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七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土壤化项目基地,沙漠中茁壮成长的向日葵。 |
|
八月八日,大型喷灌设备正在对向日葵地进行喷洒作业。 |
|
八月九日,推土机在沙漠中忙碌,几个月后这里将建成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科研实验室。 |
|
8月8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沙漠土壤化项目基地里绿意盎然。本版图片由记者万难、龙帆摄/视觉重庆 |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黄介壕嘎查村二社,62岁老农王候喜站在齐人高的高粱地里东看看西瞧瞧,十分好奇。他有点想不明白——打他小时候记事开始,这片从来没有人种活过庄稼的沙漠,怎么就长出了比他机械化耕耘的田地里还要高、还要绿的高粱。
王候喜不知道的是,这片沙地名叫“环保沙改生态圈”,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领衔“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团队和重庆一家生态科技公司共建的。
他更不知道的是,对于“沙漠土壤化”技术研究团队来讲,这个生态圈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沙漠土壤化”有哪些新进展?带着疑问,8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前往内蒙古进行实地探访。
110天的奇迹:荒漠变沃土
“这个‘环保沙改生态圈’有2500亩,是易志坚教授‘沙漠土壤化’技术团队和重庆辰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辰砂科技)共建的,今年已经种下葵花、土豆、苜蓿、大豆、花生、高粱等作物,目前是第一期。”8月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齐沙漠土壤化项目基地,刁礼华对重庆日报记者说,根据规划,到2028年,这个“生态圈”将达到10万亩。
刁礼华是辰砂科技的母公司——重庆明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考虑到他有丰富的带团队经验,今年4月,公司决定让他“挂帅”,负责推进库布齐沙漠土壤化项目。
尽管4月份才入场,错过了很多作物的最佳种植季节,但刁礼华还是想试试,在这2500亩连绵起伏的沙漠里,庄稼能长成什么样。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的产业化没有经验可循。刁礼华从零开始,平场、改性、水灌溉、电供应、选种、化肥,他把这些要解决的困难一一列出,排好时间节点。
为了加快平场进度,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都被改造成了“巨无霸”,在沙漠里日夜轰鸣作战,提高了数倍的效率,为及时播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月15日:人员、集团下属公司改造的机械设备进场开始平整土地……5月中旬:总计30天时间,完成2500亩平场,完成多台指针式灌溉机安装……6月:完成2500亩沙漠改性,并开始播种……今年主要种植作物:葵花、土豆、苜蓿、大豆、花生、高粱、辣椒等。”刁礼华床头放着的一本笔记本上,清楚地记下了项目基地一天天的变化。
沙地的改造,也吸引了十余里外的王候喜关注。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把式”,最开始听说有人准备在沙地里种庄稼时,王候喜哈哈大笑,摇摇手说:“不可能,不可能,我62岁了,从来就没见人在这片沙地里种活过庄稼。”
沙漠给了王候喜太多痛苦的回忆。“种在地上,收靠天上。”这几年,每年受8级的大风和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他承包的千多亩地年年亏损,把多年的积蓄耗费殆尽。
对于刁礼华一帮人整天忙里忙外,他充满了好奇和质疑。他看着工人们拿出一包包类似黏土的东西撒进沙地里,再开动灌溉机的浇灌。
“等着吧,接下来有你们好看的,估计就是白忙活。”王候喜心里想着。但令他意外的是,种子播下去以后,竟然几天就冒出了嫩芽。
到8月3日,离进场110天过去了。王候喜站在基地观景平台上远远望去,昔日荒芜的沙漠竟然变成了绿洲!粗壮的高粱齐人肩膀、绿油油的苜蓿随风摇曳、成片的向日葵向阳而生,土豆和辣椒等蔬果,被摘进了工人们的食堂进行加工。
“庄稼能在沙地上长活就很了不起,没想到还能种成这样,真是个奇迹!”王候喜好奇地走进种植基地,他欣喜地摸着高粱、拨开小麦,闻着向日葵和苜蓿的草香,打开“快手”,上传着一段又一段视频,和他的粉丝们分享着这里发生的“奇闻”。
对于库布齐项目基地发生的一切,重庆明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邹贤明却并不意外。他信心满满地说,“有了今年的基础,我相信明年结出的果实还会更丰硕。”
邹贤明介绍,公司拟总投资5亿—10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今年一期完成2500亩种植,2023-2024年约实施3万亩,2025-2028年约实施6.5万亩,共实施约10万亩。他说,“这里用的是流到沙漠的黄河凌汛水,条件很好。我们的目标是在库布齐建立国家级沙漠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和技术产业化研究院,为防沙治沙、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碳中和碳达峰贡献一份力量。”
