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以改革“小切口”撬动教育大发展
第013版:强教兴渝新画卷 回眸重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这十年
上一版 下一版 
南川 以改革“小切口”撬动教育大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9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立德树人 践行“双减”提质
南川 以改革“小切口”撬动教育大发展

  南川区隆化六小学生挑战并打破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传统蔑艺的传承捡拾家乡味道

  核心提示

  “双减”是教育发展改革棋局上的重要一步,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之义和价值所在。

  以奋力书写新时代教育新篇章为目标的南川区,深刻理解“双减”对撬动基础教育整体变革的重大意义。全区教育系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立德树人谋全局,深化新时代立德树人区域实践范式探索,深入实施中小学减负提质南川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让教育回归本真。

  统筹规划,多措并举,蹄疾步稳,南川区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落到点上,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德育综合改革

  筑牢立德树人基石

  日前,南川区沿塘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我为生命负责”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学校通过教育氛围营造、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方式加强学生消防和防溺水主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沿塘小学“我为生命负责”主题教育活动是南川区打造“四有八为”德育精品课程的一个缩影。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对南川而言,如何兼顾区域和学校实际,规划区域德育课程;如何确定各学段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等德育要素?

  实践分析、深入探究,南川区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中找到了破解问题的办法:以深化中学、小学、幼儿园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以学生适应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构建并实施符合社会需求、富有时代气息、彰显区域特色、适应个性发展的“四有八为”区域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顶层设计着手。南川区出台《关于构建区域一体化德育体系的实施意见》规划实施路径和战略目标。制定《南川区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规划一览表》,确定以“我为祖国骄傲、为集体添彩、为家庭尽孝、为自己鼓掌、为生命负责、为学习加油、为规则点赞、为社会服务”等“八为”德育精品课程,涵养学生“四有”言行,即“口中有德、眼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的德育实施路径。

  以区域规划为主线。南川区各学校因时、因地、因年段开发实施符合学校校情、学情的“八为”德育课程,借助课堂教育、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德育课题研究等多元化载体和“四有八为”德育工作室,开发德育课程,推进课程实施,推动德育课程形成“一校一品”新格局。

  如神童镇中心校开展“我为家庭尽孝”主题教育活动;河图镇中心校以国旗下的个性展示开展“我为自己鼓掌”课程;北师大南川附校的小志愿者们走街串巷,开展“小眼睛看大世界——我身边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评议活动等。

  以评价机制为抓手。作为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重要一环,南川区以“七评两展一督导”评价机制助力区域德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上下联动,通过学生评、家长评、教研机构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评等多元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确保德育实效。

  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5年来,南川区“四有八为”区域德育课程开发及区域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认可,受到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报表扬。

  “四有八为”区域德育课程等成功创建为市级德育品牌,其中17门德育课程获市级精品课程,6门德育课程获全国奖项,其区域德育探索立项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年度课题和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同时,南川区作为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示范区”之一,参加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

  另外,为深化区域“四有八为”德育品牌培育,南川区还着力打造出极具辨识度与影响力的“礼好·金山美少年”礼仪教育品牌,创新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各校建设成果已开始显现。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质增效赋能“双减”

  “双减”的内核是减负增效提质,一增一减之间考验的是一个区域的教育智慧与担当。“双减”落地一年来,南川教育在强化顶层设计、加大专项投入的同时,狠抓作业育人功效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探究课堂教学深层变革。

  从多个维度评价、从量的堆积到注重质的提升、从孤立科目到跨学科内容设计、从作业检查走向作业监控……在南川隆化一小,作业布置逐步过渡到作业设计,要求作业内容明确、过程共研、成果共享。例如“虎年画虎”海报设计作业,从插画、文字到虎文化三个评价纬度展开,考察学生多项能力,同时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将作业设计作为一项重要改革来做文章,隆化一小并非孤例。去年来,南川区出台《南川区作业管理十六条》,着力管、究、查、备4个环节,做好培训交流、大赛展评、主题教研3个叠加,推进作业分层分类实施,建立学有困难帮扶制度,将作业设计纳入常规校本教研,确保学生当天作业不出校,提高作业育人功效。

  减负增效,对课堂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南川区聚焦“问课”行动,紧扣课前、课中、课后、作业4个关键环节,持续全覆盖推进三级“问课”行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夯实课堂主阵地地位。

