐老去,与此同时,鲜有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

  “搞我们建筑,特别是古建筑这一行的年轻人非常少。”曾从事40多年文物建筑修复的朱大武对此深有体会。

  朱大武退休前是重庆一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说,修复文物建筑不仅又脏又累,清理糟朽部位时还有一定风险。他带过一些年轻徒弟,但他们普遍喜欢钻研图纸,对施工不感兴趣甚至比较排斥。“其实,修复古建筑的收入比较可观,木工等技术工种一天能挣300到350元,但就是吸引不来年轻人。”

  探索

  师带徒、引人才,多措并举充实文物修复队伍

  文物医生紧缺怎么办?数十年来,重庆一直通过师承制方式培养文物修复人才。近年来,重庆还通过引进人才等方式,为文物修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说到师承制,文物修复专家张光敏是一位关键人物。张光敏做过舞蹈演员、财务和讲解员。上世纪80年代在重庆市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前身)工作时,她“半路出家”,和文物修复专家蔡长信学习文物修复技艺,凭着刻苦钻研,逐渐成为博物馆修复文物的顶梁柱。许多破碎不堪的出土标本,经张光敏妙手,被还原成一件件精美文物展品。

  20多年前,在巫山大溪遗址考古工地,张光敏开始将修复技艺传授给在工地做零工的吕国琼。

  吕国琼心灵手巧,在张光敏指导下,修复技艺不断精进,逐渐成为能手。在重庆市首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比赛中,吕国琼获得了金属文物修复项目一等奖。“能看到修复好的文物在博物馆展出,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吕国琼带着骄傲的神情说。

  张光敏笑称,这次参加比赛的人,不少都是她的徒子徒孙。师从吕国琼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0后文物修复师陈双、赵鑫宇等,就在比赛中一展身手。

  1997年起,张光敏还将纸质和织绣类文物修复技艺传授给女儿程廉。如今,程廉已是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团队的骨干,她修复的《棉花街壁报》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在她带领下,该馆自主实施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藏纸质和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入选“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近年来,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实施“人才强馆”战略,公开招聘的文物修复专业技术人员均师从程廉。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程廉将一身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文保新军。

  除了坚守师承制,引进接受过文物修复系统教育的人才也尤为重要。吕国琼的徒弟陈双、赵鑫宇分别毕业于保定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专业。参加比赛的三峡博物馆90后文物修复师赵晓宇、周昱岐分别毕业于陕西文物保护专修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相关专业。这些青年人的加入,让重庆文物修复队伍更具朝气。

  文物修复新秀正逐渐获得业界瞩目。如,周昱岐就在此次比赛中获得陶瓷文物修复项目一等奖。周昱岐说,不同地区的文物修复师,使用的修复方式与材料都不同。为此,博物馆方面请她列出工作需要的材料清单,并尽力提供,这样的全力支持让她十分感动。

  建议

  开设修复专业,请进来、送出去培养人才

  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文物需要得到精心保护和修缮。虽然重庆一直在坚持通过师承制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两条腿走路,但文物修复师缺口还是难平。

  “10多年来,我院开展了4期师承制培训班,探索新型师徒关系、新型传承关系、新型经济关系、新型考核体系、新型职级体系,逐渐搭建起文物修复技能型人才梯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说,即便如此,该院文物修复师还是远远不足,至少需增加一倍才能基本满足文物修复需要,“有时,我们不得不将文物送至兄弟单位进行修复。”

  如何壮大重庆的文物修复队伍,提高文物修复水平?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蒋刚建议,重师和重庆市、西南地区文博机构合作,共同开办文物修复专业,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在这方面,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已有探索。

  文物修复需要修复师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思考是,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引进文物保护、化学、生物等学科专业人才,提升文物科技保护和研究水平。

  除了立足本土培养人才,还要留住人才、培养拔尖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文物修复师的待遇也需提高。”张光敏希望相关部门在工资、荣誉等方面对文物修复师给予倾斜和保障,吸引更多人进入文物修复行业的同时,还能有信心干下去。

  在白九江看来,关着门师承不行,要坚持请进来、送出去,邀请文物修复专家来渝指导,将文物修复师送至兄弟单位学习,“年轻人要想成为文物修复界的中流砥柱,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长期坐冷板凳的心理准备,善于钻研的劲头。修的不仅是文物,还有寂寞。”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