“狼尾草还长在地里就被订光了”
“赵老师在哪里?”无论是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试验基地,还是在库布齐项目基地,总能听到大家提到“赵老师”这个名字。
众人口中的“赵老师”,就是重庆交通大学沙漠生态研究院副院长赵朝华。作为“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该技术的产业化之路开启,他成了最忙碌的人之一。
在库布齐项目基地的简易工棚里,1号宿舍是赵朝华“安营扎寨”的地方。他的全部家当就是一个箱子,里面只装了几件换洗的衣服。
“随时都需要出差,我拎上箱子就可以走。”赵朝华经常奔波在乌兰布和、库布齐、塔克拉玛干等不同沙漠之间,长期在沙漠里搞科研,回重庆就成了梦想。
不过,一说起工作,赵朝华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打开手机相册,里面几乎全是每天记录的沙地变化。翻出微信,每一个对话框基本都在聊着技术和项目对接的事情。
“你看,这是我们当时在山西黄河沙滩地选址的经过。我们跟当地政府说,一定要选寸草不生的沙滩地,如果以前种植过作物的,不具有试验性。”打开一段视频,赵朝华和同事们在一片光秃秃的沙滩地上来回做着测量;赵朝华又点开下一段视频里,20亩黄河沙滩地上已经长出了成片的高粱。
赵朝华介绍,“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今年“试水”产业化推广,面积最大的是库布齐项目基地,面积第二大的基地在新疆若羌戈壁滩上。
“那里种植了600亩当地牧民特别喜欢的御谷狼尾草。从今年6月16日开始种植,现在已经长得有人那么高了。头一茬每亩可以收获2.5吨。”赵朝华说,由于御谷狼尾草细嫩,青绿多汁,营养丰富,消化率高,富含蛋白,所以草还长在地里时,就已经被当地的农户订光了。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推进产业化的成本有多高?赵朝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通常,1亩沙地的改造成本在2000元到5000元之间,一台旋耕机每天可“成土”50亩以上。在种植一年后,沙里的微生物种群和数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对比的土壤样品,可长期受用。
经过该技术改造后的沙地,作物产量高。“比如,2019年改造后的沙地,高粱平均亩产789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324公斤高出一倍多。”赵朝华说,在南疆地区种植的牧草,可收割三茬,亩产达到6吨以上。每吨牧草的售价在四五百元,而种植成本每亩800元左右,三四年就能收回全部成本。如果种植果蔬,只要管理得当,盈利更佳。
在技术团队看来,“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的产业化开启,不仅仅可以在内蒙古、新疆、山西,四川若尔盖的沙化草地、西藏大片的沙化地等地实施,还可在中东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地推广。
如果改造我国1%的沙化土地,就可获得2600万亩可利用土地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自2008年至今,历经1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示范,在国内外的中试面积已达2万亩,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项、国际发明专利7项。可以说,它已经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施工工艺和方法,具备了做产业化推广的条件。”采访中,易志坚满怀信心。
他说,在乌兰布和沙漠示范区,完成试验的地区防风固沙效果显著,生态环境也明显改善,“除各类植物竞相生长外,蛙类、老鼠、鸟类和许多昆虫也在改造地安了家,狐狸、獾、野猫、野兔也不时光顾。”易志坚指着一片长满草和灌木的地块告诉记者:“这是我们筑造的荒漠生态区,沙漠土壤化后种植了柠条、花棒等耐旱植物。2018年以来,这些植物一直未人工灌溉,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如今已形成生态屏障。”
“你看这些大豆苗,每一株都结了超过30个豆荚,其他地方很少见的。”漫步在乌兰布和沙漠示范区,易志坚带着我们在一块今年新开的“自留地”前停下了脚步。他弯腰拨开大豆的枝叶,托起一串串沉甸甸的豆荚向记者展示。今年第一次种的60亩大豆,就能达到较高的产量,让易志坚感到惊喜。他说:“大豆能够在沙漠土壤化地里生长并形成高产,这对保障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而我国沙化面积达25.95亿余亩,占整个国土面积的18%。“如果将‘沙漠土壤化’这项技术用来改造我国1%的沙化土地,就可获得2600万亩可利用土地。”易志坚兴奋地说。
“力学遇见沙漠,是我一生的荣幸。”易志坚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他正在“造梦”。
到达库布齐当晚,易志坚拿出一瓶高粱酿造酒向我们推荐道:“这是我们利用沙漠种出的高粱酿成的酒。它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沙之约。”
“目前‘沙之约’高粱酒的生产规模不大,也没怎么宣传,算是我们的一种产业化探索吧。”“沙之约”的味道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易志坚说,他和团队与广袤的沙漠达成“约定”:把沙子通过力学“约束”成土,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