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珩 见习记者 云钰)9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报称,9月9日0-12时,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连续7天没有社会面的新增感染者。
8月以来,重庆共发生本土疫情21起
截至9月8日24时,我市在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的本土确诊病例有35例、无症状感染者35例。目前,所有感染者均情况稳定。
李畔表示,8月以来,我市共发生本土疫情21起,涉及19个区县。累计划定高风险区48个、中风险区80个、临时管控区205个,有效阻断了疫情扩散蔓延。
流调溯源结果显示,这21起本土疫情均系市外输入引起,源头明确、链条清晰。“8·7”九龙坡、“8·18”北碚等10起疫情均因市外返渝人员闭环管理到位,无本地续发感染者;“8·21”开州、“8·27”彭水等6起疫情的感染者均在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在7天内得到有效控制;“8·3”合川、“8·16”沙坪坝等5起疫情的感染者在隔离管控前有社会面活动轨迹,且活动范围较广、影响面较大,涉及合川、九龙坡、沙坪坝等10个区,持续时间较长。
其中,合川区已于8月17日起恢复常态化防控,长寿区、北碚区、沙坪坝区、璧山区、九龙坡区、渝中区、南岸区已于9月4—9日先后恢复常态化防控。
目前,我市仅有临时管控区3个(均在巴南区)。如无新增感染者,巴南区将于9月10日起恢复常态化防控。
本轮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李畔说,为及时发现社会面潜在感染者,控制隐匿传播风险,9月2日以来,中心城区各区相继开展了区域核酸筛查,广泛设置核酸检测点,方便群众及时就近核酸检测。
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坚守一线、连续奋战,市民顶日头、冒风雨,积极主动配合,保证了区域核酸筛查的顺利进行。
9月2—8日,中心城区分期、分批开展了区域核酸检测,除渝中区1起混检异常正复核之外,所出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我市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本轮疫情得到了有效处置。
返渝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做到“入渝即扫”“入渝即查”“入渝即检”“入渝即报”
李畔表示,社会面清零不等于疫情风险为零。当前,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我市周边多个地区发生规模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中秋节来临,提倡大家就地过节,非必要不离渝,特别是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和陆路边境口岸地区,节日期间倡导市内游、周边游。”李畔说。
如果一定要离渝,请主动在离渝前向所在单位和村(社区)报备,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渝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渝时做到“入渝即扫”“入渝即查”“入渝即检”“入渝即报”,也就是查验“两码一证”(即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入渝码”、开展1次核酸检测、填报“社区报告二维码”,向单位或村(社区)报备,并按要求做好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确需离渝的,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员工确需离渝的,需向学校报备。
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李畔提醒,中秋节日期间,大家应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相关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到宾馆、酒店、商超、娱乐场所等室内公共场所,要扫描场所码、渝康码(“渝康码”红码、黄码、弹窗人员不得进入)、测体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关于聚集性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按程序报审,落实防控措施,尽量缩小规模,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李畔表示,节日期间,我市将坚持做好人员、物资和设施设备准备,强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应急准备,坚持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一旦发生本土疫情,人员物资迅速到位,坚决果断处置疫情,为全市人民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