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担使命 笃行致远开新局
第073版:T61 与时代同进步 与重庆共成长 重庆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勇立潮头担使命 笃行致远开新局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立潮头担使命 笃行致远开新局
——重庆交通大学多维发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科学城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迈入产业化,图为沙漠植物根系测量

  70余载岁月如歌,重庆交通大学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的办学传统,践行“明德行远 交通天下”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育交通拔尖人才、助力行业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书写了“立足交通、扎根西部,建设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放眼未来”的魅力篇章。

  回眸“十三五”,重庆交通大学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科创能力不断增强、队伍建设量增质升、开放办学亮点纷呈”,学校由扩大规模的外延发展迈向了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新阶段。

  筑牢党建之基

  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在重庆交通大学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党建按照“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双创工作的任务标准,聚焦“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着力打造国家级、市级、校级“三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

  如今,学校已有3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基层党支部入选全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二级学院入选全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这是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持续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学校党委书记李天安说。

  党建抓得好,学校就有魂。重庆交通大学党委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为学校内涵式发展、高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加强市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学科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行同向,引入课程思政平台,《栖居漫谈—人居环境概论》《线性代数》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董莉莉教授团队和赵磊娜老师入选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交通景观艺术设计》等7门课程入选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落实“五育并举”,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持续改进学风,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深化美育劳育教育教学改革。

  与此同时,学校党委将9个二级党组织设置为党委,同步设置二级纪委,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组织员配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成立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和警示教育研究中心,实现干部队伍、教师党员、毕业生廉洁教育全覆盖。实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和人生教育协同创新计划。持续开展十佳教师、明德奖学金、科教创新、志愿服务、“两优一先”等各类先进典型选树活动。

  学校党委还认真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全力做好巡视审计专项检查和整改落实。

  点亮科研之光

  逐梦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去年,重庆交通大学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一体化技术项目荣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这一技术项目已在内蒙古、新疆、四川以及中东和非洲等地开展2万亩试验示范,获得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共2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研究团队带头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该项“黑科技”体现了力学与生态的交叉创新,将实质性推动我国西部风沙区和“一带一路”沿线有治沙需求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助推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命运共同体。今年已开始产业化推广,目前新签项目覆盖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沙漠和戈壁共计13万亩。

  类似这样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在重庆交通大学比比皆是。目前,该校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4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0余个研发机构,建有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交大国科航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交通大学西科所院士专家工作站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平台,设立全市首个乡村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示范点AI互动空间,携手共建重庆数智乡村振兴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了水陆空齐备的创新科研平台集群。

  “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0余项,科技服务合同近2500项,科研经费共计10亿多元。

  发挥国家级平台创新引领作用,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如由该校副校长周建庭教授领衔建设的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结构与环境耦合的试验平台、全国领先的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平台,正在打造国际领先的大跨拱桥试验平台和主动风洞试验平台,在大跨拱桥、特长隧道建设领域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朝天门大桥、万州长江公路大桥等15座世界同类型最大跨径桥梁工程,先后获得10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长江、珠江流域70%以上的航道试验,处于世界内河航道研究第一梯队。建有包括葛洲坝到三峡大坝河段1:100物理模型的600多米长的三峡水运新通道科研基地,攻克了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和船闸建设等技术难关。

  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全环境路面加速加载实验系统,支撑路面新型结构的研发和路面性能的快速精准诊断。

  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重庆交通大学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学校建立了遍及全国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新建产学研合作基地108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70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9个,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等合作单位达成技术服务协议。

  铸就育人之魂

  成就有志有为的栋梁之才

  6月26日,“中交公规院杯”2022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举行。重庆交通大学提交的25件桥梁设计作品从19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总决赛中,作品《柔济桥》以9.32的高分位列第一,获得大赛的唯一一项特等奖。

  在各级各类大型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对重庆交通大学的师生来说,既是肯定与认可,也折射了学校培养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世界桥梁建设发展贡献智慧的积极作为。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重庆交通大学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创新等途径,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培育学生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胸中有志、有才有为的栋梁之才。

  聚焦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新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环境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汉语国际教育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目前学校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类别13个,市级重点学科16个。实现了主干学科与新兴学科交叉积极融合,获批智慧城市、智能交通2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面向四大交通领域和“交通建设”“运输服务”两个方面,改造升级“智能建造与维护”等8个专业集群和土木工程等11个传统工科专业,构建“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新工科学科专业体系。

  今年6月,学校工程力学、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轮机工程、建筑学、工商管理、英语等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共有2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育人质量提档升级。学校探索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新路,创办校校、校企联合实验班,开设行业专家“前沿微课”,建成省部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72个,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2个市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建了四大课程类别、15个课程平台、多样化课程模块的课程设置柔性新机制,增设了62门跨专业通识课和296门行业专家前沿微型课。克服疫情影响,设立首个海外高校在线课程引进项目,先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10余所世界500强高校和高水平研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国际朋友圈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十三五”期间,实现国家杰青“零”的突破,新增了一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以及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聘请了30余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顶级专家,对学科专业发展发挥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峥嵘七秩续华章

  激发师生创新奋发之气

  去年12月,学校以“彰显学术、文化引领、特色鲜明、务实节俭”为原则,举办了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发展高峰论坛等30余项学术文化交流活动。18位两院院士、30余所高等院校书记校长、130余家大型企业董事长及总裁、50余家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等一大批重量级嘉宾莅临学校。系列学术文化活动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学校70年的精神缘起、光辉历程、大学文脉、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特别是专程邀请老一辈筑路英雄和创校先辈亲属,更新南岸校区校史馆,建成科学城校区校史陈列展,达到了追宗溯源、尊重校史、再现校史的效果,增强了校庆活动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底蕴。

  校庆期间,学校还高规格举办《桥梁》杂志2021年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发展论坛、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等高水平学术盛宴。学校先后接受各地校友会和合作单位各类捐赠近3000万元,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8项,为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奋进“十四五”,重庆交通大学将始终高擎“交通天下”的办学理想,对照“百年交大百强高校”目标,抢抓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重要契机,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打造等为主要抓手,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增特色、提品质”,推动学校成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坚实力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何霜 张骞月 图片由重庆交通大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