  何为“问课”行动?简言之就是领导走进课堂听课记录、交流探讨。“问课”人可以是学校领导“自己问”、也可以是校外专家“请人问”,还可以是教研员、管理干部“主动问”。

  例如在南川一中,学校要求领导干部每学期现场听课不低于30节,听课后和授课老师交流,重点探讨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及作业设计等方面的落实情况。同时,学校还通过开办“文运大讲堂”,“外请专家”“内推行家”,不断强化“问课”实效;对于新教师采取“师徒制”结对帮扶,让老师们切磋教学艺术、提升教学技术。

  “问课”行动成为南川教育系统的一大特色,是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课堂提质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南川区已开展1000余次规模问课,97个课堂教学范式优化,2轮全员课堂验收,3次随机课堂考评和干部听评课大赛,21次区级课堂展评,实现2项市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的新跨越。

  构建课后服务体系

  多元融合五育并举

  去年12月,南川区隆化六小学生同时打破了“最快时间解4×4数字华容道”“1分钟内解最多的4×4数字华容道(25人一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亮眼成绩背后的原因,源于“双减”政策落地后,隆化六小积极探索“完成作业、培优辅差+社团活动、个性发展”的课后延时服务模式,打破记录的学生们正是利用这一时间段进行了集中练习。

  这是隆化六小将特色教学模式和课后延时服务模式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更体现出南川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带来的教育生态改变。

  “双减”之下,课后延时服务被重新定义。南川区按“5+2”“1+1”服务方案,开展“保底+特色”的“点餐式、走课式”课后服务,实施“家长学生双评价”机制,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方案指导下,南川各校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每天下午5点左右,南川各大校园内,学生兴趣高昂,积极参加特色艺术课程、体育运动课程、劳动实践课程……课后延时服务开展有声有色。

  目前,南川区已开设70余门“保底+特色”课程,引入“家长学生双评价”机制,惠及全区义务教育学生。

  优化机制家校协同

  合力提升育人实效

  以《南川区中小学减负提质实施办法》为行动指南,南川区借力“双减”撬动全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

  其中,“五大机制”有力保障了“双减”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据悉,为优化教育管理机制,南川教育系统用“十个一”科学做好“五项管理”,清单化减负;细化“两巡一访”督导机制,围绕“五育并举”“双减”全覆盖、全时段、全要素督查;夯实研训机制,深化蹲点帮扶和集团化订单式培训,聚焦课堂核心,开展听看查访全方位视导和培训;改革评价机制,即时性、阶段性、综合素养等评价三维共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考核机制,调整学校综合考核办法,适时启用降等和一票否决,专项考核“双减”“五项管理”。

  “双减”工作的落实,不仅需要工作机制的牵引与推动,更需要家校社多方协同、统筹推进,合力提升育人实效,让“双减”任务在家庭得到落实,实现家校社“同步”。

  为凝聚家校育人合力,爱心家访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的一项常态工作。每次家访,老师都要向家长认真细致介绍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详细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向家长介绍了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积极解答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困惑,让教育新政策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南川区大观镇中心校,学校开学初便会分年级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解读课后延时服务相关文件政策,争取家长支持。同时,开展“走进千家万户关爱万千心灵”的大家访活动,全体教师深入每家每户与家长面对面,掌握制约课后服务推进的“堵点”,对症下药,解决家长、学生的所需所盼。

  除了校内改革提质,南川区坚持齐抓共管,以压减培训机构、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风险管控为抓手规范校外培训治理,全力推进校内校外“一盘棋”,系统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立德树人谋全局,落实“双减”提质量。深化改革不停步,攻坚克难立潮头。南川区以“双减”为“小切口”撬动教育大发展,可谓定标明确,发力精准,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数说“双减”>>>

  作业设计

  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

  作业时间控制达标100%;

  全区学校展示63篇作业咨政论文;

  597篇区级精品作业设计;

  67份作业管理先进经验;

  3000件学生实践体验劳动锻炼跨学科综合类作业。

  课后服务

  70余门“保底+特色”课程;

  全区课后服务教师参与率97.8%,学生参与率99.2%;

  学生和家长对校内减负提质满意度分别为97.63%、97.9%。

  压减校外培训

  全区40所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清零;

  其中转型26所、注销或停办14所,压减率100%。

  陈明鑫 张颖 图片由南川区教委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