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双一流”建设 迈向高质量发展
第069版:T57 与时代同进步 与重庆共成长 重庆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聚力“双一流”建设 迈向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大学
聚力“双一流”建设 迈向高质量发展

  西南大学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

  “理响青年”之香樟青年说,发出西南大学青年最响亮声音

  缙云苍苍,嘉陵泱泱;山高水长,养育栋梁。建校已有116年历史的西南大学,发轫于川东师范学堂的教育星火,而今已成巍巍学府屹立于国之西南。

  百余年来,西南大学始终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己任,杏坛育人,劝课农桑。一大批名师先贤曾执教于此,春风化雨,躬耕不辍。数十万毕业生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成为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中坚骨干。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西南大学聚力“双一流”建设,埋头苦干、勇毅前行,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扎根沃土 向阳而生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翻开西南大学的校史,会发现这是一部红色基因赓续与改革创新驱动并重的发展史。

  百年西大,源起清末。在“清末新政”改革学制、重视师范教育的形势下,由时任四川省川东道道尹张振兹倡议,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在重庆诞生,西南大学之源头即可追溯于此。

  1914年,川东师范学堂改名为“川东联合县立师范学校”。1931年1月,又改名为“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在这期间,时局动荡,学堂命运多舛,校址频迁,经费困难,校长屡易,几至停办。1932年,川东共立师范学校内设立乡村师范专修科,“以研究乡村问题、培养中级乡村师范之健全师资”,西南大学高等教育办学由此肇始。

  1933年7月,学校在乡村师范专修科的基础上建立“四川省乡村建设学院”,从共立师范学校分出单独办理,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1936年,四川乡村建设学院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在经费奇缺的困境中,不仅坚持教学与学术活动,而且还进行了战时教育、乡村建设和社会教育,并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决定筹组两所新型高校。1950年10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将1940年在重庆江津白沙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

  在筹建西师的同时,西南农学院也在紧张筹备之中。1950年11月27日,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科三系(农艺、园艺、农制)为基础,并入私立相辉文法学院的农学专业和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农艺系,组建西南农学院。

  至此,本是同源的师生员工及系科,经此次分化重组,建成了两所性质有别而又相毗邻的孪生高校。

  1985年8月、10月,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农学院先后改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2000年,重庆轻工业职工大学并入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西南农业大学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荣昌校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合并为新的西南农业大学。

  2005年7月17日,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随即步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行列,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上榜新一轮建设名单,双学科入围充分彰显了西南大学办学特色,开启有序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重要的在于有大师、有名师。今天的西南大学,已经成为大师云集之地,著名心理学教授黄希庭老先生,始终坚守着“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报国初心;国际蚕学界知名科学家向仲怀院士,毕生心血献给蚕桑事业,使中国蚕桑研究实现了由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甜瓜女王”吴明珠院士、“大地之子”侯光炯院士……众多杰出的校友都在以奉献为美,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大爱情怀中,成就事业、点亮人生,他们均在各自领域,充分发挥学术引领科技进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牢记使命 党建引领

  今年3月底,由《重庆日报》思想周刊与西南大学等全市各大高校合作推出的理论视频栏目“理响青年”甫一上线,便引起各方关注。

  该栏目以“95后”“0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以宣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主要内容,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用青年话阐释大道理,通过“青年讲给青年听”的方式,让更多的青年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青年”。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学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介绍说。

  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工作职责,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和内容体系。

  为推动全校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学校聚焦对标对表,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聚焦示范引领,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聚焦提升活力,着力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聚焦作用发挥,全面开展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榜样作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基层党建质量创优为主线,实施“红心领航”工程,强化政治建设;实施“红心铸魂”工程,坚定理想信念;实施“红心强基”工程,筑牢组织堡垒;实施“红心筑梦”工程,培育时代新人;实施“红心聚力”工程,推动融合发展。将标杆树立在党组织和党员身边,最大限度释放正向辐射效应。

