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创新创业弄潮儿 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第068版:T56 与时代同进步 与重庆共成长 重庆日报创刊70周年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勇做创新创业弄潮儿 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大学
勇做创新创业弄潮儿 书写新时代青春答卷

  重庆大学厚植“双创”沃土,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丰富资源和多样化选择

  重庆大学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6项金奖

  以“复兴民族,誓作前锋”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在重庆大学90余年砥砺前行的办学历程中,一直激励着代代重大学子。

  站在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新起点上,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重庆大学紧紧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坚持“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开展“思创融合”的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青年学子“立志创新强国,矢志创业报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提供优质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同时带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顶层设计

  构建创新创业大生态

  281万个项目、1210万名学生报名参赛……由教育部、重庆市政府等10余个部门共同主办,由重庆大学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将于今年9月在重庆举行决赛。

  重庆大学为何能承办这场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一所大学的办学成效,标准之一是涌现出多少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排位赛中,重庆大学获得市级金奖49个,银奖25个,并顺利拿到直接晋级全国总决赛指标高教主赛道5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3个,是全市金奖数量最多,且唯一拿满“5+3”全国总决赛晋级指标的高校。

  用等离子固氮技术助力我国肥料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宋一嘉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聚焦绝缘油性能改善,降低废弃矿物绝缘油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UC联合学院2018级本科生沙洲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运用大数据和VR等人工智能技术为上万家企业提供转型升级服务,光电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力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

  近5年,重大学子在各大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共计4633项(居全国高校第13位),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金奖6项。在人工智能、电力能源、生物化学、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重大学生彰显出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敢闯会创”的勃勃生机,奋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创新创业在重庆大学有着深厚的土壤。《重庆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重庆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为43项重点改革举措之一,学校强化顶层设计,将创新创业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创新创业意识唤醒、思维训练、精神养成、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本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形成进阶式成长路径,让处于不同阶段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适宜的创新创业资源提升自己;探索创新团队、科创班、弘深实验班、校企订单式培养等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途径,支撑个性化发展,增强创新创业底蕴。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部门协同。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下设创新实践部、创业实训部、企业孵化及拓展部等部门,集聚导师、孵化等要素资源,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投入,建设了覆盖所有学生的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厚植双创沃土。学校每年投入超过千万元支持学生国家、市级、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每年超过1.5万人次参与,为所有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多样化选择。

  引入优质资源,建设结构多样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目前,重庆大学已建立了303名校内外专业人士为导师的创新创业导师库,其中234名为国际国内知名科学家、企业管理者、技术骨干、创业成功人士。

  以创为核心,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生创客空间等所有平台资源向全体学生开放;鼓励学生跨学院成立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建成KAB创业俱乐部、学生节能减排协会等40余个品牌社团,汇集交叉学科领域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

  以训为基础,建立“国家-市级-学校”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体系。仅2021年,重庆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就立项145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95项,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353项,参与学生2273人;学校在创新创业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奖项1784奖项,其中国际特等奖2项,全国特等奖12项,全国一等奖54项。

  围绕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学校还举办多元化“双创”活动,通过“一节”(科技文化节)、“一周”(双创活动周)、“一讲堂”(创新创业大讲堂)、“一分享会”(创新创业分享会)的“四个一工程”以及“树声”青创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每年举办200余场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产教融合

  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去年7月,重庆大学明月科创实验班(以下简称“明月班”)学生郦铖与同学共同设计了一款“盲文多行阅读器”。

  这款阅读器针对盲文书籍体积大、制作成本高等痛点,通过电磁铁微控单元驱动凸点升降,可实现盲文书籍的电子化、轻便化、低成本。该款产品目前已入选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重点培育项目200强,正在冲击全国决赛。

  2020年12月,重庆大学、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三方共建明月班,这是重大新工科建设的一块实验田。

  推动科教融合,强化产教协同育人。“科创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交叉、跨界培养。”重庆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罗远新介绍,明月班借鉴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新成果和美国欧林工学院教学模式的优点,制定项目驱动、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学校从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以及人文学部等选拔30名优秀教师组建科创班教学团队,按照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跨学科课程教学,每门课程由2位—3位老师上课,强调知识跨界、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创新驱动。

  以培养未来亟需的产品创新领军人才为目标,明月班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与华为、大疆等企业合作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实验室,推动学生科创活动与硬科技产品孵化对接,开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项目研究,打通产业和学校的边界。

  明月班只是重庆大学探索多元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直以来,重庆大学紧扣国家重大需求、世界前沿科技、学校优势特色三者的结合点,进行顶层教学设计。

  早在2018年,学校就发布了《重庆大学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全面培养学生的“5C”核心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并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

  除了明月班,学校还创办了不同类型、特色的学院或实验班。如旨在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弘深学院;致力于培养未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杰出人才的博雅学院;以及与长安汽车在机械制造、车辆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平台;与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合作创办“机器人创新创业培育中心”;与阿里云、慧科集团合作建立“微学位模式”;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共建联合学院等。

  今年9月,重庆大学新成立的重庆高等工程师学院也将迎来首批招收的250名学生。围绕智能汽车、智能制造与产品创新三大方向,该学院所有课程采用小班制教学,工程类课程采用项目制教学。学生进驻实验室并提供人均3万元科创项目经费支持,项目如成功遴选为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种子项目,将有机会获得百万级孵化基金支持。

  服务地方

  围绕产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

  扎根祖国大地办教育、服务社会为民生,这是大学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贡献所在。

  中国未来的国家竞争力,需要国内有更多的创新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这都离不开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把握社会的新需求、新脉动,把产业界的需求真实、及时地输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中。

  学校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通过创新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培养,构建起以“通专融合、跨界培养”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艺术学院及电影学院跨学科联合毕业设计在选题设计、过程管理、作品展示等方面体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建筑学部建筑学、土木工程等7个专业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展“大部制联合毕业设计”,进行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实做训练,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专业观摩评选第一名。引领学生知识汇通,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学科融合型转变。

  以赛促教,拓展素质教育新途径,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如学校聚焦重庆产业发展,增设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大力培养重庆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以智能网联汽车项目为抓手,发挥“国家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平台优势,推进共建高等工程师学院,着力培养未来产业发展亟需的产品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发挥教育部首批“特色化示范软件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的平台作用,聚焦工业、行业软件,与长安汽车等企业、兄弟高校联合,创办软件工程师学院,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推动学分互认;加强包括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曙光计算机拔尖班”(全国仅13个)在内的计算机学院、微电子与通信学院等建设,强化集成电路、半导体、AI等领域人才培养,助力重庆智能产业发展。

  以赛促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如由学校从大赛中孵化的重庆云威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锐云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营收上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孵化的重庆伏特猫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估值上亿元的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获评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所培育的“维纳安可”“云图三维”等项目,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系列融资。

  一批批重大学子,争当创新创业大潮的弄潮儿,砥砺家国情怀。如今,学校每年约有30%本科生、40%硕士生、50%博士生留在重庆就业创业,在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2016年,重庆大学成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7年,成为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获批成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20年,获批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未来,重庆大学将继续围绕“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愿景,瞄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双一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到“十四五”末,学校将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2029年建校100周年之前,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校120周年,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蒋研川 赵深艳 图片由重庆大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