  在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为全校学子讲授“思政大课”已成为常态。学校还相继举办“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组织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活动,策划开展“光影中的党史课”“云端党史课”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挖掘校史中的党史故事,举办“校史之夜”文艺演出,发布《西南大校史烈士名录》,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和经验,被《光明日报》整版报道,入选重庆市党史学习教育典型案例。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印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抓好“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系列思政大课建设,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4门课程入选省(部)课程思政重点课程。

  人才强校 科研育人

  “科学研究就是一辈子和困难打交道,一辈子和未知打交道,但每解决一个困难就会打心底感到高兴。”2021年9月14日,西南大学蚕学宫3楼办公室,84岁的蚕桑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在与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90后”陆昆鹏对话时,道出60多年科研工作的感悟。

  这场《重庆日报》关注报道的持续5小时的对话,不仅是一次关于科学研究选择与坚守的言传身教,一场关乎蚕桑产业重回经济发展“主赛道”的路径探讨,更是一位老科学家对年轻一代的嘱托和期盼。

  通过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建立了引育并举的人才体系,广聚天下英才,厚植科研沃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依托“聚贤工程”“英才工程”,学校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培育制度体系;设立“含弘领军岗”“含弘英才岗”和“含弘优青岗”等多层次人才岗位,采取相对优势的“基础工资+岗位年薪+标志性成果奖励”,强化标志性成果导向;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简化程序,优化流程,畅通渠道;建立后备人才库,制定分类培养方案和相关支持措施,多维度精准培育优秀青年人才。

  同时,学校出台《西南大学创新研究2035先导计划》《西南大学科研发展激励办法》等,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专班快速解决人才用房、实验设备采购、经费划拨、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诉求,并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及居家水电维修等后勤服务,全方位解除人才后顾之忧,增强人才归属感;举办人才学术沙龙等活动,畅通交流探讨、建言献策渠道,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激励人才勇拓新兴前沿领域。

  人才引进来后,学校秉承“科技强国”理念,坚守创新核心地位,把科技强校、科研育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聚焦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研究任务为抓手,构建多要素互融互促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

  2021年8月,西南大学科学中心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揭牌,重点建设“种质创制”“未来农业”“合成生物与大健康”“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等前沿研究中心,构建科技创新高地。2022年1月,作为重庆市“十四五”时期重点推进项目——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正式运行启动,西南大学负责牵头组建,聚焦长江上游重要特色物种,集中攻关种源“卡脖子”技术,为种业振兴贡献重庆智慧。

  不负时代 擘画未来

  “教育学、生物学两个学科的入选,再次给学校带来整体带动和提振精神作用。”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未来,学校将通过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带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竞争力提升,彰显农业科技办学特色;通过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促进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彰显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

  同时,根据“双一流”建设的定位要求,学校将结合现有学科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带动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整体发展,实现“双核带动”向“多点支撑”拓展,完成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基础学科为支撑、交叉学科为突破的学科布局,逐步形成定位准确、优势互补、有序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根据《西南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暨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学校综合性、有特色、开放式的研究型大学办学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国家教育现代化能力全面提升,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到2050年,学校教育学、生物学达到世界一流,带动更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守“三农”情怀,践行教育初心,怀揣科教扶贫和科技兴农时代使命,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助力石柱“中国黄连之乡”、忠县“中国柑橘城”、丰都“肉牛之都”、巫山“中国脆李之乡”等10多个重庆特色效益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石柱模式”成为校地产学研用合作优秀范本,“顶岗支教”受教育部认可并推广采用。近几年,在定点帮扶云南昌宁、重庆城口过程中,西南大学集聚师生校友全体智慧和力量,把技术送到生产一线,把物资送到百姓家中,把人才送到关键之处,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专家团队,找准根源对症,全方位助推国家战略实施,为当地发展贡献了强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持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全力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度参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畜牧科学城、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接续推进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

  百年风雨和磨砺,始成今日之辉煌。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心系天下、服务民生”是学校永远的追求。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学校将持续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改革动力,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发展能力,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朝着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韩笑 图片由西